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西方国家,对于大宗国际邮政用户来说,都希望促使其收信人能予以回信,特别是商业企业、书刊、印刷品的出版者、邮购公司等都希望通过邮政业务鼓励当地的用户以及其他国家的潜在用户反馈信息,或寄回预定服务的订单,答复广告、征询单等。 促使收信人回函的最好办法是对回函的函件先预付好邮资。预付了邮资的回函函件会积极地鼓励用户对索要资料等进行答复。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国家中,一些大宗国际邮政用户都希望促使其收信人能予以回信,特别是商业企业、书刊、印刷品的出版者、邮购公司等,都希望通过邮政业务,鼓励当地用户以及其他国家的潜在用户反馈信息或寄回预定服务订单、答复征询单等。促使收信人回函的最好办法是对回函的函件预先付好邮资。一般情况下,国际邮政用户只能提供两种预付邮资方式,1.让用户在他们的邮件中随附国际回信券。这要求用户必须到邮局将回信券换成邮票,  相似文献   

3.
王旭 《中国邮政》2014,(6):59-57
“移动邮资”已经逐渐成为目前邮政企业借助移动设备及先进技术向有线客户销售邮资的流行趋势。用户无需购买实物邮票,只需通过短信购买一个数字字母代码,并将该代码誊在写好地址的信封上即可轻松邮寄。  相似文献   

4.
日前,笔者在邮政营业厅看到一位用户为将要寄出的数十封信逐一涂胶水、贴邮票,这位用户为此花去了不少时间。由此我想,能否大量制作和推广使用邮资信封?以解除此类用户发信时不必要的麻烦。目前,用户使用函件业务的手续复杂,需要买邮票、购信封,再将邮票贴到信封上寄出。特别是“邮资已付”取消后,用户要逐一贴票,加大了用邮大户的劳动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函件业务的发展。有的邮政营业窗口帮助大用户贴邮票,虽方便了用户,但增加了营业人员的工作量。如能制作发行带有不同邮资的信封,一可方便用户,减少用户的劳动量,且使信件美观、卫生。…  相似文献   

5.
(一) 邮票,是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是国家授权邮政部门发行的有价证券。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邮票的诞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的产生与发展,与近代邮政事业的发展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它随着近代邮政实行均一资费制和由寄件人预付邮资的办法而诞生,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结果,最早的邮政事业起源于欧洲,但如何纳付邮资和由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无锡邮政局抓住春节公路客运高峰旺季,充分利用邮政网络优势,从今年1月1日起,开展充移动话费赠送在邮政网点购买长途汽车票优惠活动。用户每充移动话费100元可获赠50元、充200元送100元“购票优惠券”,凭券在邮政窗口购汽车票时可直接抵扣票款。春节期间,从57个邮政网点共售出13.4万张总价1149.45万元长途汽车票,其中,有7万余张票使用了移动公司充值购票优惠券,优惠金额达600万元。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邮政业务结构,进一步巩固和激活函件市场,笔者建议国家邮政局统一印制发行普通邮资信封。普通邮资信封可分为普通型和特种型两类。普通型供社会公众在交寄信函时直接使用;特种型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向当地邮政主管部门申请印制并使用。普通邮资信封种类可以按现行GB/T1416标准和资费标准进行分类,按邮资和信封成本出售,其发行管理可以参照并执行贺年(有奖)明信片的管理办法。统一印制发行普通邮资信封,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方便用户。用户根据需要购买相应的普通邮资信封后,只需填写好收件人、寄件人名址,就可以在任何一个…  相似文献   

8.
邮电部采取措施加强邮票管理邮政总局集邮管理处邮票是邮电部发行的邮资凭证,是用户使用邮政纳费标志的有价证券,其管理在邮政通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的邮票发行工作,在保障邮政通信使用和集邮业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依托邮政自身优势积极开发邮递类边缘业务,是增加邮政业务收入的途径之一。笔者认为,邮政回音卡业务就是其中一项市场潜力大,服务面广,投入少,效益高的邮递类首选业务,值得大力发展。一、开办邮政回音卡业务的可行性分析从用户需要而言:1、适用方便。用户是否需要,使用是否方便,是一项业务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邮政回音卡业务可以使寄件人尽快得到收信人的“回音”,既使收件人感到方便、实用,又省却了寄件人的诸多麻烦,是一项具有良好用户基础、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的业务。2、费用低廉。国家邮资调整后,明信片类邮资只需0.6…  相似文献   

10.
随着商业函件的快速发展,邮资机已开始在各地邮政普遍使用。对于函件业务而言,邮资机就如同邮政的“印钞机”和“收款机”一样,承担着资费收取和统计的功能。因此,在邮政日常的生产运营中,必须对邮资机这种特殊设备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并且必须要有一套独立的监管系统来对邮资机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1.
邮政企业与用户之间因用户使用邮政业务而相互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被称作邮政合同法律关系,它一般包括三个方面:邮政通信合同关系、邮资凭证买卖合同关系和邮政储蓄合同关系。由于邮资凭证买卖合同关系和邮政储蓄合同关系与一般的货物买卖、储蓄合同关系差别不大且理论上已有  相似文献   

12.
一个时期以来,关于邮票发行的议论很多,大都是从集邮的角度去谈论,在一些报刊上出现了“邮票发行量太多”、“跌破面值”、“增套减量”等似是而非的论调。这里涉及对邮票发行的基本认识问题,例如邮票的性质、邮票有哪些功能、为什么要发行邮票等等,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这些基本认识。邮票的基本功能是“邮资凭证”寄信贴邮票,是一般老百姓都知道的常识。邮票是表明寄信人已经付了邮资的凭证,即“邮资凭证”。“邮资凭证”是“由国家(或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表明邮资已付的凭证。是用户使用邮政通信的主要纳费标志。”用户到邮…  相似文献   

13.
金卫平 《中国邮政》2004,(10):42-42
为解决大宗邮件收寄中的邮资“跑冒滴漏”问题,国家邮政局停止了“邮资已付”戳的使用,并从1999年开始批量引进邮资机。当前各地使用的邮资机,按产地不同可分为进口邮资机和国产邮资机两大类型。其中进口邮资机定位为办公型和客户型设备,有低速和中速两种;而国产邮资机则定位为邮政内部生产型设备,其代表产品是YSZ301(高速)邮资机。因为定位的不同(目标的不同),所以国产高速邮资机在运行效率和运行效益上表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邮票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赋予邮政企业的专营产品。它既是有价证券、邮资预付凭证,又是高雅的艺术作品,具有冶情、益智、交友和储财等功能,因而深受集邮爱好者的青睐,在邮、币、卡市场独领风骚,一度被誉为集藏盛事。  相似文献   

15.
邮资广告明信片是以普通邮资明信片和贺年有奖明信片为广告载体的商业函件业务。这项业务推出以来,发展很快,显示了其良好的市场潜力,成为邮政函件业务的新增长点。一、邮资广告明信片业务的市场细分1.广告式明信片。广泛应用于企业CI宣传,可设计成为展示企业的大楼、服务窗口、企业标识而进行的形象宣传,可直接用于企业产品的广告宣传或订货回函。2.优惠卡式明信片。适宜商业、娱乐业企业开业或促销时使用,收到广告明信片的用户可凭明信片享受打折优惠。优惠卡式明信片集广告和促销手段为一体,对广告用户来说常有立竿见影的效…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国家邮政局在“十五”规 划中提出的“四业并举”的发展目标,大力开发邮资明信片业务,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要,成为当前邮政企业加快业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邮资明信片业务存在以下不足  邮资明信片业务种类单一。目前,邮资明信片主要分为普通型、极限型和贺卡型三种。这样分类主要是从用户保存和收藏角度考虑,而对邮资明信片的实用性、对企事业单位的业务宣传角度则考虑较少。因此,邮资明信片的销售主要在元旦和春节之间,时间短、销售有限。目前国家邮政局虽然开发了一些新型业务,如企业金卡、拜年卡等,但由于受…  相似文献   

17.
套餐是一种营养搭配合理的整套餐饮服务。这一概念适当地延伸引用到邮政业务营销中,对业务的持续发展将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邮政业务“套餐”式销售就是充分利用中国邮政的网络优势、业务优势和服务优势,在受理用户某项业务时,根据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业务“套餐”或星...  相似文献   

18.
印度邮政将联手多家银行面向农村居民推出一种预付贷记卡,旨在为农村居民非现金交易提供便利。这种卡片将被预先确定现金价值,能够在经印度储备银行批准的商户销售点、自动柜员机和指定邮政网点使用。印度电信和信息技术部长表示:邮政部门在2011财年将针对重量为1 kg、2.5 kg和5 kg的国内包裹,  相似文献   

19.
一、发行纪、特邮票出现“批发”现象,是造成邮市打折票出笼的主要原因。邮票作为邮资凭证,首先是为了满足邮政用户通信需要,其次才是为了满足集邮者的需要、目前的发行渠道是这样的,即普通邮票从邮政营业窗口出售,纪特邮票从集邮公司出售,这种体制在邮政内部人为地把邮资凭证(普票、纪特邮票其属性首先是邮资凭证)划分为通信用票、集邮用票。各集邮部门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收入计划(这些计划每年一般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使出浑身解数,但到年底仍未能完成,其原因之一是新增集邮爱好者人数没有与下达的收入计划成正比和同步增…  相似文献   

20.
从2004年起,重庆邮政与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合作,改变传统的反假货币宣传模式,借助邮政网络优势和媒体平台,使用邮资明信片为载体进行反假货币宣传,得到了各商业银行的积极响应,并受到群众的欢迎,成为重庆邮政函件业务中有名的大项目。4个年头过去了,他们通过创新使这个项目具有了更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