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产品空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所有产品的集合,代表着该地区各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通过对吉林省产品空间中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测度,可以发现吉林省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而计算机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较为落后,因此,在新发展阶段推动吉林省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一是要鼓励科技创新;二是要发展配套产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的提高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性。本文旨在对企业出口产品转换行为及其背后竞争力的变化进行研究,将异质性企业理论与产品空间理论相结合,构建企业层面的平均产品密度指标,从产品要素禀赋视角揭示企业进行产品转换的内在机制,并进一步分析这种出口产品转换行为是否会促进企业出口产品的转型升级。研究表明:企业出口产品的既有要素禀赋和在产品空间的位置决定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转换行为;企业出口产品在产品空间中的平均产品密度通过对产品转换行为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带动了企业出口产品的升级。  相似文献   

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和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利用省际数据,引入空间回归方法估计了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再进一步控制技术创新水平,加入空间依赖性来估计金融发展对对外贸易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实证研究表明银行信贷与技术创新和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股票市场仅与对外贸易产业升级有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保险市场并没有表现出对技术创新和对外贸易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何突破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锁定"困境,实现高技术产业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论文依据2008—2017年相关数据,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征;基于Hausmann构建的出口复杂度测算指标和高技术产品对应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3的编码,测算我国...  相似文献   

5.
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嘉兴的纺织业是各工业部门的主导产业,四大纺织相关类产业合计占工业总产值的35.5%,本文进一步对嘉兴市纺织业的转型升级进行深入探索。首先分析了嘉兴市纺织业的现状,阐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就"人均工业增加值"这一指标与东南亚各国横向比较,并绘制了全国各省、长三角各地级市的纺织业产值与比重的空间分布分位图,分析归纳出嘉兴纺织业在加工制造方面的优势以及在空间集聚方面相对于其他省市的优势。然后,进一步分析嘉兴辖区内各县市在纺织业各细分领域的集聚优势,提出升级的五大措施。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利春 《江苏商论》2011,(1):124-126
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而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作为经济活动的空间形式,对优化产业空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角度探讨产业升级的经济地理效应,分析产业集聚、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互动关系,认为三者互动发展可以优化产业部门结构与空间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发展,产品内分工已经成为全球的一个理论研究热点,其与产业升级关系也颇为重要。本文归纳了国内外对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研究概况,选取了不同的指标对我国的参与产品内分工的情况与产业升级的进行了实证研究,显示积极参与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促进了我国的产业升级,并提出了三个建议。  相似文献   

8.
梅琳  从静 《商业时代》2021,(17):186-189
本文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线性面板数据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及其对经济水平与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经济水平存在着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而省域间产业升级进程表现出先扩散后集聚的现象;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水平与产业升级均表现出显著的线性促进作用,其对经...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与我国的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安排已经使产品内分工成为近年来国际分工理论的研究热点,它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产品内分工的产生存在诸多原因.我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相当大部分处于劳动密集型工序或区段,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原理,应通过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工序地位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2000-2006年BACI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库,计算了中国各城市每种HS6位数产品与该城市比较优势产品的关联密度。结合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所计算的产业集聚指标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从产业内集聚角度考察了产业集聚对城市不同关联密度产品比较优势演化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产品的比较优势转换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与当地生产结构关联密度较高的产品有更高的概率成为当地下一期的比较优势产品;产业内集聚会加速高关联密度产品的比较优势转换,然而其本身并不必然决定该产品成为下一期城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