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仆 《理财》2006,(4):1-1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的热情一直不减。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在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融资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以前。另据一些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10 年内,我国还将有上千家企业“出海”。中国企业“聚洋财”的热潮也引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票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也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纷纷来华游说,邀请中国优秀企业到海外上市融资,“出海聚洋财”。  相似文献   

2.
李磊 《理财》2006,(3):81-83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使海外上市融资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青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激情,也吸引了国外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投资中介蜂拥而至,他们都将目光聚焦在上市“中介费”上。在自称提供海外上市服务的众多海外中介机构里,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于是,一些“无良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即国内一些民企对境外上市缺乏必要的了解,采取各种手段制造了一幕幕的海外“买壳上市”骗局。  相似文献   

3.
《时代金融》2014,(2):59-59
据美国中文网1月6日报道,中国正悄然兴起一轮投资海外房地产的热潮,美国、欧洲等地房产正成为中国企业出海投资的新目标,动辄数十亿美元的投资正催生海外“购房”市场。  相似文献   

4.
1990年中信泰富在香港买壳上市,掀开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的序幕,十年后,先后有5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到香港、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融资总额上千亿元人民币,这些上市企业中“既有像中华网这样中国概念股风光无限好的辉煌,也有大半股价跃破发行价惨不忍睹的苦涩”,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之路可谓十年沉浮,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正在成为全球并购交易市场上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者。在过去六年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呈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速达14.1%。虽然在2018年全球投资不确定性增加的大环境下,整体交易数量有所下降,但中国企业布局海外的热情依然高涨。本文基于2018年年初“中国上市公司跨境投资调查问卷”获取的来自近四百家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的调研结果,梳理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而选择绿地投资(Green Field Investment)则意味着迈出国门的中国企业要经历从选址、基建、配套到实现生产的更多磨难。不过也有例外,第一次海外建厂的徐工就并没经历太多的波折。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2008,(8):24-26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跨国经营的探索。国际上70%的跨国并购失败比率,不能阻止中国企业海外出击的热情和激情;近5年间,中国企业以并购方式对外投资的数量增长了20—30倍。美国《商业周刊》称:“中国企业正在进入并购时代”。然而,很多数据和事实都表明,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之路绝非一帆风顺,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问题也显现出来,在海外市场中所要面对的种种问题和困难,都将是中国企业家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有两万多家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足迹遍布200个国家和地区,在外人员约120万人。在这其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主要力量。民营企业“出海打拼”到底存在哪些机遇与挑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银行联席总裁连文辉。连文辉曾任渣打银行本地企业部东南亚区总裁、企业银行总裁兼董事会董事,对中国企业运营和海外商业环境有着深刻认知。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渐强大,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投资、跨国并购中来,中国民营企业“走出去”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9.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企业“走出去”,寻求更多新的市场机会便是必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进行项目投资,参与国际并购。截至2008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约1.2万家,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累计金额约14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14,(24):15-15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第六届中国对外投资洽谈会已经开幕了,大家知道,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也称为外洽会,是由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与国家开发银行于2009年共同创办的,外洽会的主要目的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境外的国家和地区来中国招商引资搭建一个平台。创办五年来,外洽会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认可,外洽会平台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很多良好的机会。很多中国的企业通过外洽会平台实现了与境外的投资机构和企业的对接,并且有很多项目成功的签约。  相似文献   

11.
张跃 《理财》2006,(4):24-25
近几年,中国企业再次掀起了海外上市的浪潮,数量和融资规模远远超过以前。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中,不仅有中国电信、中国人寿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据预测,在未来十年里,将有约1000家国内企业在海外上市。这些具有良好资质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在国内部分人看来,认为这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是“肥水流入外人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并购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开展全球化经营的主要手段,也是获取其他企业技术、市场等资源的重要战略工具。著名投资大师巴菲特曾经说过:“并购一家企业,比重新投资办成一个同样规模的企业,速度要快得多,费用少得多,效益也许会好得多。”在当前的环境下,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强劲的国内需求,鼓励企业“走出去”政策的相继出台,人民币升值的长期趋势以及低迷的国际市场都极大地鼓舞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豪情壮志”。但遗憾的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难逃“七七定律”的宿命,即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70%并购之后的文化整合不成功。TCL壮士断臂的悲凉和中铝左右为难的尴尬,就是两个典型的例证。  相似文献   

13.
2007~2008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上市实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又一个高峰期。2007年,内地企业到海外上市的节奏明显加快,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中国企业在海外挂牌,内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趋势日渐强劲。在海外交易所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同时,不少国内人士忧心忡忡,担心越来越多的本地优秀企业“流失”到海外,对本土市场发展壮大不利  相似文献   

14.
秦征旋 《时代金融》2014,(3):234-235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同时在"走出去"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海外并购进入国外市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中国海外并购遭遇政治风险的可能性也大幅升高。本文在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海外并购的主力军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存在的政治风险,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敏 《中国外资》2006,(9):112-113
从所周知,我国股市近两年基本处于“休克”状态,这意味着国内企业直接融资因此而面临巨大的障碍。有鉴于此,各个海外证券交易所借机加紧了中国“招商”的步伐。除了欧美发达国家以及香港等发展成熟的证券市场外,与中国相邻的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下称“韩交所”)有有感于中国经济的美好发展前景,也开始向中国企业频抛“橄榄枝”,“到韩国上市去”也因此成为2006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一种最新选择。  相似文献   

16.
自1997年12月中国首次提出企业“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和经营的步伐不断加快,发展至今,中国因素无疑是一个备受国际瞩目的方面。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可谓异军突起,无论在海外投资还是国际并购市场的表现都令世界刮目相看,各国都将中国列为最有前途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请看本栏目文章《中国海外投资的新趋势》。可以说,中国企业正在谋求更高层上的“走出去”,中国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国际产业体系重塑的机遇,以更大的气魄去开拓国际市场,真正实现长远发展,请看本栏目文章《加大境外投资力度,促进海外可持续运营》  相似文献   

17.
张永 《新理财》2008,(5):30-33
近年来,中国企业大量的海外购并,引起了世界上很多企业和政府的关注。中国企业在国外,也遇到了很多的投资壁垒。这些投资壁垒,有些是针对所有国家的,并不是只针对中国的。但是,有一些问题是只针对中国的,比如说出于战略的考虑,在能源、资源、高科技产业,给中国的企业设置更高的门槛。但是,另外某些方面也是中国企业自身的问题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投资海外铁矿的步伐总是一波三折。日前,印度尼西亚政府作出决定,从5月6日起对包括铁矿石在内的14种矿产出口征收20%的关税;除了印尼之外。印度、越南也将上调铁矿石出口关税,同时澳洲的碳税和矿产资源租赁税也将于7月1日开始征收。各国铁矿关税门槛的抬高不仅直接提升了中国企业海外寻找铁矿的财务成本,而且势必抑制中国企业投资海外铁矿资源的未来步伐。  相似文献   

19.
康宇 《中国外资》2010,(20):36-37
一、我国高新企业对外投资现状 自2001年实施“走出去”战略正式写入我国“十五”计划以来.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比例逐年攀高,总的来说在提高企业自身盈利和调整整体产业结构上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相比实际利用外资的程度,我国不到100亿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资远远不到工业化过程中起飞阶段的引资与海外投资的相衡。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国外技术与资源,以及消化我国不断上升的外汇储备.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外国法律、法规的限制;缺乏专业人才;融资困难;并购后整合不理想;以及我国国内对企业海外并购还没有系统的法律支持与制度保障等.最后,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