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8 毫秒
1.
人物     
《证券导刊》2011,(5):8-8
周小川: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上调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表示,货币政策带来的物价和资产价格上升等负面效果会慢慢显现,政策调整一定要及时,要把抬头的物价尽快打下去。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目前所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具有调整的空间.包括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于“央行近期是否可能加息”的问题,他表示,加息的可能性始终存在.但具体怎么加,什么时候加,目前还不好说。  相似文献   

3.
政策     
《证券导刊》2011,(15):6-6
存款准备金率再上调 货币政策释放从紧信号 自进入2011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出现一月一调的态势。17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官网上表示,将在21日再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比。至此,存款准备金率再次达到历史新高,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5%。有学者分析指出,此举显示了货币政策从紧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声音     
4月13日,央行行长周小川针对央行突然将存款准备金率从7%上调至7.5%这一事情对外解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因为信贷增长过快。他表示,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是最近央行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一个步骤。首要的原因是今年信贷总量的增长此预计的要快,大概比央行原先预计的要快10%-20%,采取一些适当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关于改革和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十次上调,市场资金面松紧变化较为频繁,货币政策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充分发挥调控效用,是当前管理当局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结合对存款准备金调整累积效应的分析,对改革和完善存款准备金政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以期对货币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闫瑾 《河北金融》2012,(7):6-10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国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较为频繁。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中,存款准备金率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中关键的一部分。纵观存款准备金率在二十年间的多次调整,每一次变动都有着其背后的经济背景和政策目标。因此,本文以存款准备金的作用机制为背景,先对我国近二十年准备金率的变动情况和主要影响进行回顾,分析了我国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原因,并讨论了"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工具因素对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最后结合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提出了"保持政策协调一致性"、"完善货币制度"、"改良外汇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于力 《金融博览》2006,(5):14-14
央行近期会不会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亦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呢?业内人士认为.此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关注超额存款准备金率,适度调控市场过多流动性的表态,已向市场传递出明确的政策信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相似文献   

8.
姚东 《中国金融家》2015,(2):104-105
时隔两年多之后,中国央行实施全面降准。2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达到定向降准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同时,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  相似文献   

9.
缥缈 《新理财》2012,(4):26
20.5%从2月24日起,央行再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5%。"降准"一直是被市场所期待的"放松"信号。6%3月12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记者会上,对此的解释是:"从理论上讲,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可以非常大,现在是20%出头,但我们也有过比较低的时候,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存款准备金率只有6%。  相似文献   

10.
政策要揽     
《国际融资》2006,(8):70-71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范四金个人所得税政策;财政部:我国开始查处会计行业造假行为;财政部将从三方面支持资本市场;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周小川表示将适度收紧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5日晚,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近六年来的首次下调,且两率"双降"也尚属首次,央行政策调整之决心可见一斑。但从组合使用三种差别化的降息降率策略可以看出,此番货币政策调整重在结构优化,差别"双降"的调整方式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2.
权威观点     
《中国金融家》2011,(2):17-17
周小川:利率调整要考虑经济条件正负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表示,虽然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在高位,但未来还会依赖这一工具及央票发行来对冲流动性。同时,还将收紧信贷以减缓货币的创造放大过程。  相似文献   

13.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成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新成员,但因其自身制度及核算办法中的不足,影响政策的有效性。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我国一些重大的宏观调控中频频现身,通过自身变动影响货币乘数和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通过调整所释放出的信号,一并对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形成影响。本文尝试分析外汇存款准备金管理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的变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一直是金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货币政策中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一重要工具,来研究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选取其中的五次作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来研究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公告效应,研究表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股票市场有较显著的影响,但是存款准备金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幅度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15.
动态     
国家 1 周小川:宏观经济要展开微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可能会对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微调,尤其是货币政策。6月 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表示,要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适度微调。有专家认为,鉴于目前的贷币供应和投资过快增长的局势,央行下一步仍将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但是,加息或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微调将是近期主调,央行可能继续采用央行票据和定向央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手段。  相似文献   

16.
孙晔 《时代金融》2013,(24):121-122
作为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方面影响基础货币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乘数效应多倍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近年来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的运用比较频繁。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情况,分析了我国历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共同组成三大货币政策,其中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作为稳定市场经济、缓减通货膨胀、破碎房地产泡沫的最主要手段。货币政策调控中实质上是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引起银行自身的存贷款利率的变动以便维持利润,大量研究指出了货币政策的出台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影响因素、实质效应,本文以银行为视角来看待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工具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若伊 《新金融》2010,(7):29-32
利率政策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是我国央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传统理论认为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逆向影响股价,但自2004年以来,中国股市面临了历史上最大的牛熊市更迭,在这段期间内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与股价的关系却与传统理论迥异,系统考察这一现象并分析其内在原因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货币政策影响股票市场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理财》2008,(6):87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3月16日在两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利率、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未来都有上调空间,央行将充分把握调整时机和力度。权衡利弊后选择最合适的政策工具。虽然2月份货币供应量增幅出现回落,但对于从紧的货币政策是不是已  相似文献   

20.
权威观点     
《中国金融家》2011,(3):8-8
周小川:中国抗通胀要运用所有政策工具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周小川在法国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只是对抗通胀的一个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抗通胀要运用所有政策工具。周小川还表示,在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上,中国并没有过多留意外部压力的大小与否。此外,周小川还表示,为了发展国内金融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