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艺术品以其自身特有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品格,关注度越来越高,因为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200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开始全面启动,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中投资市场必不可少的新兴力量,并依靠其特有的艺术特征和经济经营模式领衔全球市场。新闻媒体对艺术现象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情,使艺术品和艺术家们俨然成为了财富的象征。与此相应,艺术品买卖交易场所迅速生长,画廊、拍卖公司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关联因素提高艺术品价格,正常的市场交易规则被打破,大众的艺术认识也开始变得混乱,已辨别不清艺术的"灵与肉"。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90年代迄今,伴随市场经济大潮一起来临的是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之间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景观,随之艺术家创作心态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本文拟从发展的角度分析艺术市场发生的变化,阐述艺术品创作之后的相关问题:即艺术以何种形式被某一个人或单位占有以及此种占有途径与艺术思潮的关系所引发的思考和争论;在市场影响下现代人从创作观念到对外理念上的转变,力图对当今市场下活动进行多重目的的反思,折射艺术家心理流变的进程与应有的正确心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佛教信仰的普遍化与广泛化不断扩展,随之而来的观音信仰也在不断深入人心。由此使观音造像也随之日益兴盛发展开来,成为了佛教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继而随着古玩书画市场的良性发展及民间收藏的迅速升温,观音造像的艺术鉴赏与艺术价值,也是人们的关注焦点。应该以怎样的审美观、带着怎样的欣赏眼光去品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观音造像,在某种意义上,是非常值得人们去推敲、去揣摩的,以此可以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及佛教文化更深层的感悟与研究,提高个人素养。  相似文献   

4.
传统意义上的画廊是一个西方艺术市场语境下的定义。然而,当代北京画廊市场具有自身发的展特殊性和北京所在的地域性。因此,文章通过简述当代北京画廊市场的生存结构与发展现状,为重新认识北京画廊乃至中国画廊做一个抛砖引玉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曹耀明 《商业时代》2005,(21):85-86
本文运用经济学和艺术学的研究方法,界定艺术市场的概念,研究了艺术市场的分类和体系构成,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艺术的构成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提炼。  相似文献   

6.
失落高古轩     
众大腕的离开与接连的官司让高古轩元气大伤,头号画廊的地位岌岌可危。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中国艺术投资市场的现状着手,重点分析、探讨金融危机下的应对方略及未来的趋势,提出了在困境中的中国艺术投资市场迎接新机遇的根本策略是尽快实现艺术投资市场的国际化。如何回归、提升以保值和文化追求为主要出发点的传统收藏观念,加快艺术市场机构的整合与集约化进程成为其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论述了市场与艺术、文化之间的关系,现代艺术在内容上、形式上都发轫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体现了文艺复兴以来业已形成的自由与民主的精神。但是随着市场化的深入,现代艺术的先锋性开始钝化,过度的收藏与投资,最终导致市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垄断。因此,保持市场的鲜活,加强国家的调控,提高个人的审美是当前文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设计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设计与市场二者密不可分。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市场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并以此对商品经济大潮中的艺术设计发展趋势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张研 《商场现代化》2008,(8):176-176
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现状。通过引用实例,分析了艺术市场的优势和不足。并对艺术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闻沙 《中国拍卖》2009,(11):72-75
"全球艺术品收藏论坛"肇始于英国"战略对话研究院"2004年创立的"全球化背景的艺术"主题论坛,每年都会邀请全球顶级的收藏家、艺术基金会、艺术捐助人或机构、美术馆与博物馆负责人、艺术院校院长等收藏界顶尖人物,以及相关政府机构首脑参与。今年这一高端论坛首次走出欧洲,于10月11-12日在北京举办,75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和藏家围绕金融危机下的中外艺术品市场、私人收藏和公共收藏现状等重要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2.
<正>一枚罗马帝国皇后的吊坠,一幅梵高的名画《挖土豆的人》,一张贝多芬的写字桌……在3月25日刚刚闭幕的欧洲艺术与古董博览会(TEFAF)上,一尊标价300万美元的中国东周青铜器与这些世界一流精品站在一起,接受世界目光的欣赏。这一全球规模最大的艺术品与古董博览会的承办方欧洲艺术基金会在日前发布的最新年度报告中显示,中  相似文献   

13.
2014年3月13日.我有幸随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及拍卖同仁赴纽约参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论坛。在这次论坛当中,我明显感觉到国外的朋友对于中国艺术市场这种爆发式发展的关注,感受到他们对于中国艺术市场迅速的赶超法国和英国.并与美国齐头并进产生的极大好奇。这次论坛是很有必要的.它向国外的人们更多地讲述了我们发生的事情.使他们的很多疑惑及偏见得到了应有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中国拍卖》2008,(2):58-59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著名艺术市场分析专家赵力主持的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在年底出版了《2006-2007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报告》(下简称《报告》)一书,对近两年的艺术市场做了深入的调研分析,《中国拍卖》将在接下来的三期连续刊载报告的部分核心内容,以飨读者。《报告》犹如剥笋将艺术市场层层细分,从宏观的市场态势把握到微观的具体行情分析,做出了系统完整的研究。该书以对整个艺术市场的宏观描述开篇,然后是画廊、艺术品拍卖、艺术品展会组成的艺术市场结构分析,接着将艺术品拍卖市场分中国书画、油画与当代艺术市场、中国瓷器杂项三类重点分析,最后进入这三类艺术拍卖中各投资板块行情的详细分析。本期,我们选取《报告》关于目前艺术市场总体特征和市场结构部分的重点描述予以整合,帮助大家从整体上把握这两年的艺术市场现状。  相似文献   

15.
林波 《中国市场》2013,(41):26-28
艺术市场的繁荣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了生机的同时,也影响了一批年轻艺术家的创作风格趋向。生存的压力使他们在设计自己作品风格时不得不以市场价值取向为参照标准,既要迎合市场又要考虑到消费者的口味,只顾及创作的商品价值而远离了艺术本身,使作品出现了一种千人一面,没有学术价值,缺少个人风格的媚俗化现象。正确认识艺术创作与市场的关系成为当代艺术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作为年轻艺术家不应该去刻意地了解市场或直接参与市场。他们需要用主要的精力来创作艺术,加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提高艺术品位,在艺术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与品格。当艺术市场逐渐成熟了,艺术品的投资判断标准必然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相似文献   

16.
《中国拍卖》2014,(4):16-26
纽约时间2014年3月13日,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CAA)与美国Artnet全球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艺术市场的现实与未来”国际论坛在纽约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7.
陈恩惠 《商场现代化》2006,(29):166-167
长安画派崛起于上世纪60年代,以定居或寄居在西安一带的画家赵望云、石鲁、何海霞、方济众、康师尧等为代表,钟情于黄土高原的山水,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曾一度引领中国画坛风骚。但由于市场的种种原因,长安画派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长期有所局限,在北京等主流艺术品拍卖市场上露面较少,价格一直偏底。虽说去年荣宝斋为长安画派创下佳绩,但未能稳定局势。作为中国画坛的重要画派,其艺术成就和现实名声显然不符。如何认识与开发其艺术价值,值得当今理论界与收藏界重视与研究。本文将从其艺术成就与市场价值探求发展的空间,指明现在长安画派作品价位不高,具有较大的收藏空间,投资看好。  相似文献   

18.
《商》2015,(1)
艺术市场是一个特殊产业,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的属性,它是由文化及艺术产品的特性所决定的,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属性,是文化性、艺术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集合体。特别是当前数字技术和艺术的交融与升华,文化产业与艺术的交互发展,使得艺术产业渗透到了诸多的产业范围,在共同的经济利益下,艺术市场与区域产业之间所形成的互相依存的协作关系,形成了一个整体效应和一种新型结构功能的协作,使得艺术与产业之间拥有了某种全新内容的物化形式,成为区域产业结构与艺术文化步入合理化的发展全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拍卖》2010,(2):55-58
2009年下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全球艺术品市场行低迷期率先进到了一个复苏周期。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带动艺术市场走出低谷的这种现象也愈发证明艺术品市场与宏观经济之间的联动愈发密不可分。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图表来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经过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一个年度调整之后——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艺术市场受这场危机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开始了近年来罕见的深度调整。无论是居于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的纽约、伦敦、中国香港,还是在新兴市场中居于"领头羊"地位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均呈现放缓的局面。进入2009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持续走强,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有8.9%的增幅,第四季度GDP增幅达10.7%。中国艺术品市场受到宏观经济层面良好走势的带动,市场行情逐渐出现复苏的迹象。而根据国家统计局1月21  相似文献   

20.
商业扩张,一方面成为艺术与市场割裂的原由,也需要艺术市场要在更广阔的领域来透视艺术市场,从而让双方得以开放性地互相延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