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相关认定与会计核算进行了简要阐释。  相似文献   

2.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关系到递延所得税费用和企业所得税费用的正确核算.本文主要探讨三种特定交易或事项中涉及递延所得税的会计核算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实例简要阐述了分期收款销售业务的所得税会计核算,提出用Excel Vba设计分期款销售所得税计算模式来计算暂时性差异所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设计出分期收款销售所得税会计核算处理中数据计算的通用模型,以期使所得税会计处理得以简化.  相似文献   

4.
王顺敖 《商业科技》2009,(8):313-314
本文主要从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和所得税的核算等几个方面谈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以及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和所得税的核算等几个方面谈新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6.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关键在于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然后根据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大小确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此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相似文献   

7.
新所得税准则取消了以前的会计核算方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并引入了资产、负债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等概念,明确了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本文将从所得税会计的定义出发,分析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期末需要比较资产负债表上按会计准则确定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准确理解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含义,对正确进行所得说的会计核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期末需要比较资产负债表上按会计准则确定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按税法确定的计税基础,如果两者之间存在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因此,准确理解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含义,对正确进行所得说的会计核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资产负债表负债法下,所得税核算工作包括两部分:一是计算应交所得税;一是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本期发生额,确定所得税费用。所以所得税会计核算工作需分析企业的收入费用与税法规定的差异并调整,分析大部分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并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时间紧、工作量大是所得税核算的特点。如何简便快捷地完成所得税核算工作,是值得财务人员分析和总结的。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所得税会计综述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可以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两类。在我国的统一会计制度中允许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从国际范围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已废止递延法的使用,主要是由于递延法不考虑税率变动对各期所得税的影响,从而导致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实际税率下对应的所得税费用相脱节,不符合收入和费用的配比原则,影响了会计报表的信息含量,不便于使用者利用会计报表的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  相似文献   

12.
五、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一)所得税税率的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应当能够反映预期收回资产或清偿债务的账面价值的方式时的纳税后果。因此,在计量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相似文献   

13.
对纳税影响会计法的探讨钮因干税影响会计法是由于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会计年度不同,产生时间性差异,导致按税前会计利润计算的所得税额与按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所得税额产生差额,其差异额在会计核算方法上以“递延税款”科目处理,具体包括递延法和负债...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国企业实施了新会计准则,在新会计准则中,所得税的核算由原来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改成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一时间所得税的核算成了会计核算中的难点之一,许多财会人员把握起来感到困难。  相似文献   

15.
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在不同的收益计量理念下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递延所得税是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具体细分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若企业基于国家现行税法核算出来的已缴的所得税税额高于企业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核算出来的应交所得税税额,那么企业所得税税负在未来期间就会有所降低,而这实质上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若企业基于国家现行税法核算出来的已缴的所得税税额若小于企业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核算出来的应交所得税税额,那么企业所得税税负在未来期间就会大幅度增加,而这实质上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本文首先阐述了递延所得税涵义与确认原则,其次,分别从递延所得税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递延所得税对财务报表信息相关性的影响两个方面来探讨递延所得税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所得税的核算变化比较大,特别是在所得税差异的处理方法上,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心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本文重点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直接关系到企业所得税费用的金额,进而影响企业净利润。实务中,递延所得税出现频率极高,它的确认使得企业各年净利润比较均衡和平滑,对企业净利润的大起大落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它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现着重论述一下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及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净利润的影响,正好与之相反,篇幅有限就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8.
欧阳斌 《现代商业》2008,(18):240-241
本文依托新企业会计准则,从差异的产生、递延所得税项目和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值等方面对所得税进行了阐述,较全面地介绍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与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是所得税会计核算中的两个关键概念,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以及它们在递延税款科目中的体现,可以得出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些规律。在某一会计期间内,会计利润大于应纳税所得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表现为负差;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表现为正差。  相似文献   

20.
所得税会计准则对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并从"资产负债观"的角度,对合理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了明确.但是并非所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都要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本文对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进行了探讨,并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