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外经贸实务》2003,(8):41-41
从最近在珠海召开的全国部分海关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会议获悉,海关将全面推行对加工贸易的联网监管方式,通过简化海关手续,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来吸引更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加入海关的电子联网监管当中.  相似文献   

2.
2006年6月14日,海关总署以海关总署令第150号正式对外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是海关总署规章级的一个规范性文件,于8月1日正式施行。与此同时,2003年3月19日海关总署令第100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加工贸易企业实施计算机联网监管办法》废止。  相似文献   

3.
《大经贸》2006,(2):64
联网监管给加工贸易企业带来的好处是方便企业备案,节约了备案、通关、核销的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节省了相关的人力资源,减少了单证费用等,所有这些优点集中于一点,就是提高了企业竞争力,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游刃有余。联网监管的好处及实施联网监管的意义企业已经了解,那么企业如何实施联网监管、如何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联网监管的应用软件?从本期开始将陆续给企业进行推荐,以方便企业的选择及实施。  相似文献   

4.
卢小平 《大经贸》2007,(2):34-36
2006年12月29日上午,由广东省外经贸厅、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联合举办的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监管试点开通仪式在东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汤炳权、海关总署副署长刘文杰出席开通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业内人士认为,广东省加工贸易联网监管又再迈出坚实的一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企业、外经贸、海关三方联网。这是完善广东省加工贸易企业跨部门综合管理的重要举措,必将进一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2000年夏天,一个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联网监管试验,开始在中国海关悄然进行.没有人预知这次试验的结果,试验者也只是把它当成一次探索,一次尝试.一年多以后,国务委员吴仪在实地考察苏州工业园区时表示了对这一试验的坚定支持,认为这是一次重大改革,真正实现了与全球经济的接轨.  相似文献   

6.
《大经贸》2007,(2):65
1月8日,为进一步完善海关对加工贸易联网企业的管理,海关总署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署令第150号.以下简称《办法》)执行中有关问题,发出2007年第1号公告(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加工贸易企业联网监管办法》(署令第150号)有关问题),该公告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相似文献   

7.
联网监管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节约了备案审批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节省了相关人力资源、减少了单证费用……所有这些集中于一点,就是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8.
陈彬 《大经贸》2006,(6):69
根据《加工贸易和保税监管改革指导方案》要求,加工贸易联网监管系统的核心内容就是“电子账册+中期核查”两个方面,除实现电子账册备案通关外,海关的监管手段和重点之一就是“中期核查”。  相似文献   

9.
谭小兵 《大经贸》2005,(5):18-19
外经贸专家隆国强认为,从纸本手册监管到联网监管,这是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技术手段的重大转变,相对于纸本手册监管,联网监管给海关和企业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联网监管也在不断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10.
《中国海关》2001,(12):11-12
启动的主推器:统一思想坚定步伐 对富士康实行联网监管是在2000年5月份提出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新的联网监管办法才付诸实施.期间既是论证方案、编制软件、制定操作规程、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统一行动的过程,又是深圳海关上下统一认识的过程.当时对是否实现联网监管存在着几个认识问题:一是怕乱.  相似文献   

11.
联网监管以企业为监管单元,以企业生产的时间段为监管周期,单耗数据即时申报,大大简化了手续,解决了企业尤其是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的“全球营销、快速交货、产品个性化、零库存”的要求。联网管理模式的被认可,使得规范和提高联网企业的单耗管理水平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是江阴海关加工贸易联网监管企业之一,主要从事船舶修理、改装和建造业务。为有效配合联网监管,江阴海关派员到该公司船舶修整现场调研作业流程,优化监管方案。联网监管简化了该公司的通关手续,在节省费用的同时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大经贸》2006,(3):33
海关第二代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模式“电子手册”的客户端应用软件模式2006年将进行全国推广。电子手册模式是企业以合同为单元建立通关(电子)手册,允许一个企业同时存在多本合同,企业根据合同进行备案、通关及核销。海关根据企业备案数据及实际进出口情况对手册进行中期核查,手册结算、结案操作。  相似文献   

14.
谭宁 《中国海关》2002,(6):50-54
期待 传统监管手续代价高昂,武汉第一家合资企业武汉电信器件公司放弃加工贸易改做一般贸易.然而无奈的选择并不是永远地放弃,对武汉电信器件公司来说,实现联网监管就意味着能够重新做加工贸易,今年也许就能捡回900多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5.
白絮 《大经贸》2006,(1):50-51
联网监管“出世” 21世纪的科技、信息、网络,我们不能不说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词;正是这些东西在改变着我们生活、人生观、世界观的同时,也提高了一切工作的运行效率。这就是海关与企业在联网监管前提下获得了一举多得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我国加工贸易海关监管的现实困境出发,结合加工贸易在未来宏观经济政策体系的定位,提出放弃数量监管,实行金额管理作为我国加工贸易保税监管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主要模式,并从海关、企业、宏观政策三方面对新模式进行利弊分析,从而在宏观决策层面上论证我国加入WTO现实背景下加工贸易保税监管的监管重心的转变。在行文中,对当前加工贸易监管改革中热点问题诸如电子备案电子核销、单损耗标准、信任管理、风险管理、物流监控、出口加工区、联网监管等均作了一定评析。  相似文献   

17.
回想起五年前差点要从园区撤资的情形,旭电(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杜光洋先幽了自己一默:“真是世事难预料啊。倘若真走了,今天我又怎么能成为园区联网监管的形象代言人呢?差点失之交臂,好险好险!”  相似文献   

18.
闻吾 《大经贸》2005,(5):20-20
20多年来,我国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监管都是通过纸本手册模式进行。如果说,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时候,这种模式发挥了很大作用的话,那么,随着我国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纸本手册监管模式的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于是,如何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创新监管模式,就摆在了海关各级人员的面前。  相似文献   

19.
黄树辉 《大经贸》2005,(4):70-71
我国采取以“虚拟合同、预定计划、定额进出、事后核销”为特点的纸本手册监管模式,是适应加工贸易低水平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在我国整体社会生产力获得飞速发展,进而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今天,这种手续繁杂、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的监管模式就难免落伍。利用生产方式和生产手段来反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向来是政府作为的根本目标,当政府把信息技术引入加工贸易领域而采用计算机联网监管的方式时,也许意味着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真正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孟杨  李灵 《中国海关》2012,(1):33-33
2011年11月,粤东五市一区关贸(保税监管)联席工作会议在汕头市召开。会上,汕头海关与粤东五市(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梅州)签署了《共同推动加工贸易企业三方联网合作协议》,启动了外经贸、海关、加工贸易企业三方联网平台建设。汕头海关关长孟杨告诉记者,2007年汕头海关发起粤东五市一区关贸联席工作会议,现已成为汕头海关和粤东五市之间实现常态化运作的交流合作平台。会议制度建立以来,海关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推动了粤东外经贸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