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特征的研究经历了不断丰富和不断细化的阶段。研究者从单纯的财务指标研究扩展到以某一个角度为重点,同时控制重要影响变量的多角度研究;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类别划分也更为详细,开辟了分类对比研究的新方法。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治理信息的研究方面,西方的研究根据机构投资者的成熟程度不仅考察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信息的被动关注,而且将研究视角更多地放到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信息的积极影响方面。在我国,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信息的研究还不多见,而且在研究内容上还不够广泛与深入,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治理信息二者的关系上还存在梳理不清晰,甚至是错误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翟若莼 《现代商业》2012,(20):227-228
文章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引入了公司治理这一中间变量,分别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和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机构投资者数量、规模及影响力的壮大,其公司治理效应日益显著。积极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较好地参与公司治理,会促使企业增加对研发项目的投入,而短期机构投资者只注重短期收益,即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研发投资也可能没有影响或者有其他影响。机构投资者类型不同会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公司治理效应也将不同,对研发投资的影响也存在差异。由于数据收集口径的不一致,所选取的行业不一样,关于研发投入与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其实证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短贷长投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短贷长投现象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短贷长投的程度越低;(2)在非效率投资越多的公司中,机构持股对短贷长投的治理效果更突出。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区分机构投资者类型后,这一抑制作用主要体现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中;在机制检验中发现,股东-管理层代理问题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短贷长投现象的抑制作用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文章从股权结构的视角研究了短贷长投现象,肯定了我国制度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机构投资者对银行进行投资时,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具有不同的表现。QFII(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证券基金公司、企业、社保和保险类机构等都以不同的方式、渠道和程度影响着银行公司治理和银行绩效。通过实证分析得出:QFII、证券公司、社保和保险基金都能影响银行的公司治理,促进其综合业绩的提高;证券投资基金和企业不能对这两个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姚国烜 《商业会计》2015,(3):81-83,114
机构投资者持股,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治理方式,已经在治理机制建设的新阶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选取了2008-2011年4年中的沪市A股信息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区分了不同持股结构的机构投资者和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业绩与机构投资者持股结构有关;企业业绩与机构投资者的类型有关,其中集合理财、信托、QFII、阳光私募对公司业绩有正向影响,社保与财务公司的持股比例对企业业绩产生了比较重大的负向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机构性指标与机构投资者种类型指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7.
    
钱露 《财贸研究》2010,21(4):118-123
为了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并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机构投资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受到质疑。通过研究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这样特殊的股权结构下,机构投资者具备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其参与公司治理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中国机构投资者与其委托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会影响其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8.
选取了深交所2004年至2006年都存在机构投资者的14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实际影响,以及相应的治理效率。研究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能够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并提升公司业绩。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性决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与成熟程度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本文借鉴日、美在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关系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构建成本收益比较分析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的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的决策问题,利用股数效应模型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对于集中投资的单个公司是否应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效率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替代变量,从信息披露的视角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的持股行为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决策具有正向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在信息披露质量较好的公司显著高于信息披露较差的公司,随着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增加;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因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信息披露质量提高,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的改善逐渐凸显出来,而在信息披露质量很差的公司其治理作用受到限制。换言之,机构投资者的治理作用受制于公司信息环境的影响,改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促进机构投资者发挥其应有作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派现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建新  龚练 《商业会计》2011,(26):30-31
机构投资者能否通过影响公司的财务决策进而影响公司价值,一直是财务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2009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派现的影响,检验机构投资者是否在我国公司治理中发挥治理、监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水平越高,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上市公司恶意派现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影响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实践考察及对国外经验的研究得出,影响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两个因素:自身行为特征及其存在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有关机构投资者的研究在公司治理领域内对传统理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但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尚未形成逻辑一致、系统的分析框架。借鉴美英公司治理模式下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参与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关系系统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4.
胡琴 《商》2014,(22):13-14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机构投资者在西方资本市场中占据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地位,西方理论界对于机构投资者的研究也日益成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机构投资者已发展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中流砥柱。关于我国机构投资者能否提升公司财务绩效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已经有学者对于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由于他们大多未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因此,很有必要对于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透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后会通过参与公司治理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则可以改善公司的业绩。文章通过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后对中航工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简单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其持股公司的业绩并不是越好而是呈现出不规则的、混乱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已有研究表明,作为股东的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起到了较好的公司治理作用,从而影响了会计稳健性,而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集合其内部包含着更具体的划分,到底是哪一部分的机构投资者真正的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了需求呢?文章以2003年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具体分析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影响了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并且这种影响在成长期权更高的公司中更显著;而压力敏感性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会计稳健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内部治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晓芳 《财贸研究》2007,18(3):152-153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都会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公司治理的内部机制(内部行动)来参与公司治理,即“用手投票”;二是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外部行动)的争夺来参与公司治理,即“用脚投资”。但机构投资者是否会采取第一种方式要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汪忠等,2005)。现实中,机构投资者大多都是大股东,拥有公司大量的股权。因此,机构投资者往往与公司具有更加密切的利益关系。机构投资者(对于长期机构投资者来说更加如此)如果要实现自己在公司的利益,就必须积极参与对公司的治理。但是,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公司的治理却存在巨大的尴尬;其参…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虽然才短短的几年,但其发展速度非常快。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其主动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以维护自身权益和获取长期投资收益的意愿逐步显现。本文分析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前提条件,探讨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动因,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特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实际发展状况及相关制度背景,以探讨机构投资者是否对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影响为主线,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上市公司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盈利能力等方面优于非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开放式基金持股公司和封闭式基金持股公司在治理特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基金能同时对上市公司产生"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20.
机构投资者对于稳定资本市场和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0-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考察异质性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企业风险性政策的方式参与企业公司治理,从而降低企业风险;在国有产权性质和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中,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风险的负相关关系更强。因此,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是其发挥治理效应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完善治理结构时应该充分重视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