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畜禽防疫服务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对江苏、江西、内蒙、云南四省(区)447户的农户畜禽防疫服务调查,运用支付意愿方法,得到上述地区农户的畜禽防疫服务支付意愿,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畜禽防疫服务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畜禽防疫服务支付意愿的因素除了农户家庭和生产等一些常见的特征变量外,还有农户所在社区畜禽防疫服务可及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政府应增加投入,以及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的一致性,是农业环境政策有效实施的前提。该文尝试构建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理论框架,通过5省754户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畜禽健康影响认知、环境保护法规认知、技术培训、产业组织情况、教育程度、养殖规模、风险偏好程度以及家庭年总收入能够显著提高农户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意愿与行为一致性。基于研究结果得出政策启示,提出加强宣传力度,加快技术推广以及鼓励培育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选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4个市、10个区/镇、20个村的682家养殖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对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影响,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农户利用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计划行为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和行为,其中,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对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农户资源化利用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粮食生产中化肥利用率的测算及其决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宁  马骥 《技术经济》2014,33(9):91-96
利用粮食种植户的生产经营调查数据,运用DEA模型测算了种植户粮食种植的化肥利用率,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在粮食生产中提高化肥利用率的途径。结果显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冬小麦种植和夏玉米种植的生产效率和化肥利用率都存在省际差异和品种差异;户主是村干部时的化肥利用率比户主不是村干部时的化肥使用率要高;灌溉次数越多越容易造成化肥损失;土地条件对不同粮食作物的化肥使用率的作用方向不同。提出:要提高粮食种植户的化肥利用率,需要增强农户化肥投入的科学合理性、提升农民的种植水平、加强科学和合理施用化肥的宣传。  相似文献   

5.
草畜平衡主要是指按照草原的产草量等确定其载畜量,是草与畜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与"五畜平衡""轮牧"等有机结合的草畜平衡,将是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及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支撑。该文在草原第一性生产力及载畜量变化与草畜结构、畜种结构变化的前提下,分析内蒙古草畜平衡的状况及面临的困难,探讨"五畜平衡"思想等在现代草原生态经济系统草畜平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全国家庭农场3年的监测数据,对从事养殖家庭农场的畜禽粪污处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将畜禽粪污直接排放的家庭农场比例较低,仅占8.23%,其中种养结合型农场该比例仅为5.89%;将畜禽粪污用作有机肥或饲料的家庭农场比例较高,占比超过65%,其中种养结合型农场该比例更高,占比接近74%;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家庭农场总体特征、农场主特征及农场经营特征等与农场畜禽粪污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运用计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种养结合、示范农场、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和接受过培训、农场土地面积、农场畜禽产品年销售收入等对从事养殖的家庭农场进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养殖档案的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信号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畜产品供应链质量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在提出并论证养殖档案的畜禽质量信号传递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信号博弈模型,分析了畜产品供应链中畜禽养殖场户与屠宰加工企业质量控制的信号博弈均衡条件及其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畜禽养殖场户的虚假养殖档案伪造成本和屠宰加工企业的质量检验成本是决定信号博弈均衡状态及其演变方向的两个关键因素;降低检验成本、增加惩罚额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提高外部损失额度和增加虚假养殖档案伪造成本,可推进信号博弈均衡状态向有利于畜产品质量改善的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8.
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及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业污染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估算了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阐述了畜禽养殖的环境影响,分析了畜禽污染内在的经济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畜禽污染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包括发展循环畜牧业、建设现代化的畜禽业物流体系、采纳各种环境经济手段、界定农村公共资源产权、实施优质畜禽产品品牌化战略、鼓励发展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9.
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对实现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江苏省作为畜禽养殖大省,结合地方资源禀赋条件,探索出一种针对不同养殖规模和类型的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本文从畜禽粪便排放量测算出发,通过实地调查,对比分析了当前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模式,探寻了资源化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防治设施建设、资源化利用模式选择、技术开发、政策支持、政府服务、市场等多个方面对促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济研究》2017,(1):89-102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个跨期动态决策过程,传统效率评价方法(非参数前沿面分析方法和随机前沿面分析方法)只应用初始投入和最终产出计算效率值,而忽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跨期经营活动,从而可能错误估计中国的产能过剩程度。为此,本文拓展了Tone&Tsutsui(2010)提出的DSBM模型,采用基于冗余的DSBM模型重新测度了中国省际工业产能利用率。研究表明:(1)静态DEA方法与动态DEA方法测度的产能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静态方法由于忽略企业的动态决策过程,倾向于低估产能利用率、高估产能过剩以及产生产能利用率过度波动的假象。而本文动态方法测度的我国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0.68%,确实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并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征。(2)基于注册类型、轻重行业以及规模的动态分析发现,产能过剩问题在各个层面均存在。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高于其他注册类型企业;重工业产能利用率低于轻工业产能利用率;大规模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于中小规模企业。(3)东部地区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中部、西部以及东北均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这种现象在不同注册类型、行业以及规模层面均存在,说明根植于不同地区的市场化水平、开放程度以及产权保护力度等因素可能是解释产能过剩地区差异的终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经济师》2017,(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既可以解决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控制由农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文章采用文献法和社会调查法了解了山西省重要的农作物产量以及废弃物的产生量,重点了解了三种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生活垃圾的种类和产量,它们对环境的污染状况,主要是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污染,人们对这些废弃物的利用现状。对于秸秆最常见的利用方式是还田,而且这样利用效率相对比较高;对于畜禽粪便主要是用于制作沼气来供电供暖使用;对于生活垃圾利用率很低,主要是进行垃圾填埋处理,从中发现对于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还是很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因素有来自政府、人民群众、法律体制方面的制约,针对其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及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业污染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估算了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量,阐述了畜禽养殖的环境影响,分析了畜禽污染内在的经济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畜禽污染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包括发展循环畜牧业、建设现代化的畜禽业物流体系、采纳各种环境经济手段、界定农村公共资源产权、实施优质畜禽产品品牌化战略、鼓励发展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经济五十年(1952—2001年)实际经济数据为背景,在基本 RBC 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考虑内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利用率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形成。内生人力资本利用率从根本上揭示了经济增长波动的内在传播机制。本文指出传统的单纯以物质资本利用率为基础解释波动机制的观点不足以充分解释波动的形成。而在引入人力资本及其利用率之后,连同物质资本才能真正解释经济增长波动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畜禽粪便排放导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区域畜禽养殖农户和有机肥企业的实地调查及年鉴数据为基础,概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现状,对比畜禽粪便和施用化肥所含养分总量,分析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问题。结果表明:研究区畜禽粪便资源总量为129.23万吨,商品化有机肥资源仅占总量的8.13%,农民直接购买用于传统肥料占总量的55.87%,闲置丢弃畜禽粪便约达36.00%,有机肥资源浪费较大,畜禽粪便污染较为严重;从2006~2012年畜禽粪便所含养分量与同期施用化肥养分量的平均替代率为55.55%,畜禽粪便资源化发展潜力巨大。基于此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农业绿色发展行动的重要组成内容,是破解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与污染防治难题的重点。文章系统阐述了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在政策法规、管理模式、技术方法、价值评估和利益相关者行为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存在政策层面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分类施策体系未建立、"非规模化"的中小型畜禽养殖户未纳入监管体系、地方有机肥项目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并提出推动落实畜禽养殖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需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农业生态补偿相关联,逐步构建中国畜禽养殖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市场交易体系,深化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全产业链。  相似文献   

16.
运用GMM模型估计方法分别对长江经济带总体和分地区的工业产能利用率对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对产能利用率做门槛检验,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工业产能利用率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劳动力转移呈正相关,与第三产业劳动力转移呈负相关,且劳动力转移存在"惯性";从地区来看,上、中、下游地区的这种影响存在差异;从工业产能利用率的门槛值来看,第一产业存在双重门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存在三重门槛。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产能利用率对劳动力转移存在门限效应。  相似文献   

17.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远 《环境经济》2007,(1):61-64
紧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步伐,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为保障城市居民肉、蛋、奶等副食品供应,大、中城市周边建设了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以及畜禽养殖小区、专业村,产生的大量畜禽废弃物未经利用和处理随意排放,对大、中城市区域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构成了巨大压力,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加强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与环境监管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环保工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中国经济五十年(1952-2001年)实际经济数据为背景,在基本 RBC 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考虑内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利用率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形成.内生人力资本利用率从根本上揭示了经济增长波动的内在传播机制.该文指出传统的单纯以物质资本利用率为基础解释波动机制的观点不足以充分解释波动的形成.而在引入人力资本及其利用率之后,连同物质资本才能真正解释经济增长波动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陈昆亭  龚六堂 《经济学》2004,3(4):803-818
本以中国经济五十年(1952-2001年)实际经济数据为背景。在基本RBC模型中引入人力资本,考虑内生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利用率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形成。内生人力资本利用率从根本上揭示了经济增长波动的内在传播机制。本指出传统的单纯以物质资本利用率为基础解释波动机制的观点不足以充分解释波动的形成。而在引入人力资本及其利用率之后.连同物质资本才能真正解释经济增长波动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草原生态补偿是促进农牧民增收和草原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该机制的建立,从制度上可以保证农牧民的生计,从行为上可以引导农牧民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草原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补偿应落实好草原承包制度,要充分考虑到合理载畜量,在补偿方面以草畜平衡、管护、燃料替代等方面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草原生态补偿制度体系。草原生态补偿体系在完善过程中要重点抓好落实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后期保护工作力度;积极推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控制载畜量,限制超载放牧,规范草地利用制度,保护草原天然植被;加大草原地区投资力度,保障草原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草原监理机构,依法行政保护草原资源;强化牧民的草原环保意识及其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