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先说说一定不能“水”。再说说一定要像“水”。一是“百川入海”的低洼意识;二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管理角色;三是“以柔克刚”的管理要素  相似文献   

2.
水性柔顺,明能照物,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有功于万物而又甘心屈尊于万物之下。正因为这样,有道德的人效法水的柔性,温良谦让,广泛施恩却不奢望报答。  相似文献   

3.
水——作为万物的源泉,是人类生存、生活,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离不开的,也是其他物质不可替代的重要能源之一,其现状被全世界所关注。河北——作为极度缺水地区,可以说,水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影响和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要确保我省经济、社会更长足  相似文献   

4.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意思是说,上善的人,就应该像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上,这样才能让百川归往,所以成为百谷王。这,恰如张法灿做人谦虚的美德。[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古人对水的认识——对于人类来说,水是生命之源。古人是怎样认识水的?·西周时期开始出现的五行观念在说明世界时,把水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基本原素之一。("五行"具体是指金、木、水、火、土。)·两仪:就是指阴阳两股气,阴气聚集化成了水,阳气聚集化火,水与火就是阴阳两气的精华。·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世界本源是水。他的哲学观点被归纳位一句话,  相似文献   

6.
城市话题     
广州Guangzhou11月12日晚,第16届亚运会在广东省广州市正式开幕。开幕式水是主题和主角,贯穿所有的节目,演员在水下、水面、空中、江上,运用各种表演手段尽情展示水的魅力,表达水是生命之源、滋养万物、呵护人类文明的精深内涵,令人叹为观止。随后的火炬点燃更是独具中国传  相似文献   

7.
高云龙  张达 《东北之窗》2012,(17):12-13
万物皆因水而生长,而灵动。城市也是一样。大伙房水库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是辽宁省最大的水库。水库拦蓄长白山地来水,上游无城市污染,水质极好,是辽宁境内主要水源地。如今,远在千里之外的大连,也将喝上大伙房的优质水。大伙房水库输水大连工程(简称:引大入连),是继引碧入连、引英入连  相似文献   

8.
正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利对全局的影响更为重大,地位愈加凸显。"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70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了76%。水利建设的大手笔投入,使我市水利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水利工作在实现了安全水利、工程水  相似文献   

9.
水生济南     
<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水生济南。其实,不仅水生济南,水生万物。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因为水,才有了生命。在哲学的概念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水都被赋予无限延展的概念。但是,之于普通人,水生万物只是个模糊的概念。而水生济南则摸得着看得见,一目了然。济南以水知名。一城泉水形态各异,或奔流不息,或窃窃私语,不知流淌了多少年。根据考古知识,我们已经知道,济南是座老城,有着9000余年的文明史和2600多年的建城史。正是这一城水,孕育了这一座古城,并使之充满了灵动。济南的泉水是上天的恩  相似文献   

10.
上善若水。当企业如“花”样绽放,企业家或许该如“水”一样温润。润万物而不争,以柔弱驭刚强。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CEO刘积仁正是这样一位“得道高人”。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人说她是城市生态美丽水业的缔造者;她说她更愿意把自己融入生态水利的灵与美之中,她把自己的事业描绘成美丽水业,她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城市能够水清、岸绿、景美、城秀。诗人愿意将女人比作成水,是因为它天地之灵物,神秘、难以名状。不但孕育生命、还滋润万物。将沈承秀比作水,不但因为她柔情似水,晶莹如水,灵性如水。还因为她对生态水利事业的执着,善感和坚强。  相似文献   

12.
<正>宁波是一座濒水而居、因水而兴的城市,域内江海互通、舟楫往来,河网密布、水系发达,三江交汇、气势磅礴。那一脉奔腾不息、注入东海的江河之水,赋予了四明大地的灵气,促进了宁波的兴盛和文化传承,也涵养了宁波的城市文明。有了水的滋润,宁波才得以"书藏古今";有了水的承载,宁波才有了"港通天下"。与此同时,水虽至柔,善利万物而不争,然有时却又桀骜不驯、霸道邪肆。故此,勤劳的宁波人民,对水的认识、开发、  相似文献   

13.
水与人居     
王博雷 《宁波通讯》2013,(10):92-95
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水,万物源于水,水是生命的第一要素。"风水之法,得水为上。"建筑周边的水关键在于水的质量,用古人的话说,是否是具有"生气"的水。那什么样的水才是被古人所称道的能够聚集"生气"的水呢?首先是水质的清澈程度和深浅,"水深处民多富,浅处民多贫;聚处民多稠,散处民多离。"古人认为清澈并且有一定深度的水才是符合要求的。事实上,从科学角度来看,清澈而良好生态的水质富含生物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好的水生态环境是人居环境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云南丽江、江西婺源等地的村落无不写意着流水和人居组合,成为中国古代民居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江河奔流,沟渠纵横,因为有了这些江河,这些沟渠,有了水,地球上才有了如此鲜活的生命,才有了草木的蓬勃,花朵的艳丽,才有了世间万物的生长和  相似文献   

15.
参化     
中华文化尚水,所谓"上善若水"。水迹本无象,假墨托纸留形质;心意难形容,水生墨色发神采。水与墨,加上圆软的毛笔、松柔的宣纸,国人据此意写万物、挥洒性情,千年传承,乐此不疲。唯天人隔界、物我离分之困尚存,此等至简至易至善之艺术,代代不辍。在全球互动、科技日新、文风繁复之今日,崇尚融会、通达、简朴的水墨艺术,或有助明  相似文献   

16.
水是生命之本,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对水的需求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可以饮用的淡水。然而,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上可利用的水资源愈来愈少。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多亿立方米。人均年占有水量为263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4。居民人均用水量在世界排第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一脉相承;人与自然,同根同源。 自然生天地,天地生万物,万物生万法,万法终归融入自然。 自然是滋养万物的源泉;自然是孕育生命的摇篮。自然派遣太阳为人类送来光明、温暖和生命的意义;自然指示月亮和星辰为人类送来思想、智慧以及情感上的满足;自然时刻不忘提醒雨露要多多滋润土地,因为有了滋润的土地才会有大地的丰收;同时自然还告诉风儿不仅要全力以赴为人类输送凉爽,还要不遗余力地催生花草和树木;自然暗示雷、电、火启迪人类,拥抱自然、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8.
冯骥才 《中国西部》2013,(14):32-32
生命缘于水。无论一棵小草还是一片森林,一只蝼蚁还是一个物种,一个村落还是一座城市,皆缘自于水和依赖于水。当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逆时序地上溯到一个民族的源头时,最终一定迷醉在一片无比壮美的高山峻岭和冰天雪地之间的江河的源头里,人们称这些最本源的河流为母亲河。古老东方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几条巨龙般的长河自西天奔泻而下,东入大海,一路恩泽了茫茫万里中华大地上的生灵万物。它们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河——长江、黄河。  相似文献   

19.
正水为万物之源,水更为民生之本,在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垫江县,每一滴水都饱含浓浓的民生情结。重庆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民生事实一年以来,垫江县水务在这项工作中积极行动,为民务实。"以前别说是大热天,就是冬天有时也要到处找水,我一个老头子在家,这是多恼火的事啊!现在当然好了,牵上了自来水,人畜饮水就不用愁啦……"尽管家里通上自来水已经有一年多了,但垫江县永安镇三河口村村民陈建华老人每次拧开水龙头时,仍然有很兴奋的感觉。陈建华是一位孤寡老人,他告诉  相似文献   

20.
早春二月,万物都开始复苏,轿车市场在经历一阵低迷之后似乎也要一展生机.这不,连位于京城黄金地带的新东安市场也举办起"新世纪经济型国产轿车推展周"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