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笔者曾参加过一次对某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全面检查。在检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某些方面的问题也是国有资产管理中带有共性的问题。现介绍如下,并提出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个人浅见。该区参加检查的560户企业,检查年度期末国有资产总额为6.85亿元,较期初核定的国家所有者权益额增加1.76亿元,增长34.7%。但这些增量全部都是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国家投资相应增加了国家所有者权益等客观造成的,按可比口径剔除客观因素以后,国有资产实际减少1050万元,资产增值率为一2.06%,比全国平均国有资产增值率低5.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的缺陷与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财政部门统计,截止2002年底,全国国有资产总量中(不含自然资源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约7.7万亿元,占65%,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约4.1万亿元,占35%。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中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资产占最主要的比重。据湖南省财政厅的统计,2002年湖南省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中,行政机构的资产占24%,事业单位资产占76%。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经营性国有资产制度的完善,我们必须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特别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提高其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黄关从 《经济界》2002,(3):16-17
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的总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到2000年底,国有资产总量已近10万亿元,近10年来,年递增率达17.9%,令人鼓舞。与此同时,国有资产的流失也很惊人。据估计,国有资产的流失每年大约有1000亿元。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这不能不说是关系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的严重问题。如不加以遏制,必将影响国家的稳定和改革的成效。 探寻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权不清晰。在法理上,国有资产属于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国民经济总量大幅提升,主要通过财政的再分配职能形成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巨大,虽然在国有资产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绝对值相当可观。同时,事业单位又占其中七成多的比重,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如何更有效地管好用好这一块资产,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企业改制在“十五”期间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加强改制中国有资产的管理,可考虑将产权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确定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机制。通过完善上述三个主体机制,来健全甘肃省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实现改制目标。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企业改制在"十五"期间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加强改制中国有资产的管理,可考虑将产权建设、预算管理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确定为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机制。通过完善上述三个主体机制,来健全甘肃省企业改制中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实现改制目标。  相似文献   

7.
陕西是全国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陕西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按照“转换机制,创新制度”和“进而有为,退而有序”的基本思路,因企施策,分类推进,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2003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出台后,企业改革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截至2004年底,全省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为559.8亿元,其中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为387.61亿元,占全省地方经营性国有资产的69.2%。由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120户国有企业的总资产为1545.88亿元,其中国有权益为365.93亿元,占省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的94.4%。与上年相比,这120户企业的总资产增长了21.8%;所有者权益增长了27.5%;实现利润47亿元,增长了206.7%;资产负债率为73.3%,降低了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李平 《新疆财会》2007,(4):19-20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主要以固定资产的形态存在,对其管理应贯穿购置、使用、处置的全过程。据统计全国行政事业国有资产中固定资产占资产总量的比重达到82%以上。在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物和汽车又占较大的比重。房屋建筑物、汽车分别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量的47%和7%,占固定资产总量的57%和8%,其中办公用房38%、[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 据财政部统计材料,到2001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为109316.4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为73149.3亿元,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总量为36167.1亿元,经营性资产分布在近二十万个国有企业中。长期以来,国有资产的管理是按中央政府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唯一代表,多个部门分割行使出资人的职能的体制运行的。今天,这种体制的弊端已经越来越突出,政企不分,管资本与管人、管事不统一,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缺乏真正代表国有资产的  相似文献   

10.
《物资流通研究》2000,(6):16-18
一、未来十年全球经济可望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1999年.国际金融市场相对稳定,世界贸易迅速回升,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不同程度地趋向好转。国际组织纷纷上调了对2000年及中长期全球增长的预测指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率会增加半个百分点.达到3.5%、高于过去10年的年均增长率。对于未来全球经济增长,世界银行认为:只要国际金融市场.特别是日本和欧美不出大问题,2002—2008年的全球经济可望年均增长3.2%、高于前20年的增长速度(1980—1990为 3.1%。1991-1998…  相似文献   

11.
王桂云 《活力》2004,(9):76-76
我们知道,国有资产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三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积累起了6万多亿元的国有资产。其中:经营性资产5万多亿元,占国有资产总量的80%左右;非经营性资产1万多亿元,占国有资产总量的20%左右。这些资产分布的大致情况是: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资源性国有资产。我国原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四大弊端:一是行政性强,即政资不分;二是多头管理,即同一资产有好多部  相似文献   

12.
詹元 《湖南房地产》2004,(10):46-48
国有资产种类多,范围广,意义重大。仅就房地产领域的国有资产而言,其产值在我省的第三产业中已上升至第6位,房地产开发投资由五年前的34.12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06.3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9.48%,高于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而涉及房地产业的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交易契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总和,每年所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超过10%。可见,国有资产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等方面,功效愈加明显。随着我国国企改革改制的逐步深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已成为经济领域一个重要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进入新的阶段。各级国有资产监管机构陆续成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公布施行,新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框架已初步建立起来。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是一项极具探索性、挑战性的工作.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体制的运转还没有达预定的改革目标.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仍需不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4.
现金流量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3月31日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财政部、劳动局联合制订并颁布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办法”,并自1995年1月1日起执行。该办法规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为:国有资产期末国家所有者权益保值增值率=期初国家所有者权益。同时说明,该指标等于1,为保值;大于1,为增值。目前,这一指标的计算数据来源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从1998年起,随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实行,除了这两张报表以外,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即现金流量表取代了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 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上半年全国城市综合地价水平值为1595元/平方米,综合地价增长率为3.3%。与2006年同期1.5%的平均综合地价增长率相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全国平均地价水平增长速度有加速趋势。其中,商业用地平均地价为2547元/平方米,增长率为2.68%,增长率同比提高了1.26个百分点;居住用地平均地价为1732元/平方米,平均增长率为3.11%,增长率同比提高厂1.48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平均地价为515元/平方米,平均增长率为6.3%,  相似文献   

16.
《企业国有资产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的总称,国有资产按照用途和性质划分,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经营性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作为出资者在企业中依法拥有的资产及权益。国有资产转让工作中,国有资产的流失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本文主要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及其转让中存在的问题发表作者的看法。国有资产转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黑河市经过47年的建设,已经积累了数额很大的国有资产,到目前为止,国有资产总额已达18亿元。这些国有资产是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是我市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也是推进改革,不断改善全市人民生活的重要保证。但从1997年全市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所反映出的问题看,加强财政监督,管好用好国有资产,保卫国有资力及权益不受损害,这对克服当前经济困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一、国有资产在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表现(1)家底不清。此类问题多出现在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填报的重点检查报告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机制。这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近几年来,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和运营机制问题,不少有识之士和有关部门探索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取得了明显成效。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或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属于国有非经营性资产,在全部国有资产总量中占较大比重。  相似文献   

19.
朱志伟 《新疆财会》2003,(12):71-73
2001年底国家公布的我国国有资产分布情况和2001年底自治区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年度检查汇总分析所提供的数据是:我国国有资产总额109316.4亿元,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指国有独资、控股、参股企业经营使用的国有资产)73149.3亿元,占我国国有资产总额的66.9%,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36167.1亿元,占我国国有资产总额的33.1%;  相似文献   

20.
编辑手记     
截至2002年底,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共计118299.2亿元,比上年增加8982.8亿元,增幅达8.2%。这一数字无疑表明了我国国有资产规模总量已实现快速扩张。《2002年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增长的基本特征》一文,对2002年我国国有资产总量增长与结构变动特征、国有资产增长变动的主要因素以及在国有资产增长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同时提出,为使国有资产持续、良性、稳步增长,应“加强国有资产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