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我国在金融危机中扩大内需的紧追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渐向实体经济扩散,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主要结合这场经济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冲击,分析了我国政府11月5日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应对危机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源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渐向实体经济扩散,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主要结合这场经济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冲击,分析了我国政府11月5日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应对危机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加强与密切,政策间的相互影响也越发明显。2008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重创美国经济,美联储为将自己国家从经济危机中解救出来而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到中国家庭资产的配置。文章着重分析美国退出QE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指出中国家庭资产组合的调整之策。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如何解决金融危机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世界应如何携起手来共同应对这次百年一遇的危机,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逐渐向实体经济扩散,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主要结合这场经济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冲击,分析我国政府出台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应对危机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同样的,对中国来说,如何及早明确宏观经济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复苏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在无法确定中国经济是否发生二次探底时,加快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竞争力,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战略转型加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岳淑捷 《中国市场》2008,(23):10-12
本文在对我国"出口创汇"经济政策对产业布局影响的分析和物流行业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新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以及在新宏观经济政策下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7.
刘婷 《北方经贸》2001,(2):32-33
新时期,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四大挑战:一、如何防止“政府失灵”问题;二、如何实现主流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转变;三、如何防止宏观经济政策失效;④、如何在扩张性宏观经济背景下防止“经济泡沫”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商》2015,(24)
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两大流派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上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产生,导致国民经济建设遭受到重创,为了更好应对经济危机时期大萧条局面,各国开始了经济政策改革。本文对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两大流派的研究,将注重分析自由主义和政府干预主义两种经济制度,通过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政府干预主义更适合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刻的,宏观经济的盛衰对会展业的影响也是深刻而广泛的,如何在危机情势下加强会展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印度依靠较低的储蓄投资比例、较低的对外经济依存、较大的服务经济成分、较高的国内消费需求、不断深化的制度资本、较大的私营经济部门和高度市场化的金融体系构建出具有高度特色的印度经济增长方式;面对出口和国内消费需求下降及全球经济危机的全面冲击,全面考察印度模式的特点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宏观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人力资本政策等,其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政府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政策手段。本文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践,重点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中的作用机制、政策局限性和政策风险,进而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下对不同政策组合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从中国经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国税及地税政策,构建了我国分税制下的DSGE模型,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的税收政策效应。研究发现:国税政策的正向冲击短期内会挤出家庭劳动、降低资产收益率,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效应;地税政策的正向冲击效应恰好相反,短期内具有促进就业、刺激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宏观经济对地税政策冲击更为敏感,中国更应该发挥地税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为新一轮税制改革提供了方向正确性的理论佐证及具体操作的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邓恒 《商业科技》2014,(23):282-282
自2012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但近期经济形势出现新的变化,如经济增长趋稳、金融形势趋松。本文笔者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反弹现象进行详尽分析,指出下一步形势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并对进一步改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维平 《商》2014,(38):262-262
宏观经济是国家在各种经济制度、政策及法律手段下,对市场经济进行有序的调节和控制的活动,主要由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及管理目标组成。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必须创新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能力,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李世贵  方丰 《商场现代化》2007,(11):227-228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贡献。我国每出台一次宏观经济政策都对房地产业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从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两个方面分析宏观经济政策与房地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宏观经济政策是如何影响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迟迟未能走出通货紧缩的根源在于,宏观经济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宏观经济政策自身松紧不协调。为此,启动经济政策取向应为,一方面寻求更为积极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协调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另一方面要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并大力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7.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尧 《商业时代》2012,(4):54-55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整对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信贷量的经济周期性变化。针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力图保持经济上行趋势的情况,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现状及信贷风险的来源进行分析,从增强银行自主决策水平、改善银行信贷管理内部环境等方面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经济调控模式是不同的,我国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时一般都是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这不仅是为了能够激发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是为了能够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地上涨。自98年我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以来,政府一直在为避免国家经济下滑做着准备,为了能够摆脱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解决我国经济增长上的问题,充分运用财政政策,扩大人民内需是最直接的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9.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要实现内外经济均衡两个目标。如果只考虑对内均衡,那么,外部不均衡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国内经济。本文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的现实,认为宏观调控必须内外均衡一齐抓,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宏观经济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并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调整经济政策、扩大内需及外汇汇率改革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力促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20.
曹明 《中国市场》2014,(42):41-43
经济周期是指在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扩张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经济现象。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向经济危机转化,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对于宏观经济周期中的银行信贷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了我国经济周期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简单解释了经济周期对于银行信贷活动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银行信贷活动应对经济周期的一些可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