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首先对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进行了比较,其次论述了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最后就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二是认为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存在着三点弊端,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民币汇率由钉住汇率转向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并认为从现在起到未来的一两年内,是人民币走向浮动,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进行了比较,接着论述了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最后就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转换过程;二是认为我国目前采用的是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这一汇率制度存在着三点弊端,已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人民币汇率由钉住汇率转向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并认为,现在起到未来的一两年内,是人民币走向浮动,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一揽子货币制应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薇 《财经科学》2003,(6):61-64
我国目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制。但随着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们有必要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重新选择。实现人民币自由浮动是汇率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从钉住制向自由浮动制的过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近期而言,人民币采用贯穿于目标汇率区中的钉住一揽子货币制是一种现实且合理的汇率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4.
钉住货币篮子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汇率机制改革公告,决定将事实上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转变为参考货币篮子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文主要研究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的定义、篮子中货币最优权重的选择、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制度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适用性、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的运行状况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最终得到的结论是,钉住货币篮子的汇率制度适合我国目前的状况,在人民币汇率实行参考货币篮子的近一年时间里,美元在货币篮子中所占比重仍然很高,但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汇率制度改革的国际比较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程 《经济师》2006,(12):27-28
目前我国汇率制度处于“固定钉住制”和“钉住平行汇率带”之间。通过分析新加坡、印度、泰国、韩国等国家汇率转型的经验教训,文章认为在适当时机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最优选择,同时加快建设和发展国内金融市场,最终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6.
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人民币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标志着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这对我国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外贸企业和以出口为主的中小生产企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改革前后汇率制度比较人民币汇率在1994年并轨后,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承诺人民币不贬值,人民币汇率开始收窄波幅,转向实际上钉住美元。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钉住汇率制的34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制度现状的基础上,从De facto的角度对2005年7月21日后我国汇率制度进行了短期实证研究,提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在短期内仍将是"参考美元为主的钉住的汇率制度",最后,对现行汇率制度的改进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取向问题日益成为理论界的中心论题之一。其中,用钉住一篮子货币来代替单一钉住的汇率制度的呼声颇为高涨。在此背景下,本首先对相关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对钉住一篮子货币制度的实践进行案例分析,试图从中寻求值得我国设计一篮子货币时可借鉴的成果和经验;进而根据我国国情来设计人民币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方案;最后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对此汇率制度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和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其次研究了从人民币钉住美元货币汇率向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有效汇率目标)的过渡,以及建立一篮子货币汇率机制的方法和实证模拟研究,并考察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最后文章认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是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并给出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我国的基本汇率。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虽然官方宣称的是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这是因为在作为垄断买方的货币当局的经常性干预下,人民币的基本汇率总体上没有随外汇市场供求的变化而变化。IMF在《各国汇率安排与汇率管制(1999)》  相似文献   

11.
何琼隽 《产经评论》2012,(1):147-160
在资本不完全流动的情形下,汇率不仅是体现一国内部经济均衡和外部经济均衡的政策目标,也是一国政府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通过考察政府如何以汇率失调为代价,实现政治、经济等战略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策略汇率的概念,以完善对汇率失调的理论描述和加深对汇率失调内在机制的理解。本文还建立了汇率博弈的政治经济学模型,运用博弈论阐明策略汇率是一个Nash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与特点,指出了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缺陷,说明在我国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汇率制度的重新选择是我国汇率制度的内在要求,并对我国汇率制度选择路径进行了分析。指出从短期来看,“不可能三角理论”揭示了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我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维持汇率的稳定;从中长期来看,资本项目开放是大势所趋,汇率目标区是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比较适合的汇率制度,也符合中国渐进式的发展改革道路;最后进一步从中心汇率和波动区间的确定、汇率干预等方面提出了实施汇率目标区的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3.
一国所选择的汇率制度,应是既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促进经济的协调运行。印度与中国具有大致相同的有关汇率制度变革需求的现实背景,但是印度货币当局在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保持了卢比汇率的基本稳定,值得我们借鉴。目前,中国具有支撑人民币强势的坚实基础。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应该根据中国在全球金融经济链条中的民族利益而不是屈从于某些大国政治利益而确定。  相似文献   

14.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世界进入了以浮动汇率为主的混合体制时期,但浮动汇率制也带来诸多问题,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开始寻求更为合理的汇率制度。汇率目标区正是这种寻求的结果之一。本文采取一种综述的形式,对汇率目标区理论,主要是对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模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从制度变迁看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及改革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期人民币是否升值成了热点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应当升值还是保持稳定抑或贬值并不重要,重大的在于实现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汇率机制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从2010年6月19日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来,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轮持续快速升值过程。探究人民币持续快速升值的原因、分析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对我们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化解因升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中国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stimates fundamental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of RMB based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lance of China’s economy.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MB real exchange rate is overvalued in the period of 1982–1991, but the extent of the undervaluation has an enlarging trend since 2004. Then, we put forward a new theory called “Prior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and apply it to RMB, finding that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of RMB need to be appreciated about 20% between 2008 and 2010, and the appreciation range of bilateral nominal exchange rate between RMB and the world’s key currencies depends on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Policy implication indicates that decision makers need to refer to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which is derived from different theories and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adjust it towards equilibrium level and establish RMB “Prior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Meanwhile, policymakers should implement a potential objective interval system of exchange rate appreciation. The appreciation range of bilateral exchange rate of RMB against USD from 2008 to 2010 may be set between 6% to 10%.  相似文献   

18.
当前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刚  黄铮 《经济经纬》2004,(4):117-118
中国的汇率制度实质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存在自身的体制缺陷,中国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建立真正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现阶段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应在于促成有管理的波动汇率制的真正建立和实行,用一揽子盯住代替美元盯住的汇率制度,逐步由固定走向浮动。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macroeconomic policies capable of influencing the long-run real exchange rate (RER). In this vein, it identifies economic policy tools that can devalue RER, covering a theoretical issue neglected by the economic literature, which argues that competitive exchange rate enhances growth. After discussing the “Trilemma,” we identify those variables that could affect RER without constraining monetary policy or exchange rate regime choice. In what follows, we model the probability of achieving an undervalued (small or large) RER for a sample of 14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1980 to 2010 (30?years) by applying econometric techniques for discrete choice and censored data. Afterwards, we compare the results for Latin American nations with Asian ones. They suggest that competitive exchange rate requires different approaches depending on the region. Moreover,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need to take on additional policies so that interventions in the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become effective.  相似文献   

20.
当前汇率制度下中国的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成  姜柳 《经济与管理》2007,21(4):72-77
在中国当前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使得基础货币投放量被动增加,进而导致了经济中流动性过剩问题.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汇率制度改革:完善中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深化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其他政策改革配合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