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基于90年代以来大量监管文件和数据,对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的演进过程进行了梳理,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资本定义、风险权重、资本计量方法、资本监管体系和违规惩罚措施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演变过程。揭示了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的发展动态与脉络,展示了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体系从简单的资产负债管理到基于内部评级法的组合管理,从单一风险管理到全面风险管理,从微观监管到宏观审慎监管的演变过程。最后,为进一步改进资本监管,文章提出了资本监管的改进建议,如监管当局应重视银行风险行为的异质性,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政策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银行业及其监管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在三方面改革中的长足进步,简要介绍了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过程,以及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开放状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高冬民  赵爽 《当代经济科学》2005,27(2):63-69,111
银行业监管当局良好的治理安排,有助于通过内部"X"效率的改进,促进银行业监管效率的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需要引进先进的监管理念、监管技术,也同样需要基于国际经验,结合国情构建银行业监管的良好治理.后者甚至可能更具基础意义.本文在就两套监管治理评价标准介绍的基础上,对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中国银行业监管治理进行了初步分析.总体结论是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治理已具备了良好监管治理的形式,实施良好监管治理前提条件的缺失或不足抑制着良好监管治理的实施,成立独立银行业监管机构只是完善银行业监管体制改革的一个良好开始.推动良好治理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是银行监管机构能力之外的事,国家仍需在此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金融监管发生了重大变革。近期,中国银监会也出台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新监管标准在国内银行业的实施,且实施标准比国际标准更高更严。新监管标准对中国银行业的业务发展模式、盈利模式、财务及资本管理、风险管理等均构成了巨大挑战,但同时也为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技术。中国银行业应尽快适应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形势,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风险管理转型升级,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虽然在多数情况下流动性风险是次生风险,但由于其对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经营持续性会产生更直接的冲击,且缺乏统一的度量标准,因而国际金融界对其监管标准一直争论不断。巴塞尔委员会于2010年12月颁布的《流动性风险计量、标准和监测的国际框架》(以下简称"巴Ⅲ")建立了适用于国际活跃银行的全球流动性最低标准,其核心内容是两个流动性风险监管新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该框架涵盖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内外各项产品,有助于监管当局全面识别银行短期和长期流动性风险趋势。2011年5月,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正式将上述两个指标引入中国,与原有的流动性比例、核心负债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等一同构建了多情景、多方法、多币种和多时间跨度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体系。这对于稳步推进新资本协议的实施、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并防范金融危机的冲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回顾了这两个监管新指标出台的背景,并对两个指标分别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6.
完善中国银行业监管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晋颖 《经济与管理》2008,22(8):60-63
中国银行业的规模虽较大,但综合发展水平或发达程度却不高。针对银行业监管存在监管工作“一刀切”、不同所有制形式银行使用同一监管政策、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监管法规建设滞后、监管政策协调搭配不当等问题,应尽快实现监管重心的转移,实行分类指导的监管政策,把资本充足率作为监管的核心内容,健全相应的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制度的创新,建立一支精干的监管队伍。  相似文献   

7.
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及监管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最关键的贡献在于向中国银行业展示了现代银行特有的治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方式,促进了中国银行业服务水平的改进,加快了中国经济改革的步伐.外资银行的监管是伴随外资银行的进入开始的.2006年,中国将应入世承诺全面开放金融业领域,更多外资银行业务将通过合法程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因此当前全面分析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监管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于本次危机的根源,国内外学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创新过度、监管不足,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创新不足、监管过度.本文首先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总结了激励相客理论的主要思想,并着重分析了银行监管领域中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金融创新和银行监管问题置于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内,从监管者激励约束、资本监管、监督检查、信息披露、存款保险等五个方面进行文献回顾,系统分析了银行金融创新监管机制的激励相容问题,这对于中国银行业在全面开放创新的背景下,如何借鉴危机前后国外银行业创新与监管的经验教训,促进中国银行业创新与监管的激励相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加强金融监管再次成为政府、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乃至公众的焦点,金融危机暴露出银行资本约束机制的一系列缺陷,促使资本监管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又一次集中检讨和改革。巴塞尔委员会自2009年起着手研究新一轮的资本监管改革方案,并于2010年12月正式发布了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简称"巴Ⅲ"),"巴Ⅲ"确立了银行资本监管新标杆和新高度。中国银监会于2004年颁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后根据"巴Ⅱ"等配套要求,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风险计量和管理指引。2012年6月,银监会正式颁布《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简称"资本办法"),标志着以"巴Ⅲ"为基础的中国银行资本监管新标准在国内的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银行业的监管工作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银行业的监管现状也从改革开放前由人民银行独自行使监管职能转变为了今天的综合性金融监督体系,目前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套由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以及中央银行共同监管的综合金融监管模式。由于银行业的监管关系重大,因此根据个人多年来对银行业的知识学习,并结合当前中国银行业监管的现状,先对银行业监管的核心内容进行描述,继而再对中国银行业现阶段的监管现状进行概括,最后再对银行业监管问题的常见对策进行详细的描述,希望可以通过论述,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继而达到促进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更加健康、更加合理的发展,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各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可以发现,监管的严格程度大相径庭,但从根本上是保护竞争与限制竞争的原则差异。通过对各国银行业市场准入监管及其绩效的实证分析,发现严格的准入监管与银行发展、产业效率负相关,但与银行危机正相关。文章回顾中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后,认为放松准入监管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发展,并就提高放松准入监管绩效的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银行监管工具及在中国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国家为监管银行而设立了六大工具,包括四大法律工具(市场准入限制、存款利息率上限、资产组合限制和资本要求)、一项制度工具(存款保险)以及一系列政策工具(监管控制)。通过对这些监管工具的逐一剖析,可以梳理它们在西方国家形成、发展的脉络以及在中国的运用前景,以期为中国的银行监管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经验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本约束下的银行资本调整与风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监管资本约束下的中国银行业的风险行为与资本调整策略,发现监管压力并不影响我国银行业的风险行为,但对其资本调整策略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银行逼近法定最低资本要求时,主要通过调增附属资本的方式来提高其资本充足水平;而当银行违背监管资本要求时,监管压力对其资本调整则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表明资本监管不一定能达到降低银行风险行为的目的。鉴于统一的监管制裁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银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局有必要对其实施分类的资本监管,并研究分类监管制裁行动和手段的可行性与适当性。  相似文献   

14.
以资本充足性监管为核心和重点的风险监管是国际银行业监管发展的主流趋势.巴塞尔委员会近期达成的<巴塞尔协议Ⅲ>无论在银行资本构成、资产质童还是在资本充足率以及其他流动性指标方面都大幅度甚至成倍地提升了监管要求,表明国际银行业监管强化的新趋向.金融危机之后,强调宏观审慎的监管原则成为巴塞尔新规和美欧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从银行监管博弃的视角时国际银行业监管理念的演变的主流逻辑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防范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注意的是,中国当前的银行业风险仍然十分突出,银行业的监管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在新时期加强我国银行的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监管处罚作为审慎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范化解银行个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7—2020年中国银行业微观数据,考察了银行业监管处罚对银行个体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监管处罚显著抑制了违规银行风险,有利于维护银行系统稳定。特别是在2015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办法》修订后,对银行风险防范起到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监管处罚有效性,发现监管处罚的风险抑制作用不仅具有长期效应,还能起到“杀鸡儆猴”的警示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银行的规模和国有属性会弱化监管处罚的风险抑制作用,而在存款保险制度实施之后这种弱化作用有所减小。此外,搭配经济类处罚或纳入机构为主体的处罚措施实际效果会更好。但监管处罚也存在对高风险银行处罚不足,而对低风险银行处罚过度的问题。本文丰富了监管处罚有效性的内涵,为建立防范化解银行风险的长效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各国政府对金融监管体系及金融监管理念的反思.2010年7月21日,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该法案被业界评论为是自20世纪"大萧条"以来曩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并成为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比肩的又一座金融监管基石.本文在对美国金融监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银行监管进行了反思,提出改革和完善中国银行监管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肇始于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仅波及到发达国家,也对中国、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带来严重冲击。本次金融危机给全世界金融行业的监管制度敲响了警钟。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银行业如何从金融危机中汲取教训、完善监管体系,是我国金融业面临的一个巨大而急迫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06年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日期的临近,中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而资本金管理作为银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亟需改革。从资本金制度、资本金充足性监管及资本金筹集与补充渠道三个方面对我国与西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做详细比较,同时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现状及西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银行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银行监管是金融监督管理的重要一环,是保障金融体系顺利运行的基本条件。中国当前银行监管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从法制建设、信息披露制度、合作及行业自律等方面来建立健全中国银行业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