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出现问题后而引进的一种机制,主要是希望加强公司内部的制衡与约束,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但事实证明,独立董事制度贯彻实施五年多来,并未起到预期效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从影响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因素分析入手,对如何提高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商》2015,(32)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建立主要是从整体上维护股东的整体利益,促进经营发展,确保董事会的结构框架和职能绩效的有效性。独立董事的工作经历对其发挥独立性,明确其权责,保证履行对股东的勤勉义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独立董事工作经历对建议和监督职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地讨论,首先,文章阐述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工作经历丰富的现实意义,然后阐述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任职条件,最后文章指出了独立董事建议和监督职能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及与外国相比工作经历职能影响差异和存在的可能性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制造业336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权结构和最终控制人性质差异导致了上市公司治理绩效存在差别,重点体现在董事会成员的来源及与公司经济关联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董事过多地由控股股东委派会严重降低董事会独立性和公司绩效,而董事会内部其他股东单位对控股股东的制衡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权共享收益,减少控股股东控制权私人收益。研究结果还表明董事会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经济关联度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董事从上市公司领取现金报酬能够明显地促进董事会治理效能的发挥,而董事持股则普遍缺乏实际意义。同时研究发现,绝对控股结构下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动机更小,而非绝对控股结构下的董事会内部制衡和现金报酬激励对改善公司发挥更为明显的积极作用,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内部制衡和现金报酬激励能够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而股权激励在非国家控制的上市公司中更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倩  杨雪  蔡益 《商》2013,(2):168-168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丰富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过于集中,控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占据绝对优势,独立董事作为内部监督机构能否真正发挥作用、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其独立性是关键。本文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叶敏 《江苏商论》2011,(2):151-153
法人董事制度产生于法人了解、参与、监督其所投资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具有保护法人股东利益、体现股东意思自治、保护公司其他股东和债权人等优点.确立法人董事制度,有利于在理论上完善公司法相关规则,在实践上解决法人股东参与公司经营、防止控制股东滥用公司有限责任、独立董事独立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起源于欧美,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一方面可制约内部控股股东利用其控制地位做出不利于公司和外部股东的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独立监督公司管理阶层,减轻内部人控制带来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研究,认为中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应从制度层面、公司层面以及市场环境层面共同进行,以使独立董事制度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相似文献   

7.
张忠银  石东伟  王莉 《商业观察》2023,(14):79-81+85
独立董事的履职效率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息息相关,履职效率低的独立董事难以保护公司的整体利益。上市公司聘用独立董事,不只是为了满足证监会的强制要求,更是为了完善公司的内部控制环境,保证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在履职效率上还有待提升,补阙挂漏,建立独立董事协会,保证独立性,进行更有效的激励,维护信息的真实全面性并投保独立董事责任险,推进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化,使独立董事从长期困境中走出来,最大化发挥独立董事应有的作用,进一步保护公司与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产生机制是确保其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的前提。国外经验也表明,独立董事的任职期限是独立董事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受管理层的影响,选拔机制上容易出现委托代理问题,这影响了独立董事代表广大股东利益的独立性行为,不利于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李治国 《江苏商论》2008,(5):118-120
独立董事产生机制是确保其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作用的前提。但独立董事任期的选择往往影响独立董事德的独立性。现阶段,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由于受公司管理层的影响,选拔机制上容易出现独立董事的委托代理问题,这影响了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为此,应该严格规范独立董事的选聘程序,尝试建立自律性组织——独立董事协会,增强独立董事的声誉激励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制衡董事会及其内部董事的权利滥用,维护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但是,就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实施近5年的情况看来,其效果并不尽人意,不断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和抨击。本文就独立董事在我国实施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任梦 《商》2014,(29):154-154
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深入研究了银行债权监督与管理层激励、董事会治理间的互动效应。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对管理层激励和两职合一有影响,独立董事规模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呈负相关,从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持股比例的关系而言,高管持股比例越大,其与股东的刺益就越倾向于一致,则公司对监督的需求量就越小,从而独立董事的比例就可能越低。独立董事规模与高管薪酬呈正相关。从经理层激励机制内部路径图可以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管理层薪酬呈正相关。在实证研究模型上选择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公司治理结构为视角研究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对于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来讲更是如此。委托-代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可以为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当前,我国上市企业普遍存在着股权结构集中度过高、独立董事独立性价值难以发挥、监事会制衡与监督易缺位、高级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不合理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是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文章对我国创业板100家样本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股权结构越集中越不利于内部控制;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监事会越参与公司管理和监督,越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高级职业经理人职业胜任力越强,越有利于加强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3.
《商》2016,(10)
在中国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上市公司能否成功进入市场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作为其必设机构,独立董事的职权行驶和股东利润分配之间存在的对立性,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含义、形式化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得出了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并非完全有效的结论,并着重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思索和探寻。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一部分,对公司的过度盈余管理能够产生抑制作用。然而现实情况是有的独立董事是没有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有的是发现了但没有去抑制这种行为。在独立性方面,应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完善独立董事的履职环境,强化独立董事的知识结构,重视选用本地域的独立董事,以此来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进而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21年11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康美药业虚假陈述案做出民事处罚决定,判处康美药业向受损投资者赔偿约24.6亿元,5名独立董事在其过错范围内分别承担5%或10%的连带赔偿责任。该判决结果引发了独立董事的离职潮,过于悬殊的风险收益比劝退了一部分独立董事。本文从康美药业诉讼案判决引发的独立董事离职潮说起,分析了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应扮演中小股东的“眼睛”和“嘴巴”的角色,肯定了独立董事制度在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止内部人控制问题、改善公司治理现状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了保护独立董事履职的积极性,提出了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相关配套措施:改革独立董事任免程序,将任免权回归公众股东;建立独立董事协会,促进独立董事职业化发展;投保“董责险”,完善独立董事履职保障。  相似文献   

16.
反思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是为缓解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完善公司治理而建立的。在新情形下 ,其存在独立性难保、目标定位不明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明确独立董事法律责任并建立风险就业机制 ,强化信誉机制促使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 ,关键取决与独立董事的力量与企业内部其他监控力量的并行使用 ,使公司决策控制权与决策经营权相分离 ,以增强独立董事对管理层的监督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辉锋 《商业研究》2011,(10):56-62
基于2011年2月末深沪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SPSS软件提取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的绩效因子,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两职合一有利于提高公司绩效,董事会的独立性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内部董事比率与公司绩效呈倒U型关系,具有博士学位的董事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最优董事会规模未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上市公司有必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以保障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的利益。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本对“独立董事”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提出我国独立董事可分为独立股东董事与独立非股东董事两类。在此基础上,章还论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规定以及对独立董事激励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建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董事会的监督管理职能.从而加强对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但独立董事制度目前在我国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影响因素入手.探究独立董事制度影响因素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为提高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5-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及其独立董事数据,研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声誉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并以独立董事的兼职数量作为自变量衡量独立董事声誉,从公司性质和公司审计约束两方面研究独立董事声誉对控股股东私利行为的影响。其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声誉越高,公司的关联交易次数更多,即独立董事高声誉促进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此外,在对控股股东审计约束更差的环境下(未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类型为国有的上市公司中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对此为独立董事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声誉机制并不能有效激励独立董事履行监督职能,也为上市公司聘用独立董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