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所得税汇算清缴不仅涉及会计处理还涉及税法规定,其中需要审查和调整的项目比较多。相对于专业税务人员来说,会计人员在准确理解和执行税法上相对比较困难,导致在汇算清缴中出现多纳或者少纳企业所得税。总结近年来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只重视审查当年业务,不审查往年相关联的业务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应当对有关成本、费用和收入进行纳税调整,这就需要企业依据税法有关规定核对相应会计业务,查找需要调整的项目和金额。而大多数企业往往只是审查该汇算清缴年度的会计业务,忽略了相关联的往  相似文献   

2.
在审计过程中 ,我们发现当前乡镇企业会计实务中 ,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帐户的运用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帐户认识上的错误 ,把不影响以前年度会计利润的以前年度超税前列支标准的费用也作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处理。二是有些人只注意到所得税汇算中发现的影响以前年度损益事项的调整 ,忽略了企业自身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影响以前年度损益的差错的调整 ,不符合收入费用配比的原则 ,虚增或虚减本期损益。由于理解上存在很大偏差 ,给企业的纳税申报和所得税汇算产生不少错误。针对上述问题 ,对“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帐户的审计…  相似文献   

3.
在所得税汇算检查工作中,将查出的涉税项目差错金额,统称为“查获额”。有些查获额不需分摊,因为直接对应着“本年利润”账户,可通过应付税款法作所得税会计处理予以调整;有些查获额属于时间性差异,可通过递延法或债务法作所得税会计处理予以调整。但是,有些查获额却要分摊处理,如在企业存在大量存货且生产的产品销售较少或没有销售的情况下,由于与生产存货有关并应由存货负担的查获额尚未全部“走出”企业,因此只能将已销出厂产品分摊的查获额调增利润,其余部分作冲账处理。这样,既不会造成虚增利润而征过头税,又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所得税…  相似文献   

4.
会计调整是指企业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或者因为特定情况下按照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对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所做的调整,以及针对当期发现的前期差错、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等所作的调整.本文笔者将围绕会计调整结合日常事例,阐述所得税的纳税调账技巧.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规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会计处理,与新所得税条例对三项费用的纳税处理差异较大,年末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逐项分析差异,作出正确的纳税调整。本文从分析企业三项费用主要项目的会计准则与新税收条例的差异入手,剖析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条例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企业如果想要保证自身在税务方面不出什么差错,就需要时刻关注财税政策,充分结合政策进行所得税自查。同时,在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也要精确汇算出需要缴纳的税款费用,不要出现多了或少了的情况。本文首先介绍了所得税的相关政策,再分析企业自查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环节,以便企业在自查时能做到精确,减小误差,从而避免企业在税务方面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凤玲 《会计之友》2009,(18):55-56
新会计准则规定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的会计处理,与新所得税条例对三项费用的纳税处理差异较大,年末进行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逐项分析差异,作出正确的纳税调整。本文从分析企业三项费用主要项目的会计准则与新税收条例的差异入手,剖析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条例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会计核算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发生会计差错。对于发生的会计差错,企业应当区别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更正处理。本文将对会计差错更正调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年度终了,企业财会人员要在规定期限内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由于纳税人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国家有关税收法规有所不同,因此,税法规定应依照国家有关税收法规的规定计算应纳税款,这就增加了企业财会人员汇算清缴所得税的难度,为此,现将企业在汇算清缴所得税时应注意的税收政策问题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发现的使公布的会计报表不再具有可靠性的会计差错。这样的差错一经发现,企业就必须进行调整,否则,将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或判断,对于“前期间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在更正过程中,如果涉及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对期初留存收益的调整,必然会涉及到所得税会计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可能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也可能发生在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由于日后事项形成影响数的性质不同,所以在对日后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时,应遵循不同的调税原则.  相似文献   

12.
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在对所得税进行调整时,一方面要分清调整事项是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属年度(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还是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另一方面还要分清调整事项所涉及的应交所得税是影响当期所得税还是递延所得税。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所得税会计处理一直存  相似文献   

13.
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在对所得税进行调整时,一方面要分清调整事项是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属年度(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还是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另一方面还要分清调整事项所涉及的应交所得税是影响当期所得税还是递延所得税。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后,所得税会计处理一直存在争议,2007年到2009年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辅导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对于同一问题连续三年的会计处理都不一致,且均存在不合理之处,现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一、日后调整事项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之前这种情况在实务中有涉及损益和不涉及损益的调整事项。会计处理的原则是,如果涉及损益,企业因报告年度的所得税尚未清缴,故应调整报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以及相应的所  相似文献   

15.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出现的错误。由于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加上会计差错发生的时间不同,更正的方法可能涉及“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应缴所得税”等科目以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等内容,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处理难度比较大,因此,此项业务会计实务中错误率比较高,笔者对此业务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由于企业按照会计规定计算的所得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在计算口径或计算时间上的不同而形成一定的差异,所以就产生了所得税会计。在计算缴纳所得税时.企业应按照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数额申报缴纳所得税。本文拟就所得税会计的若干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谈谈学习体会。一、会计计算基础会计所得与计税所得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一)永久性差异,是由于会计与税收对收支采取的计算口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井不能在以后各期转回。具体情况有三种:1…  相似文献   

17.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出现的错误.由于会计差错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加上会计差错发生的时间不同,更正的方法可能涉及"本年利润"、"利润分配"、"应缴所得税"等科目以及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等内容,具体情况比较复杂,处理难度比较大,因此,此项业务会计实务中错误率比较高,笔者对此业务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浅析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与税法差异及所得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如何正确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纳税调整及所得税会计处理,是每个企业必须注意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固定资产折旧的会计与税法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如何对这些差异进行相关的纳税调整和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9.
在所得税税收审查结束后,要将发现的不合理成本费用采取一定方法进行处理。通常,有些不合理成本费用不需分摊处理,可通过所得税会计进行调整,如直接对应着“本年利润”帐户的各项差错即可通过应付税款法予以调整;再如属于时间性差异的折旧额、低值易耗品摊销额等,可通过纳税影响会计法予以调整。但是,有些不合理成本费用却需要进行分摊处理,因为在企业存在大量存货且生产的产品销售较少或没有销售的情况下,由于与生产存货有关并应由存货负担的一部分不合理成本费用尚未全部“撤出”企业,为了虚增企业利润而加重企业税收负担,便于操作且又符合实际,只能将已销产品分摊的部分增应税所得,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蓁部分作冲减有余额的相关帐户的成本处理。因此,将不合理成本费用做分摊处理是税收审计结束后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关的应交所得税和递延税款的会计处理是注册会计师考生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涉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应作为本年度的纳税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发生于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涉及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应作为报告年度的纳税调整。本文只探讨后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