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劳伦斯以他敏锐的目光发现了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西方工业文明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扭曲并摧残人性,导致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背离.劳伦斯提倡回归自然,希望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来挽救人类.  相似文献   

2.
谈《儿子与情人》中象征手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佰明 《理论观察》2009,(1):143-144
在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以此揭示了人物的复杂情感和内心深处的各种心理活动,使这部小说成为了劳伦斯的成名作,可以说象征手法是劳伦斯作品的重要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郑巍 《理论观察》2013,(6):84-85
D·H·劳伦斯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的诸多作品中都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背景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男女两性之间关系的矛盾冲突,反映了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及两性关系的思想,这与西方社会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拟在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角度对其作品重新进行阐释,旨在挖掘其创作中所体现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4.
劳伦斯在他的名著《儿子与情人》中充分运用了佛罗伊德的心理学学说。不和谐的两性关系导致了保罗和他母亲的悲剧性命运妻子与丈夫,儿子之间不和谐,儿子与两个女朋友不和谐。只有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灵与肉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爱情。劳伦斯的作品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对现代社会也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虹》代表着劳伦斯创作的最高成就,结合《虹》的全文背景,对《虹》的英文片断进行深入分析,从心理状态的描写、艺术特色的表现、自然和谐环境的追求等角度,凸显了劳伦斯创作的独特风格,即传统与现代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6.
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以写性小说而见长,但并不像批评他的人说的那样低级卑劣。他的性观念是对生活在西方现代社会,受到工业化污染,患上了“文明病”的人的一种理想化的治疗方法。《太阳》这篇短篇小说艺术地反映了这种“文明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体现了劳伦斯一贯的创作风格,也揭示了他企图用性来拯救人类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王蕾  苏岩 《理论观察》2013,(6):86-87
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太阳》反映了工业文明和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女主人公朱丽叶在远离自然的城市里生活,从身体到精神都倍感无限压抑,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回归大自然,在阳光下重新获得生命的力量,心灵得到解放。作品中随处可见劳伦斯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8.
闫从军 《新西部(上)》2007,(1X):196-196,245
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以写性小说而见长,但并不像批评他的人说的那样低级卑劣。他的性观念是对生活在西方现代社会.受到工业化污染,患上了“文明病”的人的一种理想化的治疗方法。《太阳》这篇短篇小说艺术地反映了这种“文明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体现了劳伦斯一贯的创作风格,也揭示了他企图用性来拯救人类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描写了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保罗与三位女人之间的情爱纠葛。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保罗的精神之恋与肉欲的压抑,以及作者在这部自传体小说中最后所选择的灵魂的解脱,这也是劳伦斯一直在内心深处所追求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因为这才是现代文明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解读了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骑摇马的赢家》,通过对主人公保罗、海斯特与奥斯卡三位主要人物的刻画,揭露了在奉行物质主义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对金钱的狂热,成为物质的俘虏,离间了人们最本源的情感,最终导致亲情、人性乃至生命的丧失。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性是一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因其小说中直率而露骨的性描写,劳伦斯被认为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性可以说是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之一.他认为"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最终表现,它是实现生命,完成生命的手段,是健康和幸福的起点,是陷入文明困境中的人走向新生的途径.在短篇小说<贩马者的女儿>中作者就很好的诠释了他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解读了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骑摇马的赢家》,通过对主人公保罗、海斯特与奥斯卡三位主要人物的刻画,揭露了在奉行物质主义的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对金钱的狂热,成为物质的俘虏,离间了人们最本源的情感,最终导致亲情、人性乃至生命的丧失.  相似文献   

13.
刘丹丹 《魅力中国》2010,(14):156-157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性是一个神圣而永恒的话题。因其小说中直率而露骨的性描写,劳伦斯被认为是20世纪英国最具影响也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性可以说是劳伦斯作品的主题之一。他认为‘性’是一个人个性的最终表现。它是实现生命,完成生命的手段,是健康和幸福的起点,是陷入文明困境中的人走向新生的途径。在短篇小说《贩马者的女儿》中作者就很好的诠释了他这种思想。  相似文献   

14.
林静 《魅力中国》2010,(3X):218-219
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批判性的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男性对女性掠夺与控制,控诉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奴役和欺压,同时也谴责了两性关系中征服与被征服的等级模式。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如何达到和谐作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强调所有文学都是自我表达,面对自然生命,体悟各种生命的真切,都需要自然无声的表达.文章将从自然生态角度,解读劳伦斯的诗歌、随笔与小说中自然人形象、自然生态思想以及劳伦斯创作的乡恋情结,勾勒出劳伦斯的自然生态思想,突出劳伦斯的生态批评精神.  相似文献   

16.
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导入和谐理念,构建和谐企业是企业肩负的社会责任。为了客观评价工业企业的和谐度,引导企业走持续、和谐发展之路,文章在阐述构建工业企业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础上,构建出适合于我国新时期发展需要的工业企业和谐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指标及指标体系的特点对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选择。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作品中含有大量描写人物或景色的色彩词汇,色彩的运用使其作品美感十足、诗意盎然。但这种作用并不是最重要的,色彩隐喻手法的运用才是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劳伦斯作品中的色彩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感官,更是与故事情节相辅相成。色彩词汇带来的视觉冲击为读者创造了美好的氛围,使读者更快速深刻的理解作品内涵。但是人们对其作品中色彩运用的研究略显薄弱,本文旨在以《白孔雀》、《恋爱中的女人》为例分析劳伦斯小说中的色彩运用,分析劳伦斯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8.
英国机床技术协会(MTTA)召开的第7届预测年会指出,1995—1996年间英国的机床工业将有较大增长。 这次预测的经济背景是由英国工业联合会(CBI)提供的。在考查了国际形势之后,提出欧洲目前正经历着困难,而北美的经济虽然在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的小说通过最常见的题材,巧妙地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结合起来,并借颜色、味道等形象载体体现其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象征韵味,以劳伦斯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叙事模式的考察和分析,阐述劳伦斯小说的创作基调、叙事技巧以及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性的讨论     
李婷 《魅力中国》2010,(8X):169-169
自我、社会、自然三个角度入手,着力探讨劳伦斯在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人性这一主题,试图籍此寻觅出劳伦斯对人性的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