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阐述高速铁路车站现行固定设备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的基础上,针对CRH1型等部分型号重联动车组列车在新建高速铁路项目联调联试及运行试验中不能完全接入站台的问题,根据我国高速铁路部分专业现行技术标准和相关规章,分析CTCS-2级列控系统行车安全距离和完全监控模式下动车组列车到发线内停车距离,提出高速铁路建设和装备配置应统筹考虑站场设备、列控系统、动车组列车和信号标志的设计和配置,实现各专业和系统的无缝衔接以满足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2.
联调联试是高速铁路开通前动态验收的关键环节,安全管理是联调联试的重点和难点。为及早发现和处理事故隐患,构建主动发现问题的试验安全风险控制体系,从险兆事件理论出发,提出铁路险兆事件的定义,分析铁路险兆事件和铁路事故的区别,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基于3类危险源的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险兆事件致因模型,对险兆事件管理与风险预控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从目的、内容及管理流程方面进行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险兆事件管理方案设计,为高速铁路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列车运行辐射噪声与运行速度关系模型研究是高速铁路噪声控制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但目前尚未确定其关键系数。通过对我国高速铁路综合试验和联调联试噪声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识别出轮轨噪声和气动噪声声学转换速度在300km/h左右的一个动态范围内,进而研究确定了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辐射噪声与列车速度关键系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高速铁路轮轨噪声产生机理及噪声预测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结合联调联试的作用及特点,提出郑西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工作应充分做好准备,精心组织实施。在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检查监督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实施集中管理、动态分析、严把"三关"、紧盯问题等措施,确保联调联试工作的科学性、周密性和安全性。通过郑西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工作的开展,为高速铁路及其他客运专线的联调联试提供了启示:保证强有力的领导组织;把好安全和质量关;加强团结协作;统筹分析和处理好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是一项采用大量新技术、高标准建设的复杂系统测试工程。从安全风险理论出发,参照国外铁路开通前调试试验安全风险分析经验,结合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的目的和内容,提出适用于联调联试安全风险分析的风险矩阵,并对基于风险矩阵的联调联试安全风险分析流程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联调联试是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运营准备的必要环节,安全有序地开展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需要科学、高效、系统的组织管理。根据目前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组织管理中存在的协调配合难度大、安全管理压力大、测试工作任务重等问题,提出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组织管理标准化对策,即构建标准化的组织机构、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以及形成标准化制度,为完善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现场组织实施管理体系及后续项目的组织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熵为理论基础,以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全过程为研究对象,论述联调联试特点及耗散结构特征并应用熵理论构建联调联试耗散结构管理模型。从采取全面开放的管理措施、常态化攻击措施、激活组织及人员措施3个方面构建基于熵理论的高速铁路联调联试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安全、质量和进度为核心,对联调联试的前期准备工作、组织实施工作、后续工作进行标准化管理研究,为今后高速铁路联调联试组织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1月30日,一列CRH380D型动车组在成渝高速铁路(以下简称"高铁")成都东站城际场至荣昌北站间进行了故障模拟和应急救援演练。经过联调联试完成系统整改和优化,在满足按运行试验方案组织列车运行的条件后,成渝  相似文献   

9.
<正>从2015年4月5日开始,郑(州)焦(作)城际铁路全面联调联试。郑焦城际铁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河南省继郑开城际铁路后的第二条城际铁路。线路自郑州站引出,经既有京广线南阳寨站、新建黄河景区站,与京广线并线跨越黄河,经由新建武陟东和修武西站,接入既有新菏线焦作站,线路全长70.255 km,设计时速200 km。为做好联调联试工作,郑州铁路局成立了12个验收专业组,从工程协调、专业技术、安全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联调联试逐级提速计划的合理制订对按时、高效地完成项目至关重要。基于离散事件理论,考虑单列综合检测列车逐级提速测试准则,结合每个单程测试及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建立基于离散事件的逐级提速计划制订模型,并设计相应的动态演化算法,求解计划用时总天数和停轮天数。通过长昆客运专线富源北至昆明南段单列综合检测列车联调联试逐级提速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且进一步分析了模型中不同参数变化对提速计划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联调联试逐级提速计划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际铁路列车运行组织,从列车开行的节时效果、线路通过能力利用和不同等级列车旅速变化等方面研究列车开行模式的影响。针对城际铁路有速差列车运行模式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最匹配列车能力占用情况,确定大站快车不是最匹配列车时的附加时间,以及列车组合的能力占用情况和规格化列车组合方案下大站快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等,给出各种模式对线路能力和服务效果的适应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阐述大西高速铁路长大坡道分相设置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动车组列车过分相时的阻力、司机操纵方式与初速度的关系,提出不同情况下相应的司机操纵方式。结合大西高速铁路线路动态联调联试测试数据,对动车组列车通过大西高速铁路3处关键分相点时的惰行距离和司机操纵方式进行验证,提出动车组列车在不同速度下通过分相时司机操纵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昌九城际铁路是中部区域高速铁路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输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内经济和文化交流水平。依据2016年昌九城际铁路全年客票基础数据,从各站发送、到达客流及时段客流分布等方面分析昌九城际铁路客流分布特征。最后,通过2 h移动平均周期内的客流与列车开行情况比较,对基于客流时空分布特征的列车开行方案进行适应性分析,提出相应的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建议,用于短期列车开行方案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4.
在阐述青荣城际铁路概况的基础上,将青荣城际铁路沿线车站划分为3个类型等级,并且根据停站规律提出3种类型的列车运行线,构造青荣城际铁路列车运行线类型图,对青荣城际铁路进行数学建模。以最小化输送旅客的总费用为目标,以组成旅客出行径路类型边的运输能力与旅客流量相匹配为约束条件构建IPxy模型,并且提出各类型运行线上列车开行对数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得到青荣城际铁路某高峰时段的预测客流量和开行密度,从而确定青荣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5月25日,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广州南至湛江西站(客站)间完成首次全线拉通试验。C55001次和C55002次试验动车组列车经已开通的广珠城际铁路、正在联调联试阶段的江湛铁路运行,运行平稳且速度达标。江湛铁路是我国沿海快速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新建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实施电气化改造的茂湛铁路茂名至黄略段、新  相似文献   

16.
川南城际铁路自贡东站为内自泸城际铁路与自宜城际铁路的接轨站,远期预留成自高速铁路引入条件,车站布置对整条线路能力和工程投资都有较大影响。在阐述自贡地区铁路概况的基础上,分析自贡东站主要作业内容、车站作业量和车站正线贯通方向,提出共站分场布置方案、站内同向正线拉开间距设岛式中间站台布置方案,以及车站正线四线并行引入布置方案,并从运输组织、施工干扰和工程投资等方面对布置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推荐采用站内同向正线拉开间距设岛式中间站台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城际客运铁路是一种新型的公交化快速轨道交通系统,通过分析城际客运铁路的客流特点,对城际客运铁路的运输组织方式进行探讨。提出要根据不同客流的需求确定列车开行方案,采取规格化运行图安排列车运行和公交化方式进行旅客运输组织等。同时针对城际客运铁路的设计和运营服务,提出创新设计理念、提升客运服务质量等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逐年扩大,对于自动驾驶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满足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跨线运营需求,实现装备智能化,阐述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结构及设备功能,分析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需求,考虑到城际铁路CTCS2+ATO系统及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实际运用情况,结合CTCS3+ATO系统技术特点,提出升级列车定位技术、改变区间闭塞制式、立即折返作业自动化、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等高速铁路CTCS3+ATO系统优化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及应用有助于在保障列车运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自动化运行程度及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阐述合肥铁路枢纽概况和枢纽能力利用影响因素要素的基础上,在列车运行图参数方面,运用仿真计算法对车站(合肥北城站)、区段(合肥北城—合肥南合福场区段)、车站区段(巢湖东站及相邻区段)进行分析;在列车开行方案方面,运用理论分析、实际分析对列车运行径路(京港高速铁路)、列车流量(合蚌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客运服务产品进行分析,探究合肥铁路枢纽能力利用的薄弱环节。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方面,改造合肥北城—合肥南合福场区段线路,改造巢湖东合福场东咽喉,优化京港高速铁路;在列车开行方案方面,加强对接京沪高速铁路,加开动力集中型动车组,调整枢纽内列车运行径路;综合采用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合肥铁路枢纽运输能力、效率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城际铁路跨线客流运输组织模式对线网主要技术标准选择、各线互联互通设计有重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线网的运营服务水平。分析影响跨线客流运输组织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为跨线客流的强度、跨线列车对线网运营的影响、线网建设及运营管理方式、线路通过能力使用情况等方面,归纳换乘和开行跨线列车2种模式的主要优缺点,结合珠三角及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规划线网实例分析表明,城际铁路跨线客流的运输组织模式应根据具体的跨线客流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