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乡桥》2006,(8):16-17
过去,中国银行业的主要矛盾是不良资产特别是大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近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银行业的面貌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大银行已从主要解决不良资产问题转为主要解决法人治理和提高内控水平问题。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矛盾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三个不平衡:一是机构发展不平衡,大银行改革发展相对较快,中小银行特别是小银行改革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改革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改  相似文献   

2.
防范和化解银行不良资产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是7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处理不好,经济改革的成本会吞没经济改革的成果。”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同时发表了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对不良贷款的现状发出警报。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困扰和束缚我国金融体制与经济健康发展的桎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累积更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最大隐患。因此,不良资产的防范和化解应是各家银行信贷乃至通盘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国有银行和资产公司仍存在约2.8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不良贷款比例为28.68%,不良贷款占2003年中国GDP的23.99%。与其他国家比较,中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显得十分严重,而与发达国家贷款分类方法的差异,使问题的严重性更为突出。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生成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源自国家融资体制下的所有权安排,国有银行改革的滞后,使之为国企承担大量改革成本。不良资产的处置必须与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有银行自身的改革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普华永道最新报告指出,未来两至三年内。海外投资者将斥资150亿美元,意欲购买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全球著名投资银行和基金公司。均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表现出极大兴趣。而投资中国房地产不良资产,一直是众多海外基金组织进入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5.
商业银行存在大量的金融不良资产,会直接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各国政府都十分关心,高度重视。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也十分严重。如何有效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成为世界金融领域研究和探索的紧迫课题。从世界各地及我国处置不良资产的实践看,处置机构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同时也都遇到了很多的难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如何运用评估技术确定不良资产的内在价值和出售价格。要解决这些问题,并不容易,本文力求在探索金融不良资产一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现阶段国内金融不良资产评估的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得出能促进我国金融不良资产评估业进步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对金融不良资产评估实践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即使中国政府全力以赴解决银行业问题,也不大可能在2006年之前将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降低到15%的水平。2007—2008年左右,将是中国银行业整个不良资产开始全面暴露并趋于峰值的危险和敏感年份。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行业积存的巨额不良资产,不仅是自身的一个沉重的包袱,拖累了它们的商业化进程是威胁金融安全的“病灶”,同时也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心腹之患”。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直接关系到银行业深化改革,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更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快速有效处置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探讨应从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不良资产的处置、商业银行业务中心组织模式的实行等角度进行中国银行业并购前的自身完善工作;然后分析中国银行业的横向并购战略,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的并购、跨国银行并购;最后阐释纯粹控股公司的混业并购、经营控股公司的混业并购等两种中国银行业的混业并购模式。  相似文献   

9.
最近召开的中国银监会会议传出信息:银监会2006年的一个工作重点是预警不良资产反弹。于是,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中的重中之重——不良房地产项目,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王瀛 《英才》2010,(8):106-107
银行作为与地方债休戚相关的一方,一旦因地方债再次积聚巨额不良资产,那么中国银行业改制的成果将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11.
2007-2008年左右,将是中国银行业整个不良资产开始全面暴露并趋于峰值的危险和敏感年份。  相似文献   

12.
蓝德彰 《中国企业家》2003,(10):103-103
靠“扩大分母”稀释不良资产的做法,是中国银行业真正的风险所在  相似文献   

13.
银行业的自我拯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2008年左右,将是中国银行业整个不良资产开始全 面暴露并趋于峰值的危险和敏感年份  相似文献   

14.
朱民 《中国企业家》2010,(7):118-118
2007年春的一个周末,杨柳初绿,微风徐徐,我们假怀柔一角讨论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其时,中国的主要国有银行已经经过了三年的股份制改革:国家动用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注资,三家银行进行了大规模的财务重整,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先后于2006年在上海和香港成功上市。其市值更是名列世界前10名之列。毫无疑义,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5.
在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前夕,外资早已纷纷斥巨资抢购入场券一美洲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外资银行争相入股中国银行业。而政府相关政策的出台也为海外银行并购中国银行业清除了政策障碍。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近日出版《中国50大商业银行》研究报告,通过对包括大型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共50家商业银行进行比较研究,标准普尔指出随着小银行无力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银行业两极分化的程度可能加大,而这恰恰为中国银行业发生并购提供了成熟时机。该报告还研究了中国政府对银行业的重要影响,提出了继续推进银行业改革所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并指出了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最佳路径。本期专题对该报告进行了摘编,希望能为读者观察中国银行业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银行业第一个进行专业化改革的银行,民生银行经历十年的发展和积累之后正在夯实其改革构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人民币国际化启动,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并胜出,无疑是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从国内外所得税的演进过程出发,对银行业所得税管理问题从宏观政策和微观管理两个层面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巴赛尔协议2001”框架的三大支柱即资本充足率、银行监管及信息披露出发,考察中国银行业的现状,分析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作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运行规则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也积累了不少同外资银行竞争的经验。然而,中国银行业毕竟尚处于发展阶段,与国际大银行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加入WTO以后,银行业将面临哪些挑战,应采取哪些相关的对策,是我们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一、加入WTO: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作为具有巨大潜力,令世界银行业关注的中国银行业,加入WTO,其银行市场必将成为外资进入的重要市场,竞争与挑战是难免的。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体制上的挑战。目前我国的国有银…  相似文献   

20.
人物观点     
《房地产导刊》2009,(4):19-19
“中国银行业虽然不能‘独善其身’,但做到了‘独树一帜’。今年中国银行业“我百分之百地肯定,我们能够跑赢大市(全球银行业平均水平)。”——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对媒体表示,目前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是有限的,风险是可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