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以来,尽管面临人民币持续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及要素成本压力增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我国麻纺织业经济运行仍保持平稳。但麻纺织业经济增长减缓,利润增幅回落。经济增长减缓2007年1~11月我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户数(规模以上)同比增长4.97%;实现销售产值240.98亿元,同比增长17.96%。其中,麻纺织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13.60亿元,同比增长15.67%;麻制品制造企业实现销售产  相似文献   

2.
2007年1~5月,我国麻纺织业经济运行增长减缓,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回落,利润下降;进出口贸易出现近年来首次回落。  相似文献   

3.
受国内经济环境持续改善、市场需求拉动不断增强等因素的影响,2007年1~4月,我国纺织行业运行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平稳、投资增长减缓、结构调整加快、出口继续回落。  相似文献   

4.
4月份,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增长继续回落,下行压力增大,但经济运行的基本面仍未发生大的改变。当月主要石油化工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市场需求基本平稳,价格涨幅继续回落;行业效益下滑减缓;投资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随着宏观经济放缓,国内外需求增长乏力,行业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应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最新数据分析,今年前两个月,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生产总体比较活跃,经济增速虽有减缓但仍不低;价格总水平涨幅继续回落,市场供需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进出口贸易实现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6.
纺经新闻     
来自国家经贸委的消息,由于全球经济增速减缓,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回落,纺织产品供求矛盾突出,纺织企业自觉地控制生产规模,今年第三季度我国纺织工业生产增速回落,产销率提高。 据统计,纺织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幅,一季度为15.3%,二季度为10.9%,三季度为7.5%,呈逐季下降态势。1—9月累计完成纺织工业总产值6355.5亿元,增长11.2%。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带来石油和化工设备的持续发 展。虽然受宏观调控措施的影响,2004及2005年GDP增长率将有所回落,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略有减缓趋势,但对石油和化工设备制造行业影响相对滞后,2004年全行业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05年增长率才会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8.
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逐季度减缓,四个季度同比增速分别为9.7%、9.5%、9.1%和8.9%。虽然全球经济减速和外需收缩对我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但经济增速放缓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从应对危机的扩张性政策逐步回归常态.不可避免地会使经济增速趋于回落.但这是潜在的向经济合理增长区域的科学回归,有利于减缓物价上涨压力,有利于走出长期支撑高速发展的能源、资源、土地、环境、劳动力等不堪重负的困境,有利于为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创造条件,目的是为了给调整结构、转变方式留下空间,应视为是一种理性化的科学掌控。  相似文献   

9.
纺经新闻     
据发改委消息,7月份,我国工业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工业生产和出口增速在6月份快速回升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水平,产销衔接水平继续提高,但是纺织行业增势减缓。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10亿元,比上年同月增长16.5%,增速比上月减缓0.4个百分点。1-7月,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17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4%。重工业生产增速加快,轻工业增速有所减缓。工业产品销售率继续提高,出口增幅回落。 7月份,12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色、电子、电力、冶金等4个行业生产增速比6月份有所加快,对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增速减缓、国内棉价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纺织生产增速呈逐步回落之势,纺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同比增幅,一季度为15.3%,上半年为13.7%,1-8月完成总产值(不变价)5578.7亿元,增长11.8%。尤其是7月份当月出现了大幅下滑,增幅仅为6.4%,比6月份回落了3.6个百分点。8月份形势略有好转,同比增长8.2%,比7月  相似文献   

11.
一、发展环境开始恶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国际范围内的实体经济受到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由上升趋势转为下降趋势。总体可以概括为:工业生产减缓、投资和消费增长迅速,物价水平在持续上涨后出现回落.出口增速下滑,货币供应量增速逐步下降。2008年我国的GDP增速为9%,打破了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的两位数增长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四季度.GDP仅增长68%.国民经济在短期进入下行通道已经成为事实。  相似文献   

12.
新年伊始,我国生产资料市场继续保持去年12月份出现的销售增势减缓,价格升幅回落的走势。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2005年1月份,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94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月增长27.1%,剔除春节假日不可比因素,增长14.5%,增幅呈减缓趋势;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保持大体平稳,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上半年麻纺织经济继续回落,主要麻类纤维、纺织及制品进出口全部负增长.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国内市场开拓尚未显效,麻纺织企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9年1~5月我国麻纺织及麻制品制造企业(规模以上)440户,同比下降1.79%,亏损户数达96户,亏损面达21.82%,同比增长0.77%;其中,麻纺织企业345户,同比下降3.36%,麻制品制造企业95户,同比增加4.40%.  相似文献   

14.
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因素增多,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工业生产增速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前三季度经济逐季下滑,GDP增速7.7%,较2011年回落1.6个百分点。受经济增速下滑影响,下游行业发展增速大幅度减缓。2012年1—10月,我国粗钢产量6.02亿吨,同比增长2.1%。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9394亿元,同比下降6.6%;实现利润-52.2亿元,销售利润率为-0.2%,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钢铁市场需求疲弱,钢材价格持续波动下跌,钢铁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钢铁企业面临严重亏损。  相似文献   

15.
时至年底,2005行业大势已定。2006年中国化纤行业将如何发展?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预计: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纺织工业需求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2006年化纤生产增速应该在8%左右,可逐步消化前两年发展过快的新增优势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如下: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可能有所回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势头减弱,预测2006年增速会有所回落。世界银行发布的《2006年全球经济展望》年度报告预测,今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从去年的6.8%减缓至5.9%,到2006年减至5.7%。高收入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2005年和2006年也将从2004年的3.1%减缓至2.5%左右。…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我国各类橡胶新增资源量818.7万吨,同比增长5.0%。生产天然橡胶79万吨,合成橡胶378.7万吨,产量方面均保持7%-8%的上涨。由于经济增速回落,橡胶消费强度下降,需求增长减缓。整体来看,2012年国内天然橡胶市场价格呈震荡下行态势。2013年,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仍不明确,国内经济温和回升态势虽已确立,但仍需进一步巩固。预计国内橡胶市场仍有向下调整的可能,但不排除价格出现上涨机会。  相似文献   

17.
上半年,国内石化产品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但增速大幅减缓,有效需求不足,行业各种潜在矛盾激化,市场动荡加剧.下半年,预计国内宏观经济和行业经济趋于平稳运行,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外需市场将会有所改善,石化产品需求仍有望保持一定增速. 数据显示,今年1~2月,国内石油表观消费量由去年的同比增长5%突然下降为负增长0.3%,中间基本没有缓冲过渡.年初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增幅也只有2.5%,较上年大幅回落逾4个百分点,此后虽有所回升,但幅度不大,始终处于历史低位.  相似文献   

18.
一、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发生的变化1.全国土地供应和土地开发规模的增幅明显减缓,土地购置价格继续上涨。各地在清理整顿土地市场的同时,积极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全国土地供应和土地开发规模的增幅明显减缓。2004年1-9月,全国土地购置面积24024.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比2003年同期的增幅回落41.3个百分点。全国完成开发土地面积12239.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比2003年同期的增幅回落31.0个百分点。其中东部地区土地购置面积和完成开发土地面积占全国50%以上,土地购置面积比2003年同期回落30.3个百分点,完成开发土地面积比2003年同期回落…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我国各类橡胶新增资源量836.2万吨,比上年增长8.1%。其中,天然橡胶新增资源284万吨,同比增长12%;合成橡胶新增资源552.2万吨,同比增长8.1%。随着汽车产销量增长大幅下滑,轮胎行业发展也出现明显减速,橡胶消费需求增长减缓。2011年,国内橡胶市场价格高位回落,预计2012年向下调整的可能性较大,但也不排除震荡上行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生产资料市场总体形势逐步朝着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发展,市场处在由高速增长向适度增长的区间运行,各项指标正在逐渐回落。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市场总体供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生产资料销售加速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二是资源增速持续减缓;三是市场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市场仍在高位运行,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以来,市场出现的价格反弹,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