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升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的吸引力,选取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旅客作为调查对象,从旅客的基本属性、出行意愿、选择偏好、旅客来源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旅客群体特征,并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对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进行竞争力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全周开行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合理确定列车始发终到时间和动车组速度等级、引入收益管理、监测既有客运产品客流等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客运产品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客流的不断增加的条件下,少列单一开行模式的列车已难以满足旅客需求。从未来客流量增加的角度出发,针对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模式组合进行研究,从旅客始发终到满意度、时间惩罚成本和调度指挥组织难度3个方面,建立列车开行模式组合优化模型。以京广高速铁路为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当列车数量较少时,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选择等线模式运行,随着列车数量的增加,部分列车开始选择下既有线运行,为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客流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列车的开行模式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增加高速铁路干线的输送能力,有效利用夜间线路能力,开行多样化运输产品,对高速铁路夜行列车的合理开行距离进行研究。以旅客的综合出行费用最小为目标,从直接费用、旅客时间损失费用和疲劳恢复时间费用3方面构建优化模型,采用定量分析法求解,分别对250km/h和300km/h的夜行列车、日间列车和航空客运产品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不同线路情况下高速铁路夜行列车的合理开行距离,为高速铁路夜行列车合理开行提供研究支撑。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日常化开行的需求,在阐述列车开行方案现状、天窗设置现状、客流特征及需求分析、卧铺动车组运用现状等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开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天窗内各专业工作项目及天窗需求数量,论证车站隔日开设天窗的理论可行性,提出等天窗模式下的列车开行原则及保障条件,并以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运行时长为优化目标,以到发时间域、沿线车站到发线数量为约束条件,建立数学优化模型,最后以京广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开行需求为实例分析求得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周期天窗的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通过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高速铁路开设周期天窗的必要性,运用"斜率分析法",给出了在开设2 h检查天窗、且矩形天窗分段数分别为2、3、4时,上下行夕发朝至列车开行数量的计算方法,并总结天窗分段数对夕发朝至列车"可行区域"的影响规律。最后,以京广高速铁路为例,计算结果表明,当采用"北京西—石家庄—长沙南—广州南"4个矩形天窗分段时,上下行夕发朝至列车数量可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列车任务、热备任务、检修任务及停留或回送任务等日间运用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列车在日间担当任务的不同,将高速铁路夕发朝至列车运用模式分为独立运用、套跑运用和热备运用3种模式。通过对3种模式的优缺点、面临的主要问题及适用性进行分析,提出各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建议,为更好地协调车底运用计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为更好地满足广大旅客出行需求,从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春运结束,铁路将在北京至广州、深圳间与上海至广州、深圳间,增开8对高铁动卧夕发朝至列车,车票自2014年12月20日起发售。随着长距离高铁列车不断增加,很多旅客提出了乘高铁夕发朝至的需求。开行高铁动卧列车是铁路着眼市场需求、创新高铁运营方式的一次具体实践,对充分利用高铁运力资源、满足旅客出行需要具有重要作用。高铁动卧列车分别安排在北京至广州、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已经从单一趋向多元,铁路客运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对铁路客运产品在速度、价格和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铁路大提速运输市场份额提升和高速铁路列车客运量增长为切入点,分析列车速度与市场份额、旅客运量之间的关系,剖析高速铁路列车市场竞争力影响,构建Logit离散数学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探讨400km/h高速铁路列车运量预测,研究提出400km/h高速铁路列车可以扩大客流吸引范围,增加铁路客运量,提升高速铁路旅客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速铁路正式开通,列车“夕发朝至”或“朝发夕至”,班次密,运行速度快,在途时间大幅度缩短,加快了火车运行周转频率,在不增加火车(车厢)的情况下,无形中增加了铁路运能,成为铁路抢占客流的法宝。与之相比,以班次密集、就近下车、门到门运输服务为特色的道路客运业,优势却在削弱。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     
《中国储运》2011,(9):28-28
京沪高铁开通后,原来两地间运行的5对“夕发朝至”卧铺动车组全部取消,两对T字头特快车只保留一对,这趟“独苗”特快车一票难求,拥挤程度不亚于春运。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市场需求,2000年铁路列车运行图继续进行了改革和大面积提速,对西部地区作了能力倾斜,调整了旅客列车等级和列车车次,增开了特快列车、夕发朝至列车、旅游专列、行包专列、五定班列和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列车重量也有提高,突出了品牌效应,扩大了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计划根据列车运行计划、动车组交路计划编制各列车占用到发线的起止时间,以均衡、合理使用到发线和方便旅客上下车为原则,为每一列车安排合适的到发线。在分析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特点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运用的0-1规划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分析,编制长沙南站的到发线运用方案,说明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完善应急条件下列车运输组织理论,提高铁路综合服务水平,针对突发事件造成高速铁路线路中断时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问题,以快速疏散滞留旅客为优化目标,将动车组车底运用数和旅客出行时间加以限制,构建高速铁路线路中断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的非线性整数规划模型,并针对模型特点设计模拟退火求解算法。运用模型和算法对某高速铁路线路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模型和算法可以在快速疏散滞留旅客的同时保证列车的虚糜度较低,有效解决高速铁路线路中断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问题,对铁路部门安全快速疏散旅客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速铁路车站运输能力查定等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高速铁路运营实践,通过对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查定开展理论计算方法的研究,修正高速铁路运能查定利用率计算参数。以旅客发送量最大的广州南站为研究对象,运用分散自律调度集中CTC设备精准采集京广场和广珠场办理的终到入库列车、库出始发列车、中转列车、立折列车等4类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分析查定广州南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得到广州南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存在潜能、广州南站通过能力受限于咽喉通过能力的研究结论,为运能日益紧张的广州南站扩能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探讨客运专线在开设矩型天窗条件下,继续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的可行性。分析倾斜矩型天窗和垂直矩型天窗对行车的影响,并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研究开行夕发朝至旅客列车具体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为缓解高速铁路线路运能紧张,提高旅客列车的载客能力,我国正在设计研制速度350km/h的双层结构新型动车组列车。在阐述双层动车组列车技术特点及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双层客车的服务质量进行旅客调查,分析速度350km/h双层动车组列车的服务设施需求。基于旅客需求及双层动车组列车特点,对双层动车组列车服务设施布局提出建议以推进高速铁路扩能,包括车窗布置方式、内饰色彩、照明布置方式、行李架布置方式、座椅布置方式、一二等座比例及一等座布置方式等方面,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线路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旅客对不同高速铁路列车产品的选择行为、定量分析不同列车间的客流分配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列车上座率。在综合考虑不同列车服务水平因素的基础上,根据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构建多项Logit模型,应用华东地区高速铁路旅客发送量的实际数据拟合模型并标定参数。结果表明,多项Logit模型具有较高的客流预测能力,列车出发时间范围、车票价格及列车停站次数对旅客乘车选择行为有显著影响,车票价格、列车停站次数与旅客乘车选择负相关。研究结论表明,预测不同列车客流分担率,结果与实际统计值偏差在5%以内,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02年蓝烟双线竣工交付使用,烟台站客车整备线改造完成,客运能力提高。结合客流调查,建议增开烟台-广州、重庆2对客车;乌鲁木齐-济南列车延长到烟台;烟台-石家庄列车延长到太原;烟台-淄博列车延长到济南;夏委增开北京-烟台临客,“夕发朝至”列车增加卧铺车、空调车,增加莱西、桃村停车站。  相似文献   

19.
从旅客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高速铁路列车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构建高速铁路列车服务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依据该评价体系建立高速铁路列车服务旅客满意度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根据所收集的有效问卷信息,得到关于京沪高速铁路列车和福厦客运专线列车服务质量旅客满意度的量化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高速铁路长运距条件下,旅客乘车疲劳度成为衡量旅行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旅客乘坐高速列车出行舒适度评价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疲劳度指标权重,结合旅客疲劳度影响因素评价值计算方法,从乘车时长、乘车空间、空气环境、物理因素、个性化服务5个层面构建长运距高速铁路旅客乘车疲劳度量化计算公式体系。以京沪和哈大高速铁路列车上旅客的疲劳度进行实例分析,得到影响长运距高速列车旅客疲劳度的最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使得铁路客运产品更好地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同时验证长运距高速列车旅客乘车疲劳度量化计算公式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