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我国居世界之最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但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相悖,也不符合公平正义原则,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威胁。而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城乡权利不平等,包括政治权利不平等、教育权利不平等、医疗卫生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平等、公共投入不平等。解决我国城乡差距的根本途径,也在于缩小城乡权利差距,这才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盖勒和斯利亚的理论模型进行扩展,将城乡二元结构和政府行为引入跨期模型,揭示了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可以通过政府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予以改善的内在机理。基于2001~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建立联立方程组和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城乡教育不平等将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也会促使城乡教育不平等的程度进一步加大。第二,缩小城乡初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可以有效地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而缩小城乡小学或高中教育经费的差距对降低城乡教育不平等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无显著作用。实证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在于实施农村偏向的教育投入政策,增加对农村初中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打破城乡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恶性循环"的怪圈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社会上的分配结果和各类不平等都是由个体的权利配置来实现的,造成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根本性原因是一系列制度导致的权利配置不合理。收入分配公平应该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而权利公平应是其核心内容。本文从权利配置的视角来探究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因,认为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三个方面的权利不平等是其中的重要原因。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促进城乡居民参与权趋于平等的政策举措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居民之间不平等的收入权和保障权则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意味着,改革和完善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的方向应该是促进城乡居民在参与权、收入权和保障权方面趋于平等。  相似文献   

4.
刘晓梅 《经济师》2012,(8):48-49
城镇和农村是构成我国社会结构的两大基本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差距逐年拉大,城乡差距已成为社会协调发展的障碍,影响着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文章从准确地了解当前城乡差距拉大的程度,探讨城乡差距拉大的原因,对现行的城乡政策及城乡的协调发展提供建议,对于遏制城乡差距的拉大具有十分重要的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开明 《经济学家》2008,3(3):28-36
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容易出现城市偏向问题,本文基于城市偏向与城乡差距的理论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城市偏向政策影响城乡差距的效应进行回归估计和检验。结果发现,城市偏向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固定资产投资及财政支出的城市偏向越明显,城乡差距越大。现阶段我国经济及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城乡差距产生正效应,城市化及开放程度提高则具有负效应。受之启示,消除二元结构、扭转城市偏向及推进城市化对于缩小我国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金融抑制被认为是导致我国扭曲的金融发展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而东西部金融发展的市场化水平差异使得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也表现出非完全一致的关系.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均表现为非同阶单整变量,从而并未支持二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但从短期来看,西部金融发展显著的构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而这种因果关系在东部地区却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不平等:理论和经验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借鉴霍姆斯特姆-梯若尔(Holmstrom和Tirole,1997)模型,构建了金融发展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理论模型,并在克拉克、许和周(Clark、Xu和Zou,2003)的分析框架基础上,运用我国1978—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金融发展与收入分配不平等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金融规模扩大对城乡收入分配产生负面效应,而金融效率提高却有效缓解了城乡收入不平等;从短期看,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都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本文的结论及政策含义对促进金融发展、缓解城乡收入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十二五"广东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省份,过去30年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就,但广东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绝对贫困仍然是广东农村一个严重的问题,而更突出的是,在城乡之间,由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而导致的机会不平等问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重庆城乡发展差距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滔  赵礼祺 《经济师》2008,(2):276-277
要解决城市和农村之间差距日益拉大的问题,我们就必须跳出以农村谈农村的思路,以统筹城乡发展的视角来研究城乡差距问题。文章通过对重庆城乡发展现状的分析,并分析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工业化建设带动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伴随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本文利用1978~2010年全国工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时间序列数据检验城乡收入差距与工业结构的协整关系,分析工业结构的变迁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重轻工业固定资产净值比值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1%显著水平下前者是后者的单向Granger原因;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失业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立军  湛泳 《财经科学》2006,83(4):53-60
大多数研究表明,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它们均未从农村金融发展的视角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研究.本文从农村自身经济金融发展层面出发运用1978-2004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村资金的不断外流和非正规金融的不规范发展,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现实的出路是遏制农村资金外流,提供更多的农村正规金融资源;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少惠  裴玲 《经济问题》2008,(10):25-27
城市和乡村是构成社会大系统的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然而我国长期以来的非均衡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文化发展的巨大差距,使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文化权利呈现出了不平等的现象,不仅影响到新农村建设,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共融。而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应当在文化基础设施、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农村地区更多的投入,以缩小城乡文化“二元”差距,维护农村居民文化权利的公平。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后非常迅速,但是由于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现实情况,两级发展矛盾突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城乡之间二元分割严重,城乡差别持续扩大,已经造成云南城乡关系的紧张和失衡。就此,通过对云南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从制度层面剖析云南城乡收入失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扩展Bakos(1997)的模型,用以分析电商市场发展对中国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由于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搜寻成本存在差异,当消费场景由传统实体市场转向电商市场时,农村居民将获得比城镇居民更大的效用提升。电商对居民消费的渗透会更多地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进而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同时,由于缺乏标准化运作体系及相关配套设施,电商市场在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方面存在巨大逆差,电商在企业中的渗透更有利于城市工业品销往农村,进而扩大城乡消费差距。也就是说,电商市场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有完全相反的两种影响,但其净效应是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基于2013-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理论分析的预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即现阶段电商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15.
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合理程度判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5年以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别呈扩大趋势.产生这一扩大趋势的原因既有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合理扩大,也有政府的城市偏向政策等因素造成的不合理扩大.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反映二元对比系数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来测度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合理程度.  相似文献   

16.
李连梦  吴青  聂秀华 《技术经济》2020,39(2):125-133
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电子商务对平衡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及作用途径。充分考虑内生性的稳健研究结果显示:2014—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并没有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反而加剧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电子商务通过城乡居民不同门类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差距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政府仍需继续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电商发展环境,并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7.
赵跃利 《生产力研究》2012,(5):35-36,60,261
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1980—2007年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的发展,二元化的经济、管理、政策因素是城乡差距产生及扩大的主要原因。从量度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来看,城乡差距的存在有一定的客观性,由于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部分条件天然地存在差别,因此,城乡收入差距不能完全消除,只能付诸行动缩小差距并将其控制在一个限度内,文章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也随之扩大,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采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研究了城市化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通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积极发展乡村的特色传统产业、鼓励富裕人员和知识分子回乡创业等政策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并采用2011—2015年中国内地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传统银行的金融服务成本、互联网金融的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为负,这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实现的;(3)传统银行金融包容性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作用,东部比中西部更加明显,而互联网金融包容性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显著。据此,本文提出,应重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以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on poverty and inequality in India before economic reform. The methodology comprises two dimensions. Modern time series methods are used to uncover the dynamic patterns of urban–rural poverty and income inequality. A machine-learn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ausal structure among the development indicato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reductions in rural poverty appear to be a more effective in reducing both urban and rural poverty, although the costs of achieving these reductions have not been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