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展 《证券导刊》2012,(45):51-52
页岩气的出现将逐步打破目前我国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对于以原油、煤炭为原料的炼油和火电行业来说,来自成本端的压力有望得到缓解,预计将有利于获取稳定的毛利。因此,我们预期中国石化、辽通化工、皖能电力、华能国际等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国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了汇率传递效应非对称性理论,分析了1995年1季度至2009年4季度期间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动态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效应的非对称性。结论表明,第一,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存在较强的传递效应,部分时间存在超传递现象和逆传递现象。第二,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总体并未出现下降趋势,而呈现时大时小的特征,汇率变动对原油进口价格的传递效应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负向关系,这与以往研究从宏观层面得到的结论截然不同。第三,无论本文单独考察升值和贬值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对原油进口价格传递的非对称性,还是加入汇率变动幅度这一约束条件来分析,本文均得到贬值的传递效应大于升值传递效应的结论。同时,汇率波动幅度大于某一特定临界值时,传递效应显著;反之,则不存在传递效应。  相似文献   

3.
公司动态     
《证券导刊》2012,(12):64-65
3月29日中石油在港交所公布去年度业绩,净利润为1,329.61亿元人民币,下跌5%,派末期股息每股0.16462元。营业额上升主要是因为原油、天然气、汽油、柴油等主要产品价格上升和销售量增加。净利润下滑则是受到国内成品油价格宏观调控、进口天然气进销价格倒挂以及税费增幅较大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沈琦 《投资与合作》2014,(8):346-346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的程度也是不断的加大.难以避免的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海外贸易,因而遵循相应的招标采购技术经济原则,对我国的海外进口有重大的意义.为实现经济的最大效益,采购、招标文件的签订、运输等方面,都需要根据实际进行合理的操作.  相似文献   

5.
以人民币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世界出口价格单位值和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作为影响中国进口商品价格水平的主要变量,采用HP滤波方法针对中国主要农产品进口价格分别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主要农产品进口价格波动造成的冲击效应和影响所占份额。实证结果表明:受到人民币;12率冲击后,鲜干水果及坚果进口价格在第1个月开始下降,食用植物油进口价格在第3个月开始下降,大豆超过3个月以后开始下降。人民币;12率波动对鲜干水果及坚果和大豆等进口价格波动影响较弱,而对食用植物油的进口价格波动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6.
利用CR4和HHI指数,运用灰色关联法,考量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豆进口市场结构与价格弹性。结果表明:中国大豆进口市场集中度极高,整体呈“极高寡占型”。中国大豆进口整体缺乏价格弹性,对国际市场依赖性较大,进口价格主要受美国和巴西的影响。为此,中国应实施大豆进口多元化战略,加大大豆生产及其替代品的研发投入,构建大豆国际采购供应链。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我国经济增长提速导致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进口依赖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供求矛盾异常突出,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对此做出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非OPEC国家将大量增加原油供应,但由于0ECD原油商业库存仍处紧张状态,国际原油价格在2004年上半年仍将围绕30美元/桶波动。高油价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国际收支、总体价格水平以及主要行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我国可采取成立风险采购企业、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优化经济结构等三种近期、中期、长期对策来摆脱经济发展中的“石油困扰”。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瞩目。但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还远远落后于实体经济。由于没有原油定价权,中国等亚洲国家对中东石油生产国支付的价格,比从同地区进口原油的欧美国家要每桶高出1~1.5美元。每次进口原油时总是吃亏。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国际油价低谷期间中国是否会大幅增加原油进口,本文以构建的中国原油需求理论模型为基础,选用影响原油的价格因素、需求因素、有效汇率因素进行VAR建模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原油进口需求波动并不取决于国际油价波动,而主要由中国经济增长水平决定,其次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中国原油进口需求。中国的经济表现成为除原油需求本身之外的重要影响因素,国际油价波动因素并不是中国原油需求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谭德凯  田利辉 《金融论坛》2021,26(2):8-17,46
本文基于动态条件相关混频数据抽样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收益率与国际原油收益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民币收益率与国际原油收益率存在一定程度负相关关系,但负相关程度不高;中国原油进口量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上升能提升人民币和原油收益率的负相关程度,面额效应的作用机制存在;国际期货市场投机活跃程度增强能提升人民币和原油收益率的负相关程度,组合效应的作用机制存在。人民币与国际原油收益率负相关程度增强是汇率影响原油定价的基础,因此推动原油期货市场国际化,维持经济增速将有助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会计师》2018,(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为保证正常经营业务的进行,境内制造企业常需要向境外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境外采购原材料相比国内采购,具有运输周期长、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特点,材料短缺会造成停工待料而无法满足客户的交期,库存太多会造成存货积压而占用资金。在采购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交货交期与库存量的衔接,并同时要考虑采购质量及成本,以保证所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本文就境内制造企业从境外采购原材料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货币市场》2014,(8):64-65
金属市场:7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铝和期锌价格单边上行.期铜和期铅价格震荡上扬。月初,受美国就业数据表现亮眼、中国6月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大幅反弹等因素影响.金属价格迎来一波涨势。月中金属价格走势出现分化。下旬.中欧美经济数据回暖推动金属价格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14.
仪征——长岭原油管道工程(下称仪长管道工程)是中国石化“十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中国石化开工建设的又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输油管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度上升,高油价下我国将出现石油石化行业性亏损。2008年一季度我国原油产量同比增长仅2.2%,而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14.9%。如果按照同样的增长速度,即使国际油价维持不变,2008年二季度的原油产量会达到4788万吨,进口原油5231.4万吨,那么,原油销售收入约为308.6亿美元,小于原油进口成本345亿美元,石油石化企业将出现全行业亏损。  相似文献   

16.
黄乃哲 《金卡工程》2009,13(3):109-109,8
近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地发展,我国对原有的的需求也在快速的增长。我国进口原油大部分通过油轮运输,我国面对潜在的原油泄漏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但是我国针对船舶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并不完善,我国只参加了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赔偿民事责任公约,本文针对我国不完善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结合我国实际和国外经验,分析我国应建立一个怎样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期不断增加,国际石油价格也受到较强支撑,长远来看,我国经济增长将导致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对石油进口依赖度越来越高,国际油价大幅攀升必将对发展中的我国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将对此做出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行业动态     
《证券导刊》2009,(32):61-62
【能源】根据中国石化协会公布的数据,中国7月份原油加工量3,311.3万吨,同比增长.3%;1-7月累计加工量达20,849.0万吨,同比增长2.8%。7月份原油产量1,614.3万  相似文献   

19.
进口原油短量分析及承保风险规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东 《中国保险》2009,(11):44-47
我国是原油进口大国,对外依存度很高,自1993年开始,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且原油需求量增长迅速,每年递增1000万吨左右,2008年进口原油总额更是达到17,888万吨的天量。  相似文献   

20.
石油分布的不平衡性使得能源与国家经济安全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石油已经从一种普通的燃料演化为最重要的战略商品,进而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论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原油进口、生产、进口情况,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我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进口来源却愈趋集中,主要存进口依存度飙升、易受价格波动引发支付风险、政治因素带来可获得性风险等问题,提出了利用石油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鼓励我国石油(石化)企业海外投资开发油气、构建符合国情的石油储备战略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