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蔡晓琳 《中国外资》2012,(16):101-102,104
本文阐述了公允价值在为经济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公允价值的五个缺陷,并分析了澳大利亚两家不同行业的企业对公允价值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公允价值是外来事物,我国新会计准则将其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我国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时间比较短,对公允价值研究不深,实践中出现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理论和我国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公允价值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3.
2006年,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进入了国际趋同的新阶段。作为新准则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应用引起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概念、应用原则出发.着重分析了公允价值在企业中影响较大的几项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会计师》2017,(23)
目前,公允价值的应用是会计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其在我国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问题。本文对公允价值应用的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总结了我国目前应用公允价值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倩 《财政监督》2011,(26):47-48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变化较大的就是对公允价值的界定,但准则中并未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当今社会通货膨胀现象严重,资本的增减幅度很大,给公允价值的运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公允价值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应如何应用公允价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倩 《财政监督》2011,(9):47-48
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变化较大的就是对公允价值的界定,但准则中并未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当今社会通货膨胀现象严重,资本的增减幅度很大,给公允价值的运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公允价值作了一个简单的分析,并对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应如何应用公允价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浅析公允价值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健发展,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不能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顺势而生。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使得人们对公允价值的应用产生了质疑。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然后分析了公允价值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崔英 《中国外资》2009,(14):53-53,55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中又广泛涉及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而具体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施行)》(以下简称《规定》)也于2006年在上市和准备上市的商业银行中试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应用中的“一波三折”突现出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陌生和怀疑。然而,目前对公允价值仍存在许多争议和忽视,包括公允价值属性的确切定义、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公允价值适用的条件,等等。本文结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方法、国内外公允价值应用比较以及执行了新会计准则后部分上市公司股东权益调节表年报的研究,进而辨证认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目前显得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中又广泛涉及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而具体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施行)>(以下简称<规定>)也于2006年在上市和准备上市的商业银行中试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应用中的"一波三折"突现出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陌生和怀疑.然而,目前对公允价值仍存在许多争议和忽视,包括公允价值属性的确切定义、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公允价值确定方法、公允价值适用的条件,等等.本文结合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方法、国内外公允价值应用比较以及执行了新会计准则后部分上市公司股东权益调节表年报的研究,进而辨证认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目前显得十分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十八项准则在计量中涉及到公允价值,预示着我国开始重视公允价值的应用.本文以公允价值在国内的运用现状为研究对象,针对现公允价值实施阶段凸显的问题及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如何做到有效的执行新准则,并发挥其效用等方面作了探究.  相似文献   

11.
A key factor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of governments is the existence of a set of generally accepted financial reporting of standards, such as IPSAS issued by the IFAC, which seek to enhance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apability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to improve, through financial transparency,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analysing the possible 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easurement basis on understandability, comparability and timeliness—three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linked to the relevance of financial reporting. This paper further considers whether the difficulties involved in achieving FV estimations could affect government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FVA implementation could enhance accountability by improving understandability, comparability and timeliness in governmental financial reporting, although the use of objective measures to estimate the FV of assets is fundamental. In addition, the type of assets and the existence of an active market are crucial to improving the comparabi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under FVA, whereas improving timeliness could be limited by the possibility of estimating FV measures in‐house.  相似文献   

12.
公允价值、技术与制度改革及会计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运用的变化 ,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障碍 ,指出市场价格判断的脱离使公允价值计量缺乏了技术基础 ,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 ,则是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根本限制。文章认为 ,会计的国际化不单纯是技术规范的国际化 ,而更应该是技术规范改革与制度改革并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张烨  胡倩 《证券市场导报》2007,67(12):29-35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本文以香港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主要研究香港公允价值的实施是否增强了会计数据的解释能力。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朱实现收益,都对公司价格和市场收益率产生了显著的增量解释能力。实证结果同时显示,投资者对公允价值计量部分资产的关注程度也要普遍高于非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研究结果能有效消除准则制定者的顾虑,推动公允价值更为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论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兼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价值相关性。但是由于公允价值固有的不确定性及确认传统会计中不予确认的未实现的收益等,会对会计信息的稳健性产生影响。因此,深入系统探讨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稳健性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相关理论及研究文献的回顾出发,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及风险性,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在稳健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提出通过合理确定两者使用顺序和充分披露等方法,确保公允价值信息在提高信息决策的相关性方面又能兼顾稳健性。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的运用再次遭受质疑,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论证了公允价值的含义及其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劣势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得出应该正确看待公允价值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最后指出在我国运用公允价值的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62,自引:6,他引:62  
公允价值被公认为我国2006年新会计审计准则的最大亮点.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亟待辨析澄清;《企业会计准则2006》缺乏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重大系统性缺陷亟待弥补纠正;深刻认识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意义和历史地位极其重要;公允价值审计任重道远、其风险近期高远期低.  相似文献   

17.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税务影响主要是相对影响,着重表现在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但也有绝对影响,即对应纳所得税额的影响。本文结合实例分析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等业务处理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核算计量模式后的税务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亏损公司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中国资本市场1999~2005年亏损公司和盈利公司会计盈余和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价值相关性作出对比分析之后,发现亏损公司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弱于盈利公司,但每股净资产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度高于每股盈余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度,并且具有增加价值相关性,同时,规模变量是影响亏损公司股价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亏损公司现金流量价值相关性弱。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会计能否放大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公允价值会计被认为是顺周期机制,放大了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而广受诟病。本文尝试从正向冲击和逆向冲击角度研究公允价值是否存在放大作用。研究发现两类冲击下系统性风险均存在;公允价值会计作用不对称,逆向冲击下放大了系统性风险,正向冲击下作用不明显;进一步分析逆向冲击的作用渠道时发现,市场流动性不足是放大作用的显著原因,银行以公允价值计价的风险敞口和资本充足率对放大作用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