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中国燃料油市场发展呈现新的特点:受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和大幅波动的影响,燃料油价格先是大涨,后大幅回落,但年均价格高于2005年总体水平.燃料油产量由以前的平稳增长转为较2005年大幅下降6.3%,至2264.7万吨.表观消费量微增0.2%,至4801.70万吨.燃料油进口量在2005年同比大幅下降14.2%之后,2006年开始反弹,同比增加7.4%,至2793.16万吨.其中,广东占全国进口总量的份额萎缩至五成以下,而山东异军突起,稳占两成之重.燃料油进口来源地出现多元化趋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进口企业前六甲在全国燃料油进口总量中所占比重增至七成,地方和民营企业的进口比重开始增加.燃料油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但其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下降的份额被保税方式所替代.燃料油出口量仍保持基数小、增幅大的势头.预计2007年中国燃料油需求将略有下降,表观消费量将降至4700万吨左右.  相似文献   

2.
中国燃料油市场2009年回顾及2010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危机以及国家加大节能减排措施力度等大背景下,2009年我国燃料油表现消费量同比减少17%,为3395万吨,并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受燃料油消费税提高和炼厂转产沥青等因素的影响,燃料油产量为1857万吨,同比大幅减少19%.在地方炼厂大量进货和保税船供油走高拉动下,全年进口燃料油2400万吨,同比增长11%,进口占表观消费量的比例突破70%,创历史新高;保税船供油需求坚挺和"复出口"贸易活跃带动燃料油出口显著增长,全年出口燃料油862万吨,同比增长19%.2009年国际原油上涨带动国内外燃料油价格大幅上升,下半年国内燃料油价格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受高额消费税等因素影响,预计2010年国内燃料油供应量将进一步减少;终端消费行业仅有船用燃料油需求保持增长,地方炼厂再加工、高耗能行业和电力行业用油都将出现萎缩.预计2010年我国燃料油需求量为3170万~3270万吨,较2009年减少4%~7%.  相似文献   

3.
韦健  熊国跃  刘锐铭 《国际石油经济》2013,(Z1):162-167,216
2012年,在地方炼厂燃料油再加工需求旺盛和水路交通运输稳步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燃料油消费在多年下滑后实现企稳回升,表观消费量为3446万吨,同比增长6%;包含保税油在内的中国市场燃料油总消费量达到4466万吨,同比增长4%;消费结构继续向石油石化和交通运输行业集中。新增炼能集中建成投产,推动燃料油产量大幅增加,全年燃料油产量为1929万吨,同比增长7%。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两项消费税新规,将深刻影响燃料油市场。预计2013年石油化工行业燃料油需求将受到各类原油资源的挤压,拖累整体燃料油需求,全年燃料油表观消费量约为3130万吨,同比下降9%;燃料油产量保持增长,而进口量下滑。  相似文献   

4.
中国燃料油市场2008年回顾及2009年展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08年国内燃料油产量为2229万吨,同比减少8.4%;净进口量为1435万吨,同比下降低29.4%;表观消费量为3664万吨,同比减少804万吨.2008年国内外燃料油市场价格前高后低,波动剧烈.新加坡180cSt高硫燃料油市场平均价格为511美元/吨,同比上涨35.5%:国内燃料油市场价格整体高于上年水平.预计2009年国内燃料油产量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进口量继续回落,供应量比2008年进一步减少.除船用燃料油需求量同比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外,发电、再加工以及炼钢、建筑等高能耗制造业的燃料油需求均将明显下降.预计2009年国内燃料油需求量为3250万~3350万吨,较2008年减少300万~400万吨.  相似文献   

5.
2012上半年,国际油价整体呈稳中下滑趋势。国内外经济对国内成品油市场影响明显,柴油市场低迷,库存增加。汽、柴油价格经历从年初小幅上扬到年中三次回落,目前基本稳定运行。预计2012年汽、柴油表观消费量分别为8125万吨和17051万吨,同比增长5%和2%左右,明显低于2011年增速,也不排除柴油表观消费量出现负增长的可能。国际石油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在下半年将不会得到显著改观。  相似文献   

6.
进口LNG和西电东送对广东燃料油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广东省燃料油消费量已达1039.5万吨,占全国燃料油消费的24%。广东省的燃料油主要用于发电、工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省外调进和进口是供应的重要渠道。“十五”期间,西电东送和广东引进液化天然气势必对广东省的燃料油市场产生影响,但天然气和西电的技术经济特性差异对燃料油市场的影响程度不同。预计未来10年广东发电用燃料油需求量将大幅下降,2010年将降到约271万吨,仅为2001年消费量的41%,而工业用燃料油将继续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加上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用油需求,到2010年广东燃料油消费总量将比2001年略有下降,但总规模仍然较大。  相似文献   

7.
由广东油气商会主办的“2004年中国石油市场研讨会”吸引了国内外业界人士的眼球。会上专家的报告显示,世界原油市场目前仍是以供应为主导、以需求为驱动。2003年全球的原油需求量为7866万桶/日,预计2004年将增加230万桶/日,中国以85万桶/日的增量继续成为世界原油需求增长最强劲的国家。国际油价被拉高到每桶40美元以上,但世界原油平均的勘探开发与生产成本之和却只有12.3美元/桶。高油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原油与成品油进口量增势迅猛,成品油中又以燃料油的进口最为突出。2003年燃料油进口量首次超过炼油厂供应量,并突破2000万吨,进口依存度升至53%。为加快与国际接轨,改变中国在亚太燃料油定价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减少价格风险对宏观经济影响,并为石油市场开放和体制建设提供规范和市场环境,中国近期将先后推出燃料油期货与石油中远期交易。  相似文献   

8.
2007年,全国国内共生产原油1.87亿吨,同比增长1.6%;共加工原油3.27亿吨,同比增长6.4%;石油净进口量为1.84亿吨,比上年增长7.8%。受国内外价格差等因素影响,石油产品净进口2416万吨,比上年下降22.9%,出口增长16.4%。尽管油价不断创新高,但由于经济快速增长等原因,2007年国内石油需求,特别是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继续较快增长。2007年中国石油表观消费量达到3.70亿吨,同比增长4.6%;去除库存等因素,2007年中国石油实际消费量在3.65亿吨左右,比2006年增长5.4%。受国际油价的影响,2007年国内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创历史新高。预计2008年国内石油市场仍会延续2007年的基本状况:原油生产缓慢增长,石油需求和进口继续较快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将突破50%,石油价格将保持高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成品油市场2009年回顾与2010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和主要用油行业增速放缓,成品油(汽油、柴油、煤油)需求增速明显下降,全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21亿吨,同比增长2.5%,远低于2000-2008年8.4%的平均增速,为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全年汽油表观消费量6704.9万吨,同比增长5.5%;柴油表观消费量1.39亿吨,同比下降0.2%;煤油表观消费量1497万吨,同比增长17%.2009年中国炼油工业逆势上扬,成品油产量2.28亿吨,同比增长9.4%,远高于2.5%的成品油消费增速.成品油市场由金融危机前的"供应偏紧"转为"供应宽松".中国推出新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国内、国际油价联动更为密切.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继续向好,汽油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柴油需求增速大幅回升,煤油需求增速回落.国内炼油能力继续扩张,成品油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加.预计2010年中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38亿吨,同比增长7.7%;成品油产量2.43万吨,同比增长6.7%,市场仍将延续"供略大于求"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上半年,中国沥青总产量为637万吨,同比增长54.9%;净进口量为180万吨,同比增长6.5%;在沥青冬储需求的支撑下,表观消费量达815.5万吨,同比增长41%;但终端实际需求低迷,预计实际消费量仅为350万吨。上半年国内沥青价格和进口沥青价格随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而走高,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呈下降趋势。下半年,随着沥青需求旺季来临,加之国内经济日趋回暖和原油价格继续走高,同时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支持下,沥青市场终端需求将较上半年有明显好转。预计2009年全年沥青的表观消费量为1400万1500万吨,国内市场供应量继续维持在高位。沥青价格将在第三季度摆脱盘整期开始上涨;第四季度可能有所回落或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