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网络“快餐文化”的进阶式发展,媒体泛娱乐化正以一种颠覆式、冲击式的方式进入青年群体的视线,以刺激感官的娱乐方式展开功利性的媒介传播。在此背景下,青年的价值观面临生态异化、情感泛滥、信仰消解的新挑战;对此,对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教育要进行全方位、落地化提升,并从媒介监管平台、高校思政课堂、社会活动实践等方面对媒体泛娱乐化背景下青年价值观教育进行重构,拓展青年价值观教育的时代性、文化性、传承性。  相似文献   

2.
张恒艳 《中国市场》2015,(9):120-121,125
泛娱乐化思潮主张娱乐至上的原则,以娱乐的态度看待一切,以娱乐的价值来衡量事物的价值,过度追求肤浅的娱乐而放弃对其意义的追问和对现实的思考。高校娱乐化思潮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生活行为泛娱乐化,高校教学泛娱乐化,校园活动泛娱乐化等。泛娱乐化思潮在高校的盛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它冲击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内容,弱化了文化传承和教化功能,阻碍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崔德群 《北方经贸》2000,(2):218-219
社会文化对社会大众的意识形态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是无可置疑的,这里所说的文化也就是民族和社会的风俗、习惯、艺术、道德、宗教、信仰、法律等方面意识形态的总和.社会文化以亚文化的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成员进行社会规范和价值准则的灌输,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使生活在同一范围内的各个成员在行为上具有相同的趋向.消费心理及行为同样也具有这种特征.  相似文献   

4.
古代犬儒主义是西方个人自由的极端表现,现代社会大众的犬儒主义抛弃了其中理想主义的成分,但却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超乎寻常的冷漠与极端功利主义,渗透着现代犬儒思想的中国当代喜剧影视作品就充分诠释了现代犬儒主义的这一特征。它既有诸多自身优势,同时也隐藏着极大的艺术缺陷及其社会危机。中国当代喜剧影视作品应整合大众娱乐与精英价值现,引导大众的信仰复归。  相似文献   

5.
尹娜 《中国报业》2020,(8):40-41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大媒体之间的竞争呈现白热化、娱乐化趋势。很多媒体为了取悦观众,在节目制作中融入了品位不高的娱乐方式,如人为制造笑料、噱头等,甚至连新闻、社教类节目也在无形之中掺杂了娱乐的元素。泛娱乐化是近几年电视节目发展的趋势,其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以电视节目为例,通过对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的初步分析,阐述其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如今媒介融合的时代,各类娱乐节目层出不穷,各个平台运用创新技术创新节目内容,力求抓住观众眼球,尤其是在这种泛娱乐化节目普及的时代,各类娱乐节目通过造梗、刷新下限等行为吸引流量的当下,《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创新节目的推出则是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向人们科普知识,寓教于乐,令受众耳目一新。通过多角度对当下备受追捧的文化类娱乐节目特点进行分析,探寻其在众多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不可缺少的文化因素。当代中国大学生,他们有着什么样的人生追求,持有何种信仰,对于他们自身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也潜在影响着未来社会的变化。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沈阳市内7所高校大学生对于信仰的认知、态度的调查结果,浅淡如何培养建立当代大学生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费昀佳  王慧 《北方经贸》2023,(9):144-148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受限,历史与文化沦落为娱乐的附庸。“泛娱乐”与“新文创”为当今热点话题,“泛娱乐”型旅游产品层出不穷。现从城市旅游视角分析“泛娱乐”化状态下的利弊,探讨城市旅游该如何在商业价值与文化精髓间摆正位置,同时以西安为例,从文化主题、产品设计、市场营销上总结城市旅游从“泛娱乐”到“新文创”的发展对策,以规范旅游项目的建立,促进旅游城市正面形象的树立与传播,增加旅游产业创收。  相似文献   

9.
图腾是早期人们崇拜的对象,表现为具体的事物,可以被认为一种符号。图腾信仰发生于文明早期,是人类历史上共有的文化现象,也是原始社会部落组织的标志和象征。标志设计是图腾文化视觉表达的呈现,也是对可识别性符号所做的规划。中国图腾观念的兴替与这种可识别性符号的消长互为表里。当前在多元化的社会发展中有意识地进行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标志的设计,既是一种新的可识别性名族文化的创造又是对古代图腾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使我国部分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等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而依附于赣南农村传统文化土壤的客家体育,其在新时期的发展必然深受这场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影响,客家体育也在城镇化过程中不断寻找新的载体和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信仰不是完全能消除的东西。政治信仰也不例外,它对政治统治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治信仰危机是社会结构变迁、现实生活变革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重视和加强公民的信仰教育,才可能实现政治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陈晓明 《商业科技》2009,(5):193-194
版画财神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反映了传统社会民众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版画财神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方特色。版画中蕴涵着中国社会的民间信仰。版画作为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体系一脉相传没有中断,呈现出与官方正统文化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真实记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层状态,对于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版画财神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反映了传统社会民众的心灵慰藉和精神信仰。版画财神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方特色。版画中蕴涵着中国社会的民间信仰。版画作为民间信仰的文化价值体系一脉相传没有中断,呈现出与官方正统文化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真实记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层状态,对于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档以小众文化为特色的自制网综,《中国有嘻哈》可谓是掀起了一股嘻哈热潮。基于中国有嘻哈的节目特色,并结合了中国说唱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有嘻哈对中国说唱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让小众文化走向大众舞台,让说唱歌手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当然也多多少少有损说唱文化奉行的真实。  相似文献   

15.
郝婉露 《品牌》2014,(11):118-118
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种结合也融汇了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着一种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理论内涵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现代工业文明在不断丰富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一方面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又以大众社会的形式控制着每个人,使人们适应这种控制并丧失个性、感情、真实。同时,宣扬贵和尚中、道德、人文的中国传统文化似乎成了医治现代病患的良药。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导致了两国在思维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通过对中印两国文化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来分析中印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因此导致了两国在思维模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通过对中印两国文化的某些方面进行比较来分析中印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高冗余的信息传播能维持既定的社会关系,高熵值的信息传播则会引起社会变革.中国当代广告不断将消费社会的消费理念通过较高熵值的信息展示在人们面前,再经过传播使之冗余化,内化为消费者行为的固定倾向.因此,广告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种新兴文化,它区别于我们以往的文化传统,是商业文化;它通过传播将信息冗余化,企图获取对大众的控制权或取得文化统治地位,是大众文化:它总是用其艺术性冲淡其功利性意图,增加信息熵值,使冗余化进程,不断持续,是商业艺术.本文就对中国当代广告的文化意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韩若彤 《消费导刊》2012,(9):143-143
广告不仅有宣传功能,同时也有教育大众,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就是当时上海滩政治、经济、文化和时尚的缩影,它既是广告又是艺术品,对于我们研究那一时期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广告业日益繁荣的今天,月份牌这种在中国广告史上辉煌一时的广告形式,对中国广告之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文着重对月份牌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