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证监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等8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清理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工作的通知》,对大股东恶意占款,至今仍未完成清欠的上市公司下了最后通牒。大股东恶意占款缘何屡禁不止?其危害有哪些?如何从源头上解决?这些问题再次引起各方关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大股东通过占款获得了私人利益并侵占了公司的整体利益,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试着从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实证分析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危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占款程度与公司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大股东占款行为对公司效率的危害性是长期的。清理大股东占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依靠行政手段是不能根除顽疾的,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侵害行为普遍存在.大股东通过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非正常关联交易等方式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文章通过对大股东侵害的行为方式及其动因进行分析,就如何控制大股东侵害行为,维护中小股东权益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4.
朱志雄 《特区经济》2008,(12):104-106
长期以来,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在我国资本市场一直难以根除。对此,本文以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清欠为背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境内外交叉上市进行研究。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交叉上市公司大股东较少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表明交叉上市公司较能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从而说明交叉上市有助于限制大股东资金占用。  相似文献   

5.
孙文明 《北方经济》2007,(2):123-124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这一严重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的特点,指出了原因及对策,对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的“致命伤”——大股东占用公司资金现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文明 《北方经济》2007,(1):123-124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这一严重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的特点,指出了原因及对策,对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真是聪明,没有想不出来的办法。当初国企之间三角债盛行,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怎么办?债转股!今天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举步危艰,怎么办?以股抵债!经济学家韩志国评论说,“以股抵债”具有积极意义,对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是“一记重拳”。但是,我认为,“以股抵债”仍然是解决股市的治标之策,不会对市场构成重大利好。  相似文献   

8.
资本市场     
《新财经》2005,(12):10-10
《证券法》《公司法》修订草案顺利通过,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明年底前须偿清,个税起征点调至1600元。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行为后果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公司治理机制与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关系以及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与盈余质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大股东控制程度越高,其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越大并且这种现象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为严重,公司治理综合水平对大股东资金占用程度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大股东这种资金占用行为对企业盈余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程伟庆 《新财经》2004,(9):91-91
根 据 2003 年上市公司年报信息,中国 A 股 486 家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总计金额为 388.44 亿元。 486 家上市公司总股本合计 2437.27 亿股,如果全部按照净资产来进行以股抵债,则需要回购 191.13 亿股,仅占到了这些公司总股本的 7.8% 。而相对于总股本 6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关系是形成社会资本的基础”这一思想,研究了我国 A 股上市公司大股东社会资本对公司营运资本政策稳健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社会资本数量与营运资本稳健性显著正相关,大股东社会资本对公司营运资本政策的稳健程度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进而,不同关系强度的股东社会资本的治理效应不尽相同,强关系型社会资本较弱关系型社会资本更能促进利益协同效应的发挥。文章研究证实,大股东社会资本作为“隐形权力”的存在影响了“显性”的股权比例对营运资本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6年至2019年非公开发行的大样本数据,从股价操纵视角,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中大股东侵占行为。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过程中,大股东会通过操纵发行基准期内公司股价的方式进行利益侵占。在大股东直接参与股份认购时,民营性质特征、资产负债率越高及流通股占比越低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侵占程度越严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非公开发行制度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使得大股东在非公开发行中有机会侵占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监管部门应该不断完善非公开发行制度,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加大对非公开发行的监管力度,抑制大股东在非公开发行中的侵占行为,保障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合理利益,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股权分置改革谈中小投资者的自我保护与市场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晖 《特区经济》2006,211(8):172-173
股权分置改革进程表明,中小投资者对股改方案表决参与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小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市场本身又没有形成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有效机制,监管部门对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制度安排也远远不够。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加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制度安排,引导形成有效的中小投资者市场保护机制,中小投资者也要理性地进行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与大股东的资金侵占行为显著相关,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资金侵占程度越高,上市公司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越严重。这表明大股东与管理者的合谋行为会弱化大股东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效率。  相似文献   

15.
大股东利益输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是现代公司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我国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尤为严重。由于股东集中且大股东所持股份为非流通股,因此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股权融资、现金股利、资金占用、关联交易等方式转移上市公司资源,严重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法律体系不完善也是产生利益输送行为的原因之一,而获得控制权私人收益是造成大股东利益输送行为的直接动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银行债务融资的影响以及相应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一方面可以起到对银行贷款的替代作用,这种替代效应的存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员公司的融资约束,但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成为大股东掠夺上市公司信贷资金的渠道,大股东代理成本越高的公司存在更严重的掠夺问题。掠夺效应的存在是上市公司发生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studies developments in the Hungarian capital markets during 1992–95 and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apital structures of companies listed on the Budapest Stock Exchange. Hungarian companies had very low leverage ratios. Empiric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rage and proportion of tangible assets was primarily caused by the lack of long‐term debt financ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verage and the size of the company provides some indic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rade credits for the companies. The more profitable companies had less debt than less profitable ones.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firms’financial incentives aggravated by the segmentation of Hungarian credit markets and credit rationing within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Manufacturing firms and firms with the state among their major shareholders enjoyed higher levels of debt financing relative to other companies.  相似文献   

18.
对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关联交易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山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2):142-144
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产重组的现象,其存在有着深刻的历史成因和内在的自身原因。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资产重组存在着很多问题,其突出表现在大股东操纵利润掠夺中小股东、大量非法占有上市公司的资金、披露不规范虚假的财务信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性态,着重阐述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其权益资本结构的相互作用。笔者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主要取决于公司对其权益资本结构(股权和债仅)的安排,且不同权益资本结构映射出不同融资模式下的两种控制关系,即“股权控制”和“债权控制”。因此,要提高公司治理结构效率,有必要从公司权益资本结构的配比模式上着手,通过优化融资结构来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降低代理成本,从此实现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更超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