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自1979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以来,内地与香港的经济贸易来往和技术交流迅速发展,1986年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创历史的最高纪录,并出现了一些十分可喜的情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双边贸易总额大幅度增长根据香港当局的统计,1986年内地与香港的双边贸易总额达1405.49亿港元,较1985年的1201.75亿港元增长了16.95%,创历史的最高纪录,占香港对外贸易比重25.44%。这是继1985年后内地与香港的贸易连续两年超过了美国,跃居香港对外贸易的首位。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央对香港采取正确方针、政策,内地对香港出口有较大发展,特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进一步加快。一九五○年内地对香港供货只有1.42亿美元,一九八三年增加到53亿美元,三十三年增长了三十六倍,平均每年递增11.6%。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工业生产发展,供港商品结构也在逐步变化。五十年代初期,内地供港商品基本是农副土特产品,至七十年代末,即一九七九年开始,工业产品的总值便超过了农副土特产品。据香港海关统计,包括纺织、轻工、石油化工、五金矿产、机械仪器等五大类工业产品所占内地对香港出口总值比重,一九七八年为43%,一九八三年上升为63.46%;绝对金额由4 5.36亿港元增至271.75亿港元,五年增近五倍。目前,我们已有一大批商品在香港市场占居绝对优势地位,如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论坛》2008,(1):62-65
本刊讯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进出口总值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达21738.3亿美元,同比增长(下同)23.5%。其中,出口12180.2亿美元,首次超过1万亿美元,增长25.7%;进口9558.2亿美元,增长20.8%;顺差2622亿美元,增长47.8%。  相似文献   

4.
从2004年1月1日起,《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实施以来,内地给予优惠进口的货物逐季增加,香港受惠领域逐渐扩大。据海关统计,第一季度经内地口岸实际验放的香港CEPA项下货物总值为1.7亿港元,第二季度为2亿港元,第三季度为2.8亿港元,累计实际进口6.5亿港元,免征关税4446.8万元人民币。据了解,CEPA实施后,香港的制造业不断  相似文献   

5.
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继续高歌猛进.全年实现进出口总值达27738亿美元.再次跨上一个新的万亿美元台阶.对外贸易增速连续6年超过20%.世界排名第三的位置已经牢不可破。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1日起.《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协议实施以来.内地给予优惠进口的货物逐季增加.香港受惠领域逐渐扩大。据海关统计.第一季度经内地口岸实际验放的香港CEPA项下货物总值为l。7亿港元.第二季度为2亿港元.第三季度为2.8亿港元.累计实际进口6.5亿港元.免征关税4446.8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2013年的世界经济依然处于温和复苏时期,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增速也处于调整期,中国的对外贸易在不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中国2013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比2012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巨大成绩,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78年不到200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1.76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并进一步缩小与第二大贸易国的差距;入世5年间合计进出口总值已超过从改革开  相似文献   

9.
财经资讯     
《对外经贸财会》2011,(1):91-96
2010外贸进出口总值近3万亿美元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对外贸易总体向基本平衡的方向发展。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外贸出口15779.3亿美元,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减少6.4%。  相似文献   

10.
十年间,香港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经受了SARS危机的考验,实质GDP总量也由1997年的1.22万亿港元升至2006年的1.73万亿港元。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额有了很大的发展。根据香港贸易统计,1950年内地与香港贸易总额2,043百万港元,至1984年增加至95,100百万港元,三十四年间增长了45倍多,平均每年递增11.96%,其中内地向香港出口1950年为783百万港元,1984年增至55,753百万港元,增长70倍,平均每年递增13.37%;内地从香港进口1950年为1,260百万港元,1984年增至39,347百万港元,增长30倍,平均每年递增10.65%。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了解30年来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的进程,认识香港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借鉴其有益的经验,对于我们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战后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香港一直是亚洲东南部一个普通的转口港。战后,香港对外贸易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1)1950—1959年,为恢复阶段。五十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全面禁运,香港转口贸易一蹶不振。五十年代中期,由于香港纺织工业的兴起,纺织品和成衣的出口兴旺起来。1950年,香港本地出口总值首次超过了转口贸易值,标志着香港由转口港转变成加工出口港。  相似文献   

13.
财经资讯     
<正>国内商务2010外贸进出口总值近3万亿美元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7%,对外贸易总  相似文献   

14.
外经贸人期待已久的目标终于提前1个月实现了!根据海关总署12月9日发布的统计数据,2004年1-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达10383.8亿美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出口5296.1亿美元,进口5087.7亿美元,分别增长35.7%和37.3%;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08.4亿美元。中国首次实现了年度对外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的目标,跃居仅次于美、德两国的世界第三贸易大国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研究香港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的利益,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转口贸易是香港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形式;香港在1990~2012年期间在与中国内地转口贸易中获利高达62186.32亿港元;香港与中国内地的转口贸易占香港整体转口贸易的比重大;中国内地是香港转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澳门1849年开辟为自由港,是我国继香港之后的第二个自由港。面积15.52平方公里。由于面积小和本身资源缺乏,又无深水港和国际机场,所以这个地方,一直没有很大发展。但它对对外贸易的依赖性很大。当地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绝大部份依靠进口,而当地生产的产品90%又依赖出口。历年对外贸易值大大超过了本地生产总值。1984年对外贸易总值为137亿元(澳门元,下同),而本地生产总值只有78亿元,对外贸易总值为生产总值的1.76倍。可见澳门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严重依赖。  相似文献   

17.
《财经界(学术)》2007,(12):66-70
2007年前8个月,中国对外贸易依然保持了迅速增长态势。据海关统计,2007年1~8月中国外贸进口总值达1.37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其中出口7658.3亿美元,增长27.7%;进口6038.5亿美元,增长19.6%,当月进、出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8.
产品市场     
据《生产力通讯》报道,香港目前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注塑机械产地,从1980年到1992年,香港本地产塑胶机械出口值上升了近一倍,达到15.25亿港元。 此外,目前香港已掌握各类玩具微型马达的生产技术,去年头11个月,香港电动机械及零件出口总值达89亿港元,其中微型马达占了极大比重。  相似文献   

19.
1982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人民币367.7亿元,比1981年同期增长2.8%,净增10亿元。其中:出口总值为193.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9%,净增36.2亿元,出口所占比重由去年的44.0%上升为今年的52.6%;进口总值为174.0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3.1%,净减26.1亿元,进口总值所占比重由去年的55.9%下降到今年的47.3%。今年上半年,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顺差人民币19.7亿元。  相似文献   

20.
庞宝林 《新财富》2007,(9):100-100
截至2007年7月底,香港股市市值约17.37万亿港元,其中中资股(国企及红筹)的市值达8.47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的48%。以成交量计,2007年至今港股日平均成交量为632亿港元,中资股的成交占比为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