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河北省在开展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系统的法规制度,政府和企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职能不明确;宣传导向和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公共职业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职业教育培训办学模式单一;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等。河北省应明确职业教育培训的公共性,增加财政投入;改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供给的有效性;选择适合国情省情的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制度;创新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的供给模式,建立一个政府主导的参与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三维涵盖,教育结果认证的多样化的全新公共性职业教育培训模式,从而从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自身和与就业直接相关的职业资格体系两个方面进行政策完善。  相似文献   

2.
在新《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的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发展、协作育人,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新《职业教育法》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设计和法理保障,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法律地位、培养培训体系、岗位设置、职务职称评聘、师资来源、基本待遇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占比虽有增大,但质量不高;“双师”培养未形成社会合力;“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制度还不够健全,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制度未真正落地;“双师型”教师评定和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问题。据此,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要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把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多渠道、多维度引进人才,优化“双师型”教师来源结构;制定本地区高职院校教职工配备标准,构建“双师”资格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3.
《品牌》2015,(1)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入,我国教育体系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教育体系来说,可以分为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但是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技术也陷入的一个瓶颈阶段,这时更多的企业将人才的发展作为新的战略目标,对于人才的需求也由之前的技术型人才转为同时具备素质和技术的专业人才,而职业教育在人才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显然需要更多的方法和措施,而研究新媒体对高职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将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和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为职业院校提供了发展动力,但另一方面企业对毕业生的诸多不满和学生及家长对职业教育不正确的传统观念导致的高质量生源的匮乏,却成了发展的巨大障碍。高职院校只有从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全方位立体交叉式地将企业文化教育真正地融入到高职教育的体系中,才能符合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期望并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郦丽华 《市场论坛》2014,(4):118-120
分析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形势和政策,比较了世界职业教育体系和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作法,提出了浙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生活发展需求,建立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观点,构想了浙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中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改革的对比介绍,分别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及新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完善产教结合制度几方面加以阐述,提出中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中小城市公立中等职业学校核心员工激励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我国人力资源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面临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在目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要抓住机遇创新管理机制,特别是要完善激励制度,克服激励过程中的平均主义,建立合理的激励模式,调动核心员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在经历着前新未有的改革,发展职业教育也成为大势所趋。要想使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国家需要的人才,那么对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科学构建则尤为重要。就目前的现状来看,现代教育制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关部门就要积极采取一些方法策略来对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进行创新,就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策略来科学合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中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处于发展的初期,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意愿强烈,但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由于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体系不完善、法律保障机制缺失、强制力不足,高职院校与企业难以共同发展。而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都十分发达且有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我国应加快明确职责,发挥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的积极作用,完善法律制度,增加基础设施,增强校企合作制度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指出制约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制度建设不够健全,农民教育培训计划不够明确、办学模式单一.因此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明确的农民教育培训计划、创建多元的农村职业教育目标,从而推动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策略方向进行研究,分析我国职业教育逐步推进企业投入增长,并且如何提升教育质量、扩建师资队伍,提升社会服务水平,最后论述如何完善社会责任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立足于政府角度进行分析,为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职业教育理念,正从岗位(专业)定向教育向素质教育与综合职业能力教育转变,这是21世纪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原动力。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根本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必须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确定目标,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战略任务抓紧抓实。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能力本位”教育理念;要拓宽办学渠道,增强办学活力;要保护职业教育资源,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要加大力度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财务智能化的应用,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根据职业教育本身的教育需求,同时又要符合产业需求,就应该建立起相适应的制度,来体现学校和企业育人协同与融合,“1+X证书制度”以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下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为主旨的一种制度设计。高职院校是“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X"制度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必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发展的基础性制度。物流管理专业作为首批参加"1+X"证书试点专业,文章通过分析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1+X"制度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成人教育是使传统教育变革为终身教育的必由之路,为此应进一步确定成人教育的战略地位,走出岗位培训论、专科层次论、职业教育论、补课任务完成论等等思想误区。要建立终身教育制度推进成人教育制度的实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成人教育的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职业类型教育的提出吹响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转型的号角。职业类型教育的内涵是企业社会全面参与的类型教育和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职业类型教育的发展必须走职业教育标准化之路,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职业类型教育主体建设要从产业学院走向产教融合职业教育大联盟,要以高质量社会职业培训为目标,同时需要全面的社会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7.
郑宏伟 《消费导刊》2011,(13):139-140
职业学校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教育的措施之一,也是关系到我国在近时期企业生存的人力资源供需的症结之所在,是我国企业由生产制造转型为生产创新与生产创造的症结之所在。如何打造职业教育的特色,培养出离素质的人才,本文从职业教育体系的搭建模式、培养目标和保障模式加以分析,找出一条可行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北方经贸》2021,(1):8-9
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可以较好地破解当前职业教育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为此,首先要搞好顶层设计,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培养,处理好校企间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陈凌云 《品牌》2015,(1):221
职业学校要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制度,要提高职业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中职和本科进行分阶段培养的新探索,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体现,是中职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新要求,是终身教育理念在现代职教体系中的呈现方式,通过中职和本科教育"3+4"分段培养项目试点,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职业资格制度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基本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自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以来,已初步建立了职业资格制度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新西兰的职业教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其职业资格框架下的职业教育体系代表了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新西兰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新西兰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