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其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005-2010年深市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企业CEO和R&D负责人的教育背景等因素对企业R&D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CEO和研发负责人的学历水平对企业R&D投资金额和R&D投资强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企业高管以及R&D负责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企业越有可能作出更高数额和更高比重的R&D投资决策.最后,得出了研究结论和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沪深两市2009~2013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高层梯队理论为研究视角,在分别研究CFO背景特征和CEO权力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CEO权力对CFO背景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不具备对CEO权力的有效控制手段,CEO权力越大,会计信息质量越差;CFO财务专业能力越强、任职期限越长、年龄越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作用越显著;CEO权力对CFO财务专长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无法产生明显的影响,CFO财务专长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相对独立于CEO权力;CEO权力对CFO任期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抑制效应;CEO权力对CFO年龄和性别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显著的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其技术创新已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2005—2010年深市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企业CEO和R&D负责人的教育背景等因素对企业R&D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CEO和研发负责人的学历水平对企业R&D投资金额和R&D投资强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企业高管以及R&D负责人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企业越有可能作出更高数额和更高比重的R&D投资决策。最后,得出了研究结论和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趋势愈发明显,出现企业过度金融化现象。在上述背景下,基于烙印理论,以沪深A股2010—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技术背景CEO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效果。结果发现:技术背景CEO对企业金融化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投入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挤出效应,且在技术背景CEO抑制企业金融化的作用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企业社会责任和数字化程度正向调节技术背景CEO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中,整体样本企业技术背景CEO依然坚持弃虚从实,但民营企业技术背景CEO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不显著。从管理者行为视角,拓展烙印理论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应用,丰富高管特征与企业金融化关系研究,防范企业脱实向虚,从而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阶梯队和资源依赖理论,以2009-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CEO自恋对研发投资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CEO自恋对企业价值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投资在CEO自恋与企业价值间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CEO自恋可以通过研发投资对企业价值产生正向影响;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CEO自恋对研发投资及企业价值具有更为显著的正向作用。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与拓展了CEO自恋相关理论,而且对我国企业价值提升及公司高管选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41家至少连续三年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研发强度的深市中小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2006年修订后的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优惠强度与企业研发投资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我国研发支出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达到了预想的效果。本文进一步建议政府应该扩大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范围,提高中小企业研发支出加计扣除的比例。  相似文献   

7.
陈乾  史燕平  黄鑫 《技术经济》2020,39(11):127-135
作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之一,CEO的个人特点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采用2008-2017年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研究样本,结果发现:金融背景的CEO具有更冒险的行事风格,更熟悉金融领域操作规范,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创新水平和投资效率,从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采用DID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显著。进一步地,CEO的这种影响在更能够发挥CEO个人影响力的低盈利企业和非“北上广深”地区企业更显著。本文的结论佐证了“高层梯队理论”和“烙印理论”中CEO个人特点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结论,同时,为今后企业是否聘任金融背景的CEO提供新的思考,金融背景的CEO虽然具有更冒险的行事风格,为企业带了一定风险,但也能够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水平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同群公司”的研发支出对公司自身研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同群公司研发支出越多,公司自身研发支出也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公司与同群公司地理距离较近或同群公司分析师覆盖程度较高情况下,同群公司研发支出与公司自身研发支出的正相关关系更强。此外,同群公司研发支出会提高公司自身研发支出与未来业绩的正相关程度。研究表明,公司会学习同群公司的研发决策,进而改变其自身研发决策,呈现显著的研发支出同群效应;且公司信息解读成本较低时,研发支出同群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关于研发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拓展了对研发溢出效应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公司制定研发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2010—2015年的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战略协同的视角,探究首席执行官(chief execut ive officer,CEO)权力、研发投入和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 e social responsibilit y,CSR)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CEO权力可以积极影响CSR的履行;CEO权力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水平,且研发投入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CSR的履行,即研发投入在CEO权力与CSR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在实践层面上,研究结果可以为公司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0.
高管激励与研发支出显著正相关,但二者是否存在内生性问题?基于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存在内生性问题,OLS回归法会导致系数估计不具有一致性。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则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和研发支出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高管报酬激励与研发支出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这表明高管激励和企业研发支出决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