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省盈江县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滑坡、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通过对区内地质灾害的考察和最新地质灾害信息的分析,阐述了该地区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归纳了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对区内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初步认识了盈江县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力求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建筑用地很容易因为外部的因素产生地质灾害,为了避免发生这些情况,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对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的评估,从而降低发生地质灾害的机率.本文简要分析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相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质灾害会造成巨大而不可估量的人员以及损失.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想要有效地防治城市地质灾害,必须以预防为主,坚持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建立最优化、最科学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自然因素,引起地质灾害越发频繁.本文介绍了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特点,着重阐述了对地质灾害防治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磨西台地边坡地质灾害类型、分布与形态特征及地质灾害的诱因,研究了磨西台地两侧岸坡地质灾害发育不平衡原因及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预测,提出了磨西台地边坡防护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质灾害评估方法是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基本手段,也是决定评估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文本以鹰瑞高速公路建设为例,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和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风险性分析和评价已经成为表达地质灾害固有的不确定性的一种重要工具,从区域性上对泥石流等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实施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地质灾害防治领域的共识.文章对区域性地质灾害评价的发展及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东部(包括成宁地区、黄冈地区、孝感地区和武汉市)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18.8%,自然资源丰富,蕴藏有全、银、铜、铁、煤等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济地位举足轻重.长期以来,自然和人为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本文探讨了本区地质灾害的一些主要特征,并对地质灾害进行初步分区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主要种类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探讨,最后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诱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沉降等和地质作用相关的灾害.作为特殊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不仅具有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和活动的整体性,还具有规模大、周期长和危险性等特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具有更大的风险,这就使得风险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本文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城市建设中的地质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一些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城市建设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2.
泉州市由于自然地理、地质和气候条件复杂,加上人类活动频繁,因此地质灾害频发,危害程度严重,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实施合理的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采矿引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大都是由于采用不科学的采矿方法造成的,本文对矿山地质灾害导致原因做出了分析,以及若干防范治理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作为人口的密集区,具有地质灾害的放大效应。因此,根据城市地质条件、地质类型和特征、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根源,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建设、民生发展、生态保护等问题,以整体性思维探究完整的地质灾害治理规划、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控制系统、筹划地质灾害工程整治方案、实时动态预警预报、开展地质灾害治理效果评价的地质灾害治理理论体系,既可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命安全,又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对我国其他城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内地质灾害治理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关于地质灾害治理的理论与模式研究还不成熟,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的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有待加强。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市地质灾害治理研究的发展,导致当前城市地质灾害治理研究耽于追求最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缺乏从地质灾害影响系统的整体性出发,进行综合治理的顶层理论设计,规划和建立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行性的城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系统或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地质灾害统计状况与频发的地质灾害仍然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首先分析了加强我国地质灾害统计的必要性、我国地质灾害统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五个方面对加强我国地质灾害统计提出了建议,希望对加强我国地质灾害统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生产带来的人为地质灾害已十分突出,人为地质灾害主要起因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改变,包括地表及其以下的地壳岩石圈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环境的改变以及两者的联合作用.岩石结构的改变容易导致地应力的集中,地应力集中并达到岩石破裂强度极限就会导致岩石破裂,从而诱发地质灾害.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矿山开采和道路建设对自然界原始岩石结构的破坏作用尤为显著,文章主要就矿山开采和交通建设造成地壳物理结构改变所引起人为地质灾害的主要机理进行简单探讨.因此在构造地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其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特征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指出建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地质灾害防治理论的研究是解决地质灾害防治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苍溪县地质灾害的类型有3种:滑坡、危岩(崩塌)、潜在不稳定斜坡。2008年汶川大震前,苍溪县地质灾害点有138处,分布于36个乡镇。汶川大震后的2011年,苍溪县地质灾害点有283处,其中,滑坡200处、崩塌65处、潜在不稳定斜坡18处,分布于39个乡镇;地质灾害平均密度约12处/100km2。苍溪县283处地质灾害点,稳定的有10处、基本稳定的227处,不稳定的46处。2010年,全县受273处潜在地质灾害点威胁的户数、人数分别有4 124户、27 008人;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2 100万元,潜在经济损失67 328万元。苍溪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县域内低山区的陵江镇、漓江镇、元坝镇、五龙镇、三川镇、龙山镇、文昌镇。  相似文献   

20.
《环境经济》2008,(3):7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的《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近期正式印发实施。《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以2005年为基准年,以“十一五”期间为规划期。其总体目标是完成山区丘陵区地质灾害调查,开展平原区地质灾害调查,掌握我国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危害程度。初步建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础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