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1 毫秒
1.
通过分析2023年1—7月的海南旅游行业相关数据,并结合俄罗斯游客赴琼旅游的现状,阐述了研究俄罗斯游客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满意度对于提升海南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意义,并根据旅游行业的内在规律从“吃、住、行、购、娱”5个方面探索如何编制俄罗斯游客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及对如何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文菁  侯杰 《北方经贸》2023,(2):140-145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进行旅游选择和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实现人们获取信息的全面性和实效性。现从游客的视角出发,选取济南重点旅游景点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旅游者中英文网络评论语料库进行话语分析,探讨国内外游客对济南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总结消极评论反馈出的相关问题,并针对如何提升游客的体验评价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很多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建设,仅仅考虑旅游目的地本身的形象设计,却忽略了形象接收者及游客的感知形象建设。TSS(tourist satisfaction system)模式即是以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准则为立足点,进一步研究游客满意度的类型与形象建设的关系,以便旅游目的地形成一定的品牌形象效应。  相似文献   

4.
新冠疫情对旅游业造成重创,如何恢复发展疫情爆发中心武汉的旅游业成为旅游目的地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后新冠时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风险与游客的行动意向彼此的关联.研究发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负向影响功能风险,认知形象对心理风险也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心理风险在情感形象、认知形象与游客行为意向之间具备部分中介作用;功能风险在认知形象、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功能风险在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目的旨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实证研究。为此,作者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包括17个项目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调查问卷,以旅京欧美游客为例选取142份样本,采用Spss16.0的单一样本t检验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游客认知的北京作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积极和肯定的。文章最后对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北京城市营销提出建议,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6.
王旭  李宏 《商》2014,(41):243-244
在旅游个性化、散客化、网络化的趋势下,利用网络文本收集与研究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与评价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以筛选出的蚂蜂窝网站中北京旅游游记为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研究样本,对游记内容进行归类总结分析,利用ROSTCM软件作为分析工具,提炼出北京旅游形象感知的高频词。从旅游动机、景点、态度与感知、旅游接待设施问题四个具体角度进行切入,总结出每个角度游客对北京旅游形象感知的关键词与特征。为北京旅游的发展提供较为针对性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广东省阳江海陵岛(5A级景区)为案例地,以携程、途牛、马蜂窝、去哪儿等OTA平台用户的在线评论和游记资料为研究数据,运用网络大数据文本分析法,对海岛旅游目的地形象维度分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海陵岛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维度共分为四个层次,其中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环境分列前两层次,地方氛围、休闲和娱乐、旅游基础设施是第三层次,而公共基础设施属于第四层次;海陵岛的认知形象主要来源于旅游吸引物感知维度;游客对海陵岛旅游形象的认可度较高,其整体形象主要来源于旅游吸引物和休闲娱乐两个目的地感知维度,反映出感知维度的重要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厘清入境旅游发展过程中游客的负面感知情况,有助于针对性解决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缓慢、游客结构失衡等问题。本文选取苏州作为案例地,搜集入境游客的网络点评和游记,并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出苏州入境旅游负面感知评价包括:传播形象不鲜明,核心吸引力不足,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国际化旅游环境氛围欠缺4个核心范畴,且入境游客负面感知形成机制以旅游活动的发生过程为主线。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市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得知大多数游客认为"休闲之都"最能代表成都的旅游形象;并分析了成都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得知有以下几类: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收入)、心理因素(旅游喜好、旅游目的、旅游方式)、旅游经历(曾经抵达最远的目的地、抵达最远目的地的方式以及每年平均旅游的次数)、信息资源以及危机事件。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成都市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宏盈 《市场论坛》2012,(10):83-85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主观印象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主观印象是个体对所接受的旅游形象信息进行加工后的主观感知结果,并非客观推广传播的旅游形象在个体大脑中的完全再现。桂林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入境旅游蓬勃发展。探索入境游客对桂林旅游总体印象的感知,能够为桂林旅游的形象宣传策略的制定、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目前基于旅游市场调研一手资料的旅游印象研究还没有,文章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于景区发展至关重要,而当今很多景区在形象传播时忽略旅游者的接受与否,盲目拔高自身形象,使景区发展进入瓶颈期。本文从传播意念和接受意念两大角度,以无锡灵山景区的旅游形象为例,选取官方网站和相关旅游平台的网络文本进行研究。从主要景点、个性感知和旅游活动这三个方面,运用ROST软件提取无锡灵山景区发射形象、游客接受形象的高频词和共线关系并进行比较分析,以厘清景区现阶段传播与接受形象间的异同。研究结果为无锡灵山景区更好地塑造旅游形象与经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蔡道成  张侨 《中国市场》2013,(16):52-54
本文以三亚为例,结合海南省自身旅游业发展现状,在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当前三亚市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赴琼游客的调查了解,得出三亚市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推出实施后的市场评价与反馈,并对此提出三亚市旅游形象的营销对策,力求改善、提升三亚市的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上海以“魔都”形象享誉全球。以外地游客上海游记为分析语料,以内容分析法和多维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RCM6为分析软件,基于认知-情感理论,分析外地游客对上海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多元现代的国际大都市是游客感知的魔都形象,具体体现在旅游吸引物、休闲娱乐、环境氛围、设施服务四个维度。其中,都市文化景观是游客感知最为深刻、积极情感最为集中的类目。消极情感主要体现在传统景区商业化、消费高、人多排队等方面。提出了强化多元文化、注重自然资源、提高管理服务等对策来进一步提升、优化都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4.
赵娟  程辉 《北方经贸》2023,(1):143-148
以广州长隆度假区为研究对象,使用八爪鱼爬虫软件爬取微博数据,从性别角度出发,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研究男女游客两个群体在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发现:游客认知形象可归纳为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旅游设施、景区活动与服务、游客管理、旅游评价和旅游体验7个主类目,男女游客感知形象存在差异:女性游客在观光游玩的过程中,比较注重景区设施条件和旅游体验的感受,男性则更加注重旅游环境及游客自身活动管理;情感形象都是以积极情感为主,女性游客情感强度以高度情感为主,男性以一般情感为主。最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初次到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探查更广,由到访旅行积累起来的经历,使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变得更加客观。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形象建设被大力推进的今天,需对海南旅游形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海南旅游目的地形象主要是建立在自然风光、空气质量、气候等先天优势资源项目上,旅游六要素中的交通、饮食、购物等要素游客满意度较差,同时游客对旅游总成本和居民亲切友好度评价也较低,这些问题成为今后努力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以第三方网站游客对钓鱼城在线点评与官方媒体对钓鱼城的宣传内容为样本,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对游客感知与官方传播钓鱼城旅游形象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游客感知的钓鱼城旅游形象与官方传播存在差异,官方媒体在传播钓鱼城旅游形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有待提高,并从丰富官方传播旅游形象要素、整合传播渠道、增加旅游体验项目等方面提出举措。  相似文献   

17.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很多研究者发现,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客观上已经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过研究。本文以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素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发现影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因素多种多样,作者将众多因素归纳为主客观两大类,并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策略应从其本身影响因素出发,这样更务实、有效。  相似文献   

18.
王桂霞 《商业时代》2008,(9):108-109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已经成为评价旅游地形象的重要依据,而旅游地形象也已经客观地成为影响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独特的角度对旅游地形象进行了分类,分别给予确切的定义,并厘清了各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且以江苏周庄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周庄古镇的建筑文化、民俗风情、生态环境、游客流量等8个方面的属性能够较为全面的概括周庄的旅游感知形象.  相似文献   

19.
王小兰 《中国市场》2009,(32):86-88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发展的影响巨大,对一些景区几乎是毁灭性打击,对旅游服务性企业影响也非常巨大,更重要的是由于地震的相关报道,使游客对四川的旅游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四川作为旅游安全目的地的形象严重受损。因此,重塑四川旅游目的地安全形象,促进四川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应采取多种措施恢复人们对四川旅游目的地安全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评论较客观地记录了游客对目的地的感受,为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提供新的素材。研究运用Python从各大知名旅游网站获取网络评论文本,对上海田子坊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整体形象、吸引要素、负面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田子坊的总体感知是以喜欢和肯定为主,对田子坊的弄堂、小店、石库门、酒吧、小巷子等建筑特色的认同感较高,尤其被田子坊的美食所吸引。但吸引要素中,创意要素很少被提及。基本可以判断田子坊从原先的民居与小厂房混杂的状态变身为政府授牌的创意园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偏离原先的“创意”定位,逐渐演变为“旅游”唱主角的旅游社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