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沙磊 《中关村》2010,(9):65-67
目前中关村共有超过100家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留创园,孵化总面积超过1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数量近5000家,“科技金蛋”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2.
崔军强  黄威  白桦 《中关村》2006,(5):84-85
在高科技企业云集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虽然地处最核心区域,办公场所的租金却是最低廉的。这项已执行了9年的优惠政策,使很多初到北京的留学生创业者体会到了“摇篮”的温暖。按照创业园的规定,审核入园的留学生企业创业,第一年只需缴纳20%的房租,到孵化期结束的第三年,这个比例才会涨至60%。海淀创业园主任赵新鸣算了一笔账:以最低房租每天每平方米4毛钱计算,留学生租用100平方米办公场所每月支付1200元,一年下来可节省租金近6万元。这在寸土寸金的上地,绝对是个难以复制的特例。就像摇篮中的婴儿一…  相似文献   

3.
魏颖  王征 《中关村》2009,(11):58-59
独特的DNA造型,昭示着中关村不断向上、勇攀高峰的发展轨迹,也象征着中关村生生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习牧歌 《中关村》2012,(7):17-17
1 说到高科技,说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说到未来中国的产业转型、产业革新,可能媒体上有一半的新闻都是中关村的。  相似文献   

5.
马文良 《中关村》2006,(7):92-93
作为中关村的支柱产业,软件业的发展有目共睹,然而软件人才仍属于稀缺资源,甚至成为影响其迅猛发展的“瓶颈”。中关村地区软件人才的缺口超过20万人,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国际化软件人才”?如何搭建软件人才“吸引、培养、使用、提高”的产业链条.实现企业与人才  相似文献   

6.
马文良  张勇 《中关村》2005,(9):18-22
说起中关村,人们脑海中第一时间出现的是“海龙电子城”——到中关村购买电子产品,“去海龙”就成了最顺口的经典口头语。这个地处中关村核心地区、面积20000平方米的大型卖场,在消费者眼中无疑是中关村的代名词,是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中名气最响的品牌之一。  相似文献   

7.
程桔华  勒川 《中关村》2008,(3):32-32
作为中关村第三代创业者的代表人物,严望佳深谙“以柔克刚”之道。实际上,在“海归”回游的大潮中,他们已经成为中关村新一代创业者的中坚力量,严望佳和她的“启明星辰”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程桔华 《中关村》2012,(5):20-25
在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已建成的28.29万平方米科技企业加速器里,200家企业贡献了115亿元收入,平均产出强度为4亿元/万平方米。在原动力空间二期的某些企业独栋,平均产出强度达到6.7亿元/万平方米。中关村翠湖科技园创新不止,奇迹不断。  相似文献   

9.
陈莎 《中关村》2008,(8):52-53
“中关村赢街”:“街”意味着聚集和影响力,“赢街”聚集了最有发展潜力和资本意识的企业,“中关村赢街”是一种创新的投融资和商务促进形式,把产品市场中的“广交会”形式引入资本领域。独特的“中关村赢街”紧紧围绕中关村,聚集资本界多种资源、提升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帮助企业结交商业和资本伙伴,科学融资、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0.
卫汉青 《中关村》2013,(11):7-7
2013年9月30日,也就是共和国64岁生目前一天,中国发生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6位常委和政治局成员,来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集体学习,聆听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小米科技CEO雷军、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等中关村代表人物讲课。  相似文献   

11.
马文良 《中关村》2011,(3):22-27
中关村核心区北部起航,寄托了许多荣耀与梦想。期待在下一个十年,中关村历史的创造者们与世界同舞,看风舒云卷,听潮起潮落。我们始终相信:未来,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2.
林抚生 《中关村》2011,(3):28-29
海淀作为全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源地,理应在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和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程中,在建好首都战略腹地、助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相似文献   

13.
明星 《中关村》2011,(4):82-83
"人才智力高度密集、机制体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是中关村描绘出来的宏伟的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4.
马微 《中关村》2011,(2):54-56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是将10年来中关村先行先试的经验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透露出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指向。  相似文献   

15.
武文生  邵翔  何建 《中关村》2011,(2):60-62
中关村已成为仅次于硅谷的全球第二大创新中心,在国内独树一帜,并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其独特的发展模式也已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16.
明星 《中关村》2011,(6):74-76
成立一年来,被喻作园区方案设计师、项目采掘工和资源供应商的中关村发展集团,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7.
明星 《中关村》2011,(3):58-60
新的设计师大楼的建成,为751D-PARK建立了一个平台和渠道,通过不断摸索,园区将逐步完善时尚设计产业链,这也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个骄傲。  相似文献   

18.
王德禄 《中关村》2011,(3):34-35
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可以先行先试,海淀就要敢于创新、敢于负责任,将自主创新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9.
吴炜 《中关村》2010,(12):20-25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正孕育着新一轮科技创新高潮,新兴产业呼之欲出,中关村承担着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一定能引领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陈智国 《中关村》2011,(3):36-38
海淀北部地区将成为带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快速发展新的增长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值过万亿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