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工商银行最热的话题是调整贷款结构,提高经营效益。调整贷款结构就要开拓新的信贷市场。因此,各家商业银行都把目光瞄准了个人住房信贷和综合消费信贷,工商银行亦如此,把这两种信贷业务作为新的效益增长点。于是也就形成了目前这种住房信贷办信贷业务、储蓄办信贷业务、工商信贷也在办信贷业务的局面。  这种情形与工商银行曾经有过的“三员”(记账员、货管员和信贷员)进厂虽然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最终结果都会导致“滥”。尽管工商银行的制度规定贷款必须要有抵押或保证,但由于每个人对信贷政策的理解及执行制度都会有偏差,…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目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尹洪霞商业银行的目标管理过程,包括目标体系的确定和管理目标的实施、考评与修正等。商业银行的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网络化的体系,它由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或称二级经营目标)、阶段发展具体目标体系与部门工作目...  相似文献   

3.
企业根据一定的竞争定位战略,可确定自已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井采用相应的营销策略。一般说来,中小企业要与势力雄厚的大企业争夺市场,在人力、物力、财力、信誉等方面都处于劣势。因此,不能与大企业硬碰硬。最好的办法,是避开其锋芒,在被大企业忽略的小市场(市场空隙)上,通过专业化经营,来占据有利的市场位置。即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  相似文献   

4.
作为定位于支线市场的民营航空公司,要通过与大航空公司合作,才能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而对于支线机场经营来说,应根据市场确定经营规模,做小做精。  相似文献   

5.
钟加勇 《西部论丛》2009,(11):20-21
随着银监会《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以下简称《调整意见》)的发布,中小商业银行的机构发展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监管部门将不再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分行和支行设定统一的营运资金要求。这一政策的调整使得位于我国商业银行第三梯队的城商行迎来了一次难得的跨区域经营提速良机。毫无疑问,跨区经营是城商行发展壮大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6.
单成艳  张虹 《理论观察》2003,(5):104-105
金融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要求中国的商业银行加快向市场化经营转变的步伐,要从经营理念、市场定位、机制、营销创新信息、提升服务等6个方面向商业银行市场化经营转变。  相似文献   

7.
日本汽车产业的构造特征与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汽车产业按照产业序列不同将汽车整车厂家和零部件厂家组织成金字塔型结构,在这种构造中,整车企业与众多的零部件企业建立了系列化的、连续交易制度,这种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后受到挑战.汽车厂家受市场不振的影响,逐渐调整经营战略,采取了扩大海外生产、改革零部件采购方式、削减产品成本和部件单元化与标准化以及缩短新车开发周期等主要措施.零部件企业也根据汽车厂家的战略变化调整了自己的生存战略。  相似文献   

8.
“九五”时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时期,也是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关键时期。作为国有企业信贷业务主要承担者的工商银行,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需要,抓住机遇,在激烈的金融同业竞争中及时选择市场定位,以加快自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问题的提出 进行市场定位,是市场营销管理过程的一个主要阶段。是指企业在发现、分析市场机会,选定目标市场的基础上,运用 可能的营销策略和手段,以实现企业预期的目标。市场营销管 理过程理论同样适用于银行业。工商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和工商企业一样,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要生存和发展,实现既定的目标,必须进行市场定位。  相似文献   

9.
王贵彬 《理论观察》2003,(3):100-102
发展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完善服务功能、优化资产结构、增加利润来源、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发展中间业务,大力拓展中间业务领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必须积极应对的问题。随着商业银行调整业务经营结构和经营战略的需要,要尽快确定中间业务的发展重点和内容,加大中间业务创新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目前商业银行基层网点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比较突出:区域内银行网点过多与市场存款资源有限产生矛盾,各网点普遍“开工不足”;基层网点急剧增长与商业银行自身对分支机构管理调控能力相对滞后发生冲突,存在重业务轻管理的倾向,各种管理漏洞和案件时有发生;基层网点综合业务能力与金融需求多元化产生磨擦,业务方式单一,服务功能不全,人员素质不高,存款增长不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业务发展中的表现日渐明显,进一步提高网点单产和挖掘现有潜力的压力越来越大;基层网点业务繁重与其自主权不相适应,应付外界变化和竞争的能力相对削弱,搞活基层的目标要求与商业银行分支行集权管理的体制发生碰撞,商业银行对基层“统而不死,放而不乱”的管理体制尚未形成;提高基层网点的整体生存发展能力与缺乏网点淘汰泽优机制不相适应,各种经营资源难以优化,直接影响了银行经营效益,为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根据两个转变要求,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商业银行特点的网点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