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天津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省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调整、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成天津市旅游业与其城市定位和形象的一致与协调.这就需要明确天津市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针对天津市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政府主导战略,结合现代科技促成旅游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提高结构效益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作为旅游安全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旅游保险确发展滞后,一定程度影响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运用保险理论、市场供需理论,以理论分析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旅游保险市场产品需求与供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行政和企业的视角,从供给、销售、宣传、环境营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表现出来。寻找一种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对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贵州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贵州的旅游业快速发展,贵州已把旅游业作为龙头和支柱产业来进行规划和发展.本文从产业增长极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出发,运用区位商分析法,从理论上论证贵州省把旅游业培育为产业增长极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泰安市作为研究对象,对泰安市2008年生态足迹和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泰安市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为0.125hm2,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为0.010hm2,人均旅游生态赤字达0.115hm2,其旅游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分析了旅游生态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为实现泰安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锦慧  李幼龙 《经济师》2006,(8):156-156,198
文章用旅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行为理论分析得出距离远、时间长及花费多是制约新疆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新模式提出绕过上述发展壁垒,加速发展新疆旅游业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会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7.
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华 《经济纵横》2006,(11):15-17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对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表现出来,寻找一种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对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我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正国 《经济论坛》2014,(11):75-78
嘉兴市旅游业与长三角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尤其与上海的关系最为密切。"核心—外围"理论和"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科学地揭示了沪嘉两地旅游空间一体化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而沪嘉两地的区位关系对于嘉兴旅游业的发展既存在积极的"辐射效应",又具有负面的"灯影效应",为此嘉兴旅游业应采取明确沪嘉旅游发展互补战略、构建大型旅游集团推动区域旅游产业融合以及塑造特色鲜明旅游形象突破"灯下黑"的策略措施,以促进嘉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旅游是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要求,农村旅游业作为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在实现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认真分析农村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对于推动农村旅游业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流理论是深入研究旅游过境地的基础理论。旅游流理论能对旅游过境地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探寻旅游过境地的形成原因,清楚划分和认识旅游过境地与旅游目的地,分析旅游过境地的消费特征,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客源市场,以及为制定对外宣传策略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浅析拉萨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古城旅游、创意旅游、节庆旅游、城郊旅游、度假旅游和风景道旅游为旅游载体,将拉萨(七县一区)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实现拉萨旅游的"生态化、民族化、国际化"是拉萨旅游业发展方向。但旅游业发展始终是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否则将严重制约和影响拉萨旅游业发展,本文就拉萨当前旅游业现状及发展规划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刘荟芳 《时代经贸》2012,(24):83-83,85
根据新宁县近几年的经济与旅游发展状况,以旅游经济理论为基础,对旅游和本县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出旅游发展对本县的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对进一步促进本县旅游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大量旅游者、旅游企业向特定旅游目的地集聚。引起人们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为避免简单化地把制造产业集群理论运用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本文对旅游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对旅游业和制造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形成特征和功能的比较,对两类产业集群的异同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1.引言 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旅游业课税所蕴含的经济理论,这些理论有助于深化理解旅游税制度,也有助于确定影响旅游税结果的因素。具体而言.我们是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来分析旅游业课税的效率和公平效应的。理论框架的依据是扩展到包含旅游的拉姆齐模型(the Ramsey Model).  相似文献   

15.
增强云南旅游业竞争优势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旅游业要进一步发展,用原来的资源比较优势理论来指导已远远不能顺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以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从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分析云南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其面临以下主要问题:高级、专业化生产要素短缺;缺乏讲究、挑剔的消费者,从而未能对旅游企业形成强大的创新压力;整体经济水平落后,制约了旅游业的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企业缺乏战略指导等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婺源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商品在婺源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逐渐暴露,而旅游商品的开发决定了婺源旅游业发展的质量。本文在分析婺源旅游商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婺源旅游商品的几点对策,希望能对婺源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区域旅游发展关系,以广东省顺德市旅游业发展为例来论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摸清区域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抓住区域的特色旅游资源来做文章。以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为基础;以区域旅游合作为依托;以区域旅游市场为导向;加快城市发展为条件;提高区域环境质量为保障来发展可持续的旅游业,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研究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作为大连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然而,在其跳跃式的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旅游的季节性不可避免、旅游产品科技化缓慢以及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本文以SWOT分析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大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大连市应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有特色的旅游产业等建议,期望为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葛宏 《经济纵横》2013,(6):61-64
随着草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旅游与文化相得益彰的势头日趋显著,重视开发当地文化溯源和旅游景点的挖掘与研究成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新亮点。本文以内蒙古为例,分析了草原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如何开发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促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资源禀赋,促进了旅游业率先发展,并塑造了在国内外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品牌.由于早期过分依赖资源优势,使云南忽视了完善旅游产业链的重要性.2000年以后,李庆雷、庞超等学者提出了云南旅游业应该转型,但极少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云南旅游业.本文介绍了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在探析旅游产业链的内涵之后,从理论角度分析云南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