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29):26-28
本文以G市供电公司为例,对其现在的物资采购管理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集中采购存在的问题根源。通过数据分析,运用运筹学的DEA线性规划模型对采购物资进行综合指标评分,再利用Kraljic模型进行物资归类,并根据物资的采购性质制定相应的采购策略。同时引入资产管理理念,研究如何运用资产全生命周期(LCC)采购策略对关键性物资进行战略采购,并对标准化程度高,行业制造成熟的办公、信息、耗材等物资提出电子化集中采购模式,以实现成本和效率最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都离不开存贮,为了使生产和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一般的工商企业总需要一定数量的贮备物资来支持。在信息世道今天,人们又建立了各种数据库和信息库,存贮大量的信息等等。因此,存贮问题是人类社会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存贮论在医疗物资方面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医院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医院库存物资的管理在其整个经营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吴依伟  赵林度 《物流技术》2007,26(11):117-119,131
从回收模式和库存模型两方面对应急物流库存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回收模式上,论证了回收商管理库存(CMI)思想在紧急救援物资回收上的可行性;在库存模型上,引进了修复时间、回收率和修复率参数,将回收产品分为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部分,利用定量处理的方法建立了单生产期——多再制造期库存控制模型。研究表明:修复时间与模型最优策略无关,修复率、回收率与生产量和平均总成本成反比,不可修复产品的处理除了影响平均总成本之外,对模型最优策略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陆颖  景鹏 《物流技术》2014,(1):127-129,210
针对需求不确定条件下,应急物资最优的能力储备量和实物储备量问题,建立了基于部分延迟策略的应急物资能力储备模型。通过数学算例,分析了需求不确定性水平、成本结构、准备时间限值对于最优的实物和能力储备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一些需求不确定程度高、缺货成本大、协议成本低的应急物资,通过引入部分延迟策略、持有一定数量的能力储备,能够有效地降低总的期望成本。  相似文献   

5.
从供应链协同管理的角度,构建了石油企业备件联合库存管理模型,该模型分为供应商与物资总库的联合和物资总库与分公司的联合两部分,使原来的分散库存变为集中库存。并采用建立网络信息系统、供需协调管理机制和直达供应的策略达到联合库存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孙多青  张洁  马晓英  刘岩  张瑞丰 《物流技术》2009,28(10):86-89,131
研究多时段短生命周期产品在费用变动情况下的存贮模型,给出了短生命周期产品在有限时域内采取不同订货方式和订购策略的最优订购次数和总费用公式.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对所给结果作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7.
周鹏 《价值工程》2007,26(4):74-76
针对仓库容量有限条件下的随机存贮管理问题,通过找出商品在销售进货过程中会出现的全部可能,确定得到总损失最小的方法,然后以最优订货点作为决策变量并确定约束条件,建立优化决策模型。采用基于随机模拟的混合智能算法对该决策模型进行求解。对模型中的不确定函数进行随机模拟,使用由其产生的一组输入输出数据来训练神经网络对该不确定函数进行逼近,然后将该神经网络作为适应度函数嵌套于遗传算法中,最后应用遗传算法解得模型的最优解。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到所需要的最优方案。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基于混合智能算法的仓库随机存贮模型,较好地解决了实际应用中的仓库容量有限的随机存贮问题,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场理论的二级军事库存调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场势消耗最小原则建立了1个军事物流中心、n个分拨仓库的两级存贮系统的库存调拨模型,为物流场理论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通过算例分析,讨论在不同期初库存水平下,各分拨仓库之间应互相调拨的物资数量,确定分拨仓库的最优库存量,使系统的总消耗最少,有效地提升了物流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考虑某些商品的经营情况,在给出其需求率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和求解存贮模型,得出模型的最佳存贮策略。  相似文献   

10.
首先概述了电力企业的物资存储特征及其要求,接着分析了电力企业物资存储的数学模型,根据既定要求和假设条件推导出了其最优经济采购数量的数学模型,为电力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物资的经济批量采购提供了模型借鉴和决策依据,最后根据该数学模型研究分析了电力企业物资最优存储量及其计算决策的业务流程,以目标计划值和库存盘点值作为原始驱动参数进行模型推导即可得出符合电力企业既定需求的最佳库存变量值。  相似文献   

11.
陈少霞  后锐 《物流技术》2007,26(11):158-160,163
通过分析现有的供应链优化管理方法,提出基于片断化分析方法与跨阶段联盟管理策略的供应链优化管理运作模式,以克服传统的片断化管理模式信息链传递缺陷,并从发现供应链中缔造差异性源泉与缺陷、以及降低供应链成本两个方面探究了跨阶段联盟片断化管理模型对整个供应链优化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祥华  张作刚 《物流技术》2007,26(12):116-118
通过对HF飞机现状的分析.将航材分为动部件与消耗件,对航材的存贮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对航材收益与损失进行量化.利用边际分析法推导出最佳存贮量的求解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3.
集团企业配送中心优化策略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构建在随机需求基础上配送中心的成本模型,然后通过WITNESS的仿真与优化程序包,研究需求随机、存储策略为(T,s,S)的物流系统,确定其最优的配送中心选址策略及其(s,S)值。仿真结果得出了在不同优化方案下,可变因子与绩效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物资计划作为物资管理的重中之重,一向是基建期物资管理的重点。如何规范、高效地开展物资计划管理,是国网新源公司各级管理人员注重的主题。文中对新源系统基建期物资计划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就国网新源建设有限公司(下称“建设公司”)作为新源公司的物流服务平台如何更好地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基建单位做好物资计划,做好服务工作,同时,希望借此机会同物资管理同行进行经验交流,为提升国网公司物力集约化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汽车整车物流的核心在于整车配送,合理的配送模式更有利于汽车企业的管理,更有利于提高公司整车配送质量、降低公司整车配送费用。文中先对A公司整车配送模式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司整车配送模式优化、优化后的益处以及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6.
王铁宁  纪鹏 《物流科技》2008,31(12):10-12
在大型企业的生产活动中,最优的原材料保障计划和保障方案可以为决策层提供科学合理的辅助决策信息。文章运用可视化技术.设计了物流过程可视化系统.对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围绕系统中的筹措可视化、储存可视化和运输可视化及其实现途径进行了重点探讨。该可视化系统为原材料保障工作提供了一个科学、高效的决策支持平台.是实现原材料“及时、准确”保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仓储物流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当前国内仓储物流企业仍然面临税负重、成本高以及企业发展同质化等发展问题。面对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内仓储物流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创新,加速提升。对照国际仓储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可以看到自助仓储已经在国外发达国家与地区得到发展并且趋于成熟。目前,自助仓储在国内也开始悄然出现。文中运用SWOT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物流服务创新的过程原理,通过对自助仓储在中国市场的前景分析,以及对国内仓储企业发展自助仓储的优劣势的研究与分析,具体提出了国内仓储物流企业发展自助仓储的基本步骤和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黄永平  李劲松  尚振锋 《物流技术》2005,(9):187-189,216
针对联勤体制下战区物资保障网络结构,分析研究了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战区各类物资仓库联合库存控制模型,给出了最优补充量的数值求解方法,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9.
应急物资保障计划辅助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针对物资应急保障问题,提出了制定应急物资保障计划的流程,构建了应急物资保障计划制定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运筹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优化。该模型可为制定应急物资保障计划提供高效、便捷、准确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generalizes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regarding mining cost control and constitutes the model for the mining cost analysis. It also comes up with the sensitivity factor analysis to conduct mining cost control.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have been experimented with Jiangsu Chuanshan Mining Joint-Stock Company Ltd. Case studies have been undertaken on mining cost of the company and the most sensitive factor which affects mining cost has been found accordingly. Finally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the focus concerning the cost control of the company should be directed at output and material co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