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冶金行业由于生产工艺的不同,产生的可利用资源大致可分为铁前、铁后、钢前和钢后四个阶段。可利用资源主要有含铁物料(包括钢渣、瓦斯灰、红泥、氧化泥(皮)、各种维修废钢及工艺轧甩等)、水渣及各种废旧物资等。对于每个阶段产生的可利用资源如何进行专业化管理,其管理水平将直接影  相似文献   

2.
真空自耗炉是生产优质合金钢的设备。真空自耗式炼钢工艺的目的在于:第一进一步除去重熔钢材中所含的气体成份;第二使重熔钢材获得均匀的再结晶,从而提高钢材的质量。为实现这一工艺要求,必须在整个重熔过程中,对影响钢材质量的诸因素实施有效的监测和控制。在手工操作方式下,对工艺的控制主要是靠操作工人的经验,无法对整个熔炼过程进行全面和精确的控制,使钢材的质量和成材率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往往使不同炉号的同一钢  相似文献   

3.
该产品是在普通电弧炉、超高功率电弧炉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高效率炼钢工具,随着炉外精炼技术的发展,电弧炉已成为短流程、低成本的废钢快速熔炼没备。该产品采用了多项先进的电炉配套技术,包括偏心底出钢、水冷炉盖、水冷炉臂、导电横臂、大截面水冷电缆、泡沫渣工艺、热泼渣工艺、兑铁水工艺等,而且相互匹配合理,结构简单可靠。同时在电极升降系统中配置了神经元智能调节器,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电弧的倾动机构多数是由单圆弧摆架、托轮和齿轮传动组成。整个电炉围绕中心点 O 旋转,出钢时要求电炉向前转动40°~45°,排渣时向后转动10°~15°。由于电炉倾动时,炉体出钢槽口 M 点的运动轨迹为圆弧线,故此机构称为圆弧倾动机构(图1中α)。  相似文献   

5.
近日,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决定在中国宁波拟建的第二期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中采用最新的环保型PTA新工艺技术。采用这一新技术的第二期PTA项目装置将于2015年投产,生产能力预计达到120万吨/年,是第一期生产能力的2倍。该新工艺采用了三菱人造丝的水处理膜技术以及循环工艺,每生产1吨PTA所消耗的水量少于2吨,而现行工艺的  相似文献   

6.
电脑数显碳硫分析仪型号为HV -4B ,采用MCS— 5 1系列单片微机完成化学流程的控制以及模拟滴定分析过程 ,8只防腐电磁阀作为仪器的气路和液路通断开关 ,碳的测定采用气体容量法 ,由高灵敏度的气压传感器检测结果 ,微机自动进行数据处理 ,硫的测定采用碘量法注射式滴定。与仪器配套使用的有高速自动引燃炉、电子天平。整个设备操作方便 ,分析速度快、精度高 ,读数自动化。故障描述 :设备正常使用时 ,一般先做 3个废样 ,再做标样 ,最后做试样。 2 0 0 3年 3月在做前 3个废样试验时 ,碳含量有数据显示 ,硫含量一直没有数据显示。由于设备不…  相似文献   

7.
无钙焙烧生产红矾钠新工艺项目概况红矾钠作为基本化工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冶金、印染、机械、日用五金等行业。其生产工艺分为生产过程添加大量钙质填料(石灰石、白云石)的有钙焙烧工艺(有钙法),和不加钙质填料的无钙焙烧工艺(无钙法)。有钙法由于排渣量大,吨产品排渣2.5~3吨;渣中Cr6+含量高,达2%~3%;渣中含致癌物铬酸钙,严重污染环境,正面临淘汰。无钙法由于用自产渣返回作填料,大大降低了排渣量,吨产品排渣≤0.8吨;渣中Cr6+含量减少了90%以上,仅含有0.2…  相似文献   

8.
本课题在1992年1月已通过河北省科委组织的鉴定。1 成果简介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均有丰富的钒钛生铁资源,仅河北省承德地区蓄藏量就达二亿八千万吨,承德地区年产钒钛生铁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应用在机床床身、液压件、齿轮等高强度、高耐磨性铸件上。但对钒钛铸铁化学成份、金相组织、机械性能一直没有系统研究。本课题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利用调整化学成份,加入微量元素,优造最佳工艺参数进行炉前处理和热处理方法,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了钒钛铸铁化学成份,金相组织与机械性能之间的影响关系和机理;同时在实践中也有效地改善了钒钛铸铁…  相似文献   

9.
针对转炉在出钢结束时挡渣标投入转炉内位置不准的问题,研制转炉挡渣标投入机械手,达到准确及时将出钢口堵死的目的,提高转炉作业率。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12月3日,吉林石化公司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集成先导试验工程项目通过了中国石油科技管理部组织的验收。该项目通过"污泥电渗透+污泥碳化"的工艺路线,使有机物得到回收,含水率降到1%以下,且运行成本低于直接焚烧。该工艺可使污泥减量90%,污水厂混合污泥和炼油厂油泥最终碳渣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 309-2009》标准中B类回用标准。同时,碳渣具有一定的热值,也可作为辅助燃料使用;处理  相似文献   

11.
采用合理的制造工艺,以高温耐热合金钢为主料,加入有益元素铬、钨、锰等,并控制有害元素碳、硫、磷等的含量,试制成功了一种金属镁还原罐,其寿命是同类产品的3倍,成本只有同类产品的(2/3)。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我国自 1996年钢产量突破 1亿吨大关后 ,连续 3年居世界头号产钢大国。但是存在产品、工艺、组织结构不合理 ,生产板管比偏低 ( 39% ) ,铁钢比偏高 (大于 1) ,企业数量太多 ,生产规模总体偏小等严重的结构矛盾 ,导致效益严重下滑。 1998年同 1993年相比 ,铁、钢、材分别增加了 32 60万吨、2 4 50万吨、2 50 0万吨 ,而同期实现利润却从19 93年最高的 2 94亿元降至 1998年的 2 3亿元。武钢的结构性矛盾也较突出 :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质量与国外差距较大 ;铁、钢、材生产能力不平衡 ,一些关键工序还不能满足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酸化+铁碳微电解+芬顿氧化的工艺处理了直接耐晒黑G染料废水,其中,硫酸用量为3%,铁碳微电解进水pH为3,曝气时间为1h,芬顿氧化双氧水用量为4%,在此工艺下,其出水基本无色澄清,COD去除率达到95%以上,出水COD低于500mg/L,可直接排放至化工园区污水站管网。其每吨废水处理成本约115元,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4.
借助EDS、XRD分析技术分析15-5PH钢氧化膜的成分和结构,研究了氧化膜在生长、剥落过程中Fe、Cr离子迁移的情况。结果表明15-5PH钢在700℃及以下,氧化速度缓慢,氧化膜成分为铁铬尖晶石氧化物,铁离子在膜内的迁移速度控制着氧化速度;800℃氧化时,氧化速度较700℃增快,氧化膜内铬离子通过氧化膜裂纹等快速通道向外迁移,铁离子反向迁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在钢铁工业建设中,工程造价增长迅速,投资难以控制,给基本建设战线造成十分被动的局面,也影响着钢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一、钢铁工业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一五”至“六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工程造价变化情况如表1—表4所示.表1 吨钢综合投资表 单位:元/吨钢  相似文献   

16.
借助EDS、XRD分析技术分析15-5PH钢氧化膜的成分和结构,研究了氧化膜在生长、剥落过程中Fe、Cr离子迁移的情况.结果表明15-5PH钢在700℃及以下,氧化速度缓慢,氧化膜成分为铁铬尖晶石氧化物,铁离子在膜内的迁移速度控制着氧化速度;800℃氧化时,氧化速度较700℃增快,氧化膜内铬离子通过氧化膜裂纹等快速通道向外迁移,铁离子反向迁移.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由河南省中原化肥厂改制而成,是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是以中原油田天然气为原料,年产 30万吨合成氨、 52万吨尿素、 3万吨双氧水、 1.2万吨三聚氰胺、 6000吨水稳剂的大型现代化化工企业。其中合成氨装置采用英国帝国化学公司 ICI— AMV工艺,尿素装置采用意大利斯纳姆公司氨汽提工艺,主要生产工艺采用 DCS集散控制和 PLC逻辑程序控制新技术。吨氨设计能耗 688.4万大卡,比国内同类化肥企业吨氨能耗低 28.3%。自 1990年 5月份投产以来,集团公司领导针对本企业生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高温…  相似文献   

18.
据国家冶金局统计,1998年湘钢的生铁、连铸坯、普碳线材等4项主要产品的成本均高于邯钢,其差距为:湘钢生铁成本高于邯钢69.30元/吨;普碳连铸方还成本比邯钢高282.76元/吨;低合金连铸方坯成本高出邯钢133.09元/吨;普碳线材成本比邯钢高261.30元/吨。差距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一是能耗高,湘钢比邯钢,吨钢综合能耗高0.5502吨标准煤/吨钢,入炉焦比高169公斤/吨;二是物耗高,转炉钢铁料消耗,邯钢比湘钢低70公斤/吨,而轧钢综合成材率则高于湘钢586%;三是连铸比低,湘钢比邯钢低51%;四…  相似文献   

19.
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It真空自耗电弧炉主要是用来熔炼φ440mm一次铸锭和φ350mm成品铸锭。熔炼φ440mm一次铸锭的工艺要求熔炼电流为9000A、熔炼时间约为2h=熔炼φ350mm成品铸锭的工艺要求熔炼电流为11000A、熔炼时间约为1.5h:当熔炼φ440mm一次铸锭时,设备能满足工艺要求,熔炼一切正常。但在熔炼φ350mm成品铸锭时设备出现异常,当铸锭熔炼约30min时,电极杆温度温升异常,将电极杆动密封烫化,炉体漏气,真空急剧下降,熔化被迫停止。  相似文献   

20.
在化学产业发展的同时,对化学工艺实验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问题。化学工艺中存在很多的危险因素,在实验中需要及时的进行控制,做好危险的识别。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化学工艺实验中的危险识别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