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当代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也是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得以实现的一种具体形式。公民有序参与可以集中民众智慧确保政策的正当性,为公共政策制定、调整、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对公共政策中公民参与的内涵及价值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斌强 《发展》2016,(9):80-81
一、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之内涵界定 (一)合法化 此处“合法化”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合法化,民主政治是一种法治政治,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以守法为前提的.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应该是在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的政治参与活动.“合法化”是对现存宪法、法律和基本政治制度的遵循,以及对现有的政治参与渠道、途径和方式的合法利用.我国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必须以维护现有政治秩序为前提,必须在宪法、法律规范的框架内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3.
公民参与作为公共政策的基石,可以有效增强公共政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并确保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价值取向。然而,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在政治文化、政府与公民的互信以及参与制度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困境。据此,应该研究相应的化解路径,以期推进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马强 《魅力中国》2011,(8):101-102
公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对于民主理论与价值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公共决策系统的弊端和决策者的官僚主义习气以及公众自身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众参与的缺失。本文努力探索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现实的意义,以及在参与途径上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途径的一些办法。  相似文献   

5.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挂心问题,有助于行政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化、合法化和理性化发展。当前,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民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使我国的公民参与能尽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转型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论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欣 《黑河学刊》2006,(3):48-50
公民参与已成为世界政治民主发展的热点,公共政策制定则是国家治理社会的重要环节。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实现公共政策过程的社会化、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政治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公民参与可以集中民众智慧能够确保政策的正当性,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为公共政策调整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新条例,足球博彩在香港合法化。那么,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别行政区是否应该合法赌球?赌球合法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是否会造福于香港大众?这些问题都被世人关注,并且存在争议。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决策质量分析的方法,从决策质量的角度对‘香港赌球合法化’这项政策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通过分析,笔者对这项政策的决策质量进行了评价,进而对香港是否应该赌球合法化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8.
闫冰 《魅力中国》2010,(3X):226-228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动力来自多方面:多元利益诉求、觉醒的公民权、政治文明目标的提出等。在这样的语境下,保障公民对政策制定的参与,不仅有工具意义——有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和民主性,还能够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有助于早日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本身也是一种目的。对我国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进行动力和价值分析,能够给政府和公民同时进行一场"精神革命",激发双发合作的热情,推进公民参与的法制化进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3年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通过新条例,足球博彩在香港合法化.那么,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别行政区是否应该合法赌球?赌球合法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是否会造福于香港大众?这些问题都被世人关注,并且存在争议.本文运用公共政策决策质量分析的方法,从决策质量的角度对‘香港赌球合法化'这项政策进行了详细地分析.通过分析,笔者对这项政策的决策质量进行了评价,进而对香港是否应该赌球合法化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政府是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主体,但是仅有政府的参与不能使政策得到完善,所以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在危机状态下,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对化解危机有着指导性的作用.目前在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通过讨论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政治参与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利益,让公民时刻享有主人翁的感觉.同时,公民通过合法的手段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增强了政府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可见,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何静 《改革与开放》2016,(12):23-24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社会利益的分化与重组,不同利益集团向公共政策过程施加影响的冲突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挑战。协商民主无疑是平衡不同集团利益格局和解决矛盾的路径。通过逐步促进利益集团政策参与的合法化、培育利益集团的公民文化、重塑利益集团的协商伦理及增强利益集团的合作博弈,找到协商民主与利益集团参与政策过程相结合的契合点,从而充分发挥利益集团参与政策过程的积极作用与影响,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存在着公民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渠道少、对政策制定过程监督薄弱等突出问题。而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地方多元利益群体的矛盾与冲突等都要求公民更多地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当前应通过加强地方人大法律监督和地方政协民主监督、健全公共政策制定听证制度、深化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营造有利于公民参与的政治文化等措施来改善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状况。  相似文献   

14.
理性是现代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观念之一,公共政策活动中的公共理性的体现不仅是政策制定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政策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价值取向。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社会公众参与公共政策活动成为一种必然和必需,面对公众有时选择通过群体性事件或过度依靠网络表达政策愿望,审思和建构公民在公共政策活动中的公共理性是提高公共政策活动中的民主性的必要条件,为此有必要通过重视公民话语表达、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扩大公民政策参与等方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理性。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利于维护其合法权益与当地的社会稳定,促进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但是由于受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和政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程度低,影响了我国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文章在阐述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公民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因素,探讨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杭州市制定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为例,分析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形式选择、效果及存在的局限与不足,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要提高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能力,提高地方政府对于公民参与的重视程度,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完善公民参与形式,实现公民参与的机制化。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适度参与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比参与选举更能体现公民资格和公民精神的追求。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是政策参与的核心。只有适度的参与才能促进社会实现公平与公正。然而,如何确定公民适度参与的状态却是政策参与的难点。公民适度参与状态是公共管理部门和公民双方博弈的结果,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公民参与动机和公共管理部门的合法性程度相互促进而发展,从而实现民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Citizen Participation)源于古希腊雅典的直接民主模式,通常又称为公共参与、公众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条原则性要求,而社会保险政策要解决的是同公众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要保证社会保险政策有较高的支持度和生命力,就不能忽视政策过程中公众的有效介入。因此,如何提高公民参与社会保险公共决策的有效性成了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有效的政治参与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利益.让公民时刻享有主人翁的感觉。同时,公民通过合法的手段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增强了政府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可见,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在新时期,我们的党更是重视公民的政治参与。在十七大报告我们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20.
苗振国  孙萍 《发展》2005,(10):40-42
政策“公众”与政策“受众” 根据其社会性质的不同,公共政策的参与主体可以分为官方政策参与主体和非官方政策参与主体。官方政策参与主体主要指广义的政府及其附属的决策咨询机构;非官方参与主体则包括所有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其他民间的个人和团体,非官方政策参与主体又常常被称为“公众”。在政策科学领域,“公众”、“民众”、“群众”几乎是同等的概念,都概指作为群体的公民,其应用也都很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