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刚从南方小城来北京上大学的一年的小杨,一提到北方寒冷的冬季就禁不住大吐苦水,在南方几乎都没有穿过羽绒服的她,为了抵抗寒冷干燥的气候,不得不穿上了笨厚的羽绒服.用小杨的话来说就是羽绒服把自己包裹得像一只大笨熊,及其臃肿,不仅外观不雅,而且行动不便,还不能水洗,往往一件衣服就要穿一个季节.  相似文献   

2.
抄收的日子     
隆冬时节,一场清雨过后,天气显得格外寒冷。望着窗外被风吹起的寒风细雨,真不愿出门。可一想到电费结零的日子就在眼前,又不敢怠慢。穿上厚重的棉衣.全身武装齐备.我又开始了一天的催费工作。  相似文献   

3.
罗俊钦 《中国纺织》2006,(8):146-149
刚从南方小城来北京上大学的一年的小杨,一提到北方寒冷的冬季就禁不住大吐苦水.在南方几乎都没有穿过羽绒服的她.为了抵抗寒冷干燥的气候.不得不穿上了笨厚的羽绒服。用小杨的话来说就是羽绒服把自己包裹得像一只大笨熊.及其臃肿.不仅外观不雅.而且行动不便.还不能水洗.往往一件衣服就要穿一个季节。虽然有这么多的缺点.但是还不得不穿.因为还是没有人愿意在零下的气候中。霓裳羽衣。美丽却冻人.拿身体开玩笑。“有没有一种材料.能让做出来的防寒产品即保暖又轻薄.而且还能随意设计出各种时尚的款式呢?”小杨不止一次这么想。 在传统的纺织服装领域中.“薄”和“暖”向来是两个相互矛盾的话题.在一般人的思维中,认为“暖”和“厚”具有无可厚非的天然联系.把“保暖”变为“薄暖”,是众多行业人士追求多年的梦想。那么有没有一种材料.既有羽绒的高保暖、透气吸湿和天然安全性.又兼顾化纤纺料的轻薄和任意裁剪性能呢?广东佛山神羽纺织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羽毛绒混纺保暖絮片给了我们一个肯定的回答.作为具有革命性的羽毛绒纤维一经研发成功.立刻引起了行业内相关人士的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天凉了,多穿件衣服。”“热了,减一件衣裳。”这是很普通的生活常识,不过,你恐怕还不知道,这个简单的常识正在被一项全新的技术所颠覆。有了这项技术,不管一年四季变化如何,我们不必频繁增减衣服来适应一整年的温度变化了。  相似文献   

5.
英国《观察家报》日前报道说,日本科学家近日研制出一件隐形衣,能够让穿着衣服的人做到部分隐形。在美国旧金山市最近举办的一次前沿科技展示会上,日本东京大学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教授田智前(音译)向人们展示了他研制的隐形衣。这件隐形衣被称为″光学伪装″衣,是由″后反射物质″制造而成。衣服外覆盖了一层反光小珠,衣服上还装有数个小型摄像仪。当有人穿上衣服后,衣服的前面会显示摄像仪拍下的背景影像,衣服后面则显示前景影像,这就使穿着者与环境混为一体,达到隐形效果。虽然这件隐形衣还无法让穿着者完全隐形,但它证明隐形在技术上已经…  相似文献   

6.
60%的人至少每一季都会购买新衣服,12%的人一件衣服买回来只穿几次就不穿了。一件旧衣的命运无非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延长使用寿命,二是葬身垃圾填埋场。但绝大多数衣服走的都是一条不归路。  相似文献   

7.
柳叶落了,枫叶红了,黑夜逐渐变长,天气日渐变冷。爱美的你在这个深秋准备怎样装扮自己呢?去商场添置新衣,太贵!经济回暖还没有暖到自己的口袋。穿去年的衣服,不少款式已经过时了。本期,记者带你去北京的尾货市场逛一逛,这里的衣服既时尚又实惠。  相似文献   

8.
对于懒人而言,洗衣服是件相当麻烦的事,他们总是攒上一大盆脏衣服才开始动手清洁,就算是开始清洗了,他们大多也就是简单地泡一泡,搓一搓,揉一揉就完事了。但是现在,只烈哿衣服晾晒至阳光底下,就可以完成清洗任务的衣料已经出现了!无需擦洗,衣服自身就可以将细菌和灰尘清理干净。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男装世界中,西装几乎成了大众化的服装,只有外套还保持着绅士的纯粹性,成为绅士们固守的堡垒。因为一个会穿外套的人是很讲究的人,这跟历史上外套代表着贵族的生活品质有关,它除了用料多、做工考究、价格昂贵外,还跟一层一层的穿着方式宣示着对传统的敬畏有关,而这种传统也被绅士们不加掩饰地带到了今天。"大体上,一个人穿的衣服层越多,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就越高"。然而,它们在形制的细节表达上却表现的异常简约,这种简约精神最具标志性的经典就是巴尔玛肯外套(Balmacaan)。  相似文献   

10.
其实对冯云清的了解,只要留心《鼎利报》的人就可以知道一二的,那些署名“二月”的散文和随笔就反映了他所走过的风风雨雨。他生在华北平原,长在黄土高坡,父亲虽是老干部,但困难时期他也在幼儿园里饿过肚子,上小学时还因无棉衣穿挨冻而受到了教导主任的特别关照;他上过山,下过乡,修过铁路,挖过煤,还当过管道工,后来赶上了大学的末班车,走上了科技工作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11.
你有没有随身携带的手机或电子记事本突然没电但身旁又没有带充电电池的经历?你有没有想过能把耗尽的电池放在衣服上就能接通电源并给它们充电的“异想天开”?德国研究人员对此的努力将很快让你的这种梦想变为现实。 据北京青年报舒磊报道,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电子物理研究所以马丁·罗扬纳牵头的科研小组正在发明一种新型化学纤维材料。一旦这种材料实验成功,它将被放入我们穿的衣服夹层内,利用外界取之不尽的太阳能,我们可以随时将随身携带的可充电物品插进衣服并从中给我们心爱的小电器“补充能量”。 这种材料就和我们现在使用的袖珍太阳能计算器  相似文献   

12.
提起对二甲苯(PX),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其实,我们穿的化纤衣服上就有它的成份。精对苯二甲酸(PTA)是化纤工业的重要原料,而精对苯二甲酸的主要原料又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对二甲苯。近年来,化纤工业在我国呈现超高速的发展势头,精对苯二甲酸的生产企业随之纷纷建立,但这些企业往往为原料所困,有时甚至因得不到原料被迫减产或停产。  相似文献   

13.
以前,人们买一块布回家挂上就成了窗帘,现在人们在装修自家的小窝时会特别注意窗帘与沙发、家具、墙纸、地板搭配起来的效果,窗帘不仅仅是起到遮阳、私密的作用,也成了现代家居生活中的软装饰。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相应地带来窗帘布艺经营方式的改变。过去是人们买布,经销商卖布;现在是人们需要一种软装饰,经销商提供窗帘  相似文献   

14.
VOLVO的中国布局上终于落下了"最后一块拼图"。这是沃尔沃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岑家辉(Mr.Francis Sum)打的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我们一直都说,金融服务对于VOLVO来说,就像themissing piece(拼图的最后一块),由于只针对集团内部的产品进行融资,它在每个市场上几乎都  相似文献   

15.
"30年前,我梦想着中国中小学生什么时候能穿上化纤涤纶长丝制作的校服,如今,这个梦实现了.我又有了新的梦想,什么时候我们就能穿上转基因玉米等农林作物做的衣服了……"这是一位化纤界专家对我国化纤业发展的梦想.而今,这个梦想正一步一步实现着,利用玉米等可再生资源制造乙二醇等纺织原料不仅不再是梦,还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早已耳闻布柳河美景如画。百闻不如一见,假期间,我与朋友结伴到了这条闻名暇迩的布柳河漂流游玩,感受身处世外桃源的那份意境!布柳河位于距离乐业县51公里的磨里村,这是个民风纯朴的壮族村子,村子田野上金黄色的菜花象金毯子四面铺开,金灿灿地照亮整个磨里村,当地的人民热情好客,朴实的笑容象春天里的阳光暖透人心。下了车,一条绿似玉带的河流立刻映入眼帘。山、水、树、鱼融为一体,林间漏下的一丝丝阳光洒在河面上泛起点点金光,清澈透明的水把河底里如珠如玉的小石头都展露人间,此刻,我们的心情也象那水中窜游的小鱼一样欢快起来,恨不得把…  相似文献   

17.
从山东海阳核电项目的鸟瞰图上可以看到,海阳核电站坐落在三面环海的一块平坦的陆地上,视野开阔,绿意葱葱,两道防浪堤坝阻隔着海水,像是母亲紧紧用手护着自己怀里的孩子。在山东海阳核电有限公司员工眼中,海阳核电站就像刚刚孕育的孩子,正一点一点成形。  相似文献   

18.
艾耘 《中国纺织》2003,(8):44-48
一个个性服装的设计师,解决好时尚性和适穿性问题是关键。衣服是做给人穿的,个性的东西有人接受才具有价值,只有颠覆传统意象,在设计理念上,在版型细节上,在搭配组合上大做文章,不断挖掘穿着者的多种气质,多种风貌,激发其穿着的特有魅力,才能改变目前市场上一些服装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使自己设计的服装适合更多人穿,成为市场上最吸引人的亮点,卖点。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江苏省徐州市修理工小刘提着汽油桶给修好的摩托车加油,突然连桶带衣服着起大火,小刘全身70%面积被烧伤。小刘平时修车时穿防静电服,这次因防静电服洗了没干便穿件化纤便服。这样的小疏忽引起的事故提醒我们:冬季要特别注意防静电,尤其在自助  相似文献   

20.
《现代班组》2010,(5):19-19
日本研究人员成功发明一种帮助人门参加体力劳动的特殊服装。穿上这种由电子机械设备组装而成的“衣服”,人在劳动时仿锦多了一个机器人帮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机器人附着在人体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