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亚当·斯密到严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当·斯密最有影响的经济理论是经济自由主义,严复推崇他的观点,两人在反对政府干预、反对垄断、自由贸易等方面达成共识.但因为当时中国缺乏经济自由主义推行的市场竞争条件,所以严复的主张未能在中国得以实施,也干扰了他对亚当·斯密一些观点的理解.本文认为如何处理政府干预与经济自由的关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经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是党领导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资本主义经济形态提出了"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到"使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在六亿人口的中国绝种",到"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主张,使得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命运一波三折.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形态认识的变化历程和他关于利用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给我们今天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完整的经济人性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大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厘清了经济人性的主客观判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客观、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非正义化经济人性的发挥程度;科学社会主义是对符合正义化经济人性发展规律的未来社会形态进行了科学预测。可以说对资本主义经济人性非正义性的批判及对经济人性正义性发挥的期冀,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创作与发展的始终。挖掘与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经济人性思想,可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说服力和指导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正确的人性发展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弗里德曼是新自由主义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反对国家干预,鼓吹自由放任的信条,认为市场的自发力量可以使资本主义经济自然达到平衡。但是,另一方面,弗里德曼所宣扬的新自由主义并非完全否定政府的干预、主张无政府主义,他承认政府干预的必要性,但主张政府职能的限制,只充当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和仲裁人的角色。他于1962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就是对这一思想的集中阐释。  相似文献   

5.
本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几个方面论述了韩愈的经济思想:韩愈反对官府干扰百姓的经济活动,要求国家帮助贫穷农民发展生产;他反对封建国家搞的具有垄断性质的专营制度,主张保护私商利益,依靠私人商业搞活流通;他反对横征暴敛,要求赋税的征收应该根据百姓的负担能力。韩愈经济思想中的这些内容,现在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明 《财经文摘》2010,(11):74-77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每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危机的过程,是政治力量重新平衡的过程,亦是意识形态交锋的过程。关于国际资本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的讨论,并不因中国经济的崛起而成为多么新颖的问题;但由于中国经济在2007年爆发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中仍然表现强劲,以及西方对中国威胁论的再次兴起,对中国”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讨论愈发激烈。  相似文献   

7.
经过二十多年磕磕碰碰的发展.到现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力量。但是,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前公有制一统天下的背景下破土而出的。那时的主流观点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势不两立;中国要建成社会主义,必须把非公有制经济消灭干净,让它永远不得翻身。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经济全球化趋势虽然目前处于资本主义的绝对主导之下,但经济全球化在本上并不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经济资本主义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同经济全球化趋势并非完全相融。经济全球化趋势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也产生着制约和障碍其发展的不利因素;经济全球化趋势并不排斥社会主经济,并为社会主义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预示了未来社会的经济形态。本文从十三个方面梳理了《资本论》中关于未来社会经济特征的思想,主要研究了共产主义再生产、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共产主义的各种基金、农业和土地制度、分配制度、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教育和人的发展等内容,并从中发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美国社会的基本信条和主流思潮一直是主张市场调节,保护自由竞争,因此,美国政府一方面维护和支持垄断资本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力图不使垄断资本的行为破坏自由竞争的气氛。影响经济效益的发挥以及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稳定。本文介绍了美国对小企业实行政策和经济支持的一些措施和做法。  相似文献   

11.
资本家为什么要破坏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资本主义又称为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大部分为私人拥有,生产活动和收入分配基本上由市场力量决定。所以,资本主义就是自由市场经济。然而,资本主义这个名词听起来好像不如自由市场经济来得顺耳,就像人们有褒企业家、贬资本家的倾向一样。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开放型经济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对象,着力揭示社会化大生产与经济关系国际化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从而阐明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马克思把开放型经济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过程。三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创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世界市场,形成了世界普遍交往的开放型社会,在此前提下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是全方位的开放型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认真学习和把握马克思开放型经济发展思想的精髓,对于我们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更好地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郑观应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实业家郑观应(1842—1922)在其名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其经济思想的核心部分——商战思想,即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商业竞争为手段,通过国际市场上竞争实力的比拼,最终战胜外来经济侵略。对其经济思想特别是商战思想研究从总论性研究和专门性研究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4.
德国经济政策实践及其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道忠  汤菲 《当代财经》2003,(2):31-33,39
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在短短的100余年时间里却发展成为当今世界少数几个经济发达国家之一,这与历届德国政府实施的把自由原则和国家有限干预原则结合起来、并以自由原则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及财政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正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我国而言,必须借鉴德国的经验,大力收缩国有经济战七,降低国有经济比重,优化所有制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消除行政性垄断,建立国家宏观调控指导下的市场竞争制度;实行政府积极而又有限的干预与调控。  相似文献   

15.
叶敏 《开放时代》2001,(6):58-62
大凡主张一种“否定性自由”的自由主义政治学家,自洛克以降,都主张一种个人追求财富的自由,将自由的实现与私有财产。市场竞争等必然联系起来,认为经济自由是个人自由的最大保障。尤其是经历了法国大革命以后,许多自由主义哲学家,如托克维尔、贡斯当等人,深刻地体会到对平等的盲目追求可以把人们带到多远,都不约而同地将对财富的再分配的平等要求看作是自由的大敌。同样的,哈耶克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市场崇尚者,推崇市场在社会运作中的巨大作用;认为由市场带来的资源分配和财富分配是最为公正和有效的,任何人为的财富再分配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改革自1978年启动以来,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的格局基本形成。然而,在如何将中国经济改革推向前进的问题上,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争议。一种主张向左走的意见是,凡是非公有制经济就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会损害全社会的利益,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就是要对非公有制进行抑制,不然公有制经济就必然被它们打败;另一种主张向右走的意见是,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必然不清晰,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就是要把公有制经济压缩到最小可能,让非公有制经济主宰一切经济活动,所有国有企业都必须退出竞争性领域。事实上,这两种意见都是很片面的。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经济改革战略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7.
西斯蒙第作为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第一个强调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家,主张政治经济学应该是研究人们福利的科学。在他看来,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生活福利;不仅如此,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学不能只考虑少数人的致富问题,更要关注大多数、乃至所有人的福利问题。西斯蒙第为了所有人生活福利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中国当前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8.
经济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小波 《经济学家》2002,1(1):91-96
西方经济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传统源远流长,一以贯之。在理性主义经济哲学的影响下,现代西方经济学把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当作是合乎理性和人性的,永恒的,和谐的制度,并把理笥主义的抽象演绎法看作经济学的科学方法。它既提高了人们对经济生活的认识水平,从而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又为庸俗经济学家粉饰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意识形态支持。  相似文献   

19.
论刘少奇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认识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经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刘少奇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利用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他关于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理论为党和新 中国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关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剥削、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利于国计民生、以利于工人生活的改善、以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等一系列重要而独创性的见解,不仅对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而且丰富和充实了毛泽东思想宝库,也给我们今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正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包含生态经济思想。马克思从制度批判和社会变革角度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生态危机只有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才能解决;西方经济学从生产和消费角度,主张通过外部性理论和产权理论修正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研究背景、方法、结论等方面梳理并分析二者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透彻地认识和理解这两种生态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