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江苏省51家农村商业银行2012~2016年的微观数据,首先实证检验了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的内部关系,进而分析了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对其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可持续目标与支农目标不兼容,实现商业可持续目标会挤出农业贷款,降低支农力度;支农力度与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农业信贷的增加在提高农村商业银行收益的同时加剧了其收益的波动性,从而显著提高了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农村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与风险呈"正U型"曲线关系,现阶段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有助于分散农业贷款引致的风险,降低农村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始终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政策性支农与金融机构商业可持续发展如何平衡?这考验着农村金融机构的智慧和勇气。与农村信用社相比,作为更加商业化、市场化的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管理体制下既能坚守支农的使命,又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能力,是所有刚刚从农信社完成改制的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3.
货币信贷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农村经济进一步繁荣的形势下,货币信贷政策对支持农村信用社加大支农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及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体现及作用   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和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用存款准备金货币政策工具,为帮助信用社缓解支付压力,渡过支付难关效果显著;二是支农再贷款的及时到位,既缓解了农村信用社的支付压力,又为农业生产注入生机与…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加强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建设,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真正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加大支农力度,切实增加农业投放。要真正把这一政策落到实处,农村信用社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几十年的实践看,农村信用社一贯把支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此前提下,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变化的需要,择优支持乡镇企业和其它产业的发展。下面我们对农村信用社自1978年以来发放农业贷款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江苏省51家农村商业银行2009~2014年间的数据,统计分析了样本银行在产权改革前后信贷行为与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并运用2012~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改制后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其信贷行为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分析发现,改制后,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增速放缓,信贷经营趋于审慎,支农力度基本稳定,但贷款质量相对偏低,经营绩效增长趋缓。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分散,以民营企业股为主,民营股占比高,这有利于信贷支农力度的稳定,但不利于经营绩效的提升,农村商业银行商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与支农的政策目标难以兼顾;农村商业银行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符合“掏空假说”,即大股东持股比例对经营绩效有负向影响;农村商业银行股权制衡度对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十五”期间,尤其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方向,明确市场定位,不断加大农业信贷投放的力度,支农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农村信用社信货支农主渠道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支农主力军”,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起类型、地区分布、注册资本、可持续经营状况等进行分析,发现新一轮农村金融增量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偏差原因在于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创新力度不足、监管部门之间政策措施不协调、政策目标与作为主发起行的商业银行利益长期不相容、监管制度设计存在缺陷。为此,从放宽准入限制、下放监管权、构建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云 《农业经济》2006,(3):58-59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发布后,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增资扩股、减免税收、央行票据和再贷款等一系列资金支持方案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济发达地区,像苏南的农村商业银行模式、浙江的农村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信用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从金融支农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上都要有更大的提高。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脚步。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先进创新案例进行总结与借鉴,以助于金融创新模式的开发和推广,提升河北省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民信用社是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是新形势下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这句话精辟地阐述了农村信用社的地位和作用。作为肩负支持农业发展重任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理清加大支农力度与提高自身效益的辩证关系,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加大支农力度与提高经营效益是辩证的统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信用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农业投入增加了,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了,就为农村信用社开拓经营、提高效益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反之离开农业和农村,农村信用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加大支…  相似文献   

11.
支农再贷款是人行为了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而采取的重大举措。经过近两年运行,支农再贷款充分发挥了自身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探讨和解决。   □运行中的问题   1、支农再贷款申请手续繁琐与农村信用社对资金及时方便的要求不同步。由于农业生产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征,客观上要求支农再贷款及时到位。但在申请支农再贷款的过程中,中间环节和程序较多,时间长,手续复杂。据了解,支农再贷款从农村信用社开始申请到审批到位,少则半月,多则一月,且难以一次性到位。 2000年仙桃市农村…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度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始终是制度变迁理论研究的核心,自2003年开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是制度变迁影响经济绩效的有效实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利用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状况的调研资料,基于财务状况、经营利润、信贷支农、可持续发展能力等视角,对农村信用社此轮改制的运行成效作出了客观反映和系统评析。  相似文献   

13.
对于我国经济,尤其是"三农"经济而言,信贷支持的"杠杆"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在各商业银行为追逐利润最大化纷纷撤离农村之际,农村信用社撑起了支农的大梁,以全力支持"三农"发展为基础,以倾力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有力地撬动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阳春三月,正是农村春耕生产的繁忙季节,也是农村信用社支农的"旺季",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春潮涌动,活力四散。伴随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持区域经济、"三农"经济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涌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典型。本刊采撷了其中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了实地采访,其中,既有当年红军四大主力出发地之一福建长汀的支农报道--《绿色"长征"自兹始》,又有著名风筝之都山东潍坊的创新支农举措--《希望"风筝"自兹飞》,还有来自"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江西南昌市洪都区信贷扶持下岗再就业的《就业"星火"自兹燃》。今呈现于此,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但是,在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阻碍了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的开展,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支农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组织资金困难,缺乏支农后劲。农村信用社担负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但是我国许多现行的制度不利于银行间的公平竞争。如国家规定国有大中型企业,财政预算外资金,事业单位,保险公司的有关款项不允许存在信用社,而装备欠佳的信用社只能与装备精良的国有银行…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发15号文件精神,先期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8省(市)试点单位,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切入点,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两行"组建试点工作。截至一季度末,全国有51家农村合作银行及农村商业银行获准开业或筹建,其中: 有19家农村合作银行和8家农村商业银行获准开业,有23家农村合作银行和1家农村商业银行获准筹建。对于在改革中不断探索的广大农村信用社而言,"两行"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高级阶段"设计了较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进一步明确,如何建立新的支农机制,在支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实现自身效益的提高,是农村信用社面临的重要课题。山东省潍坊市农村信用社通过建立支农新机制,积极营销支农贷款,拓展了农村信贷市场,走出了一条社农双赢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从2000年8月开始进行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在产权模式、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支农服务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于2000年底完成了全省82家县联社与1648个乡(镇)农村信用社的统一法人工作。选择了张家港、常熟、江阴3家联社进行了股份制改造试点,组建了3家农村商业银行,并于2001年9月组建成立了省联社,依法履行对县(市)联社的行业管理与服务职能,形成了县联社自我约束、省联社行业管理、金融监管部门依法监管的新型管理体系。作为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先行者,成功的探索不仅使全省农村信用社成为改革的先赢者,而且为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江苏作为全国8家改革试点省份之一,再次走在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前列。为及时了解省政府履行农村信用社管理职能后深化改革试点的总体思路,日前,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江苏省副省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蒋定之。  相似文献   

18.
一、全国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工作进展顺利、运营良好自《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3[15号)发布以来,全国已有19家农村合作银行和8家农村商业银行开业,23家农村合作银行和1 家农村商业银行筹建。总体来看,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顺利,为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已开业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运营良好,在全国银行体系中异军突起,树立了农村合作金融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整体上看,农业、乡镇企业及农户对资金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国家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从局部上看,作为支农资金主渠道的农村信用社,尤其是部分县域农村信用社则出现资金富余难以投放的现象,从而形成全国农业资金匮乏与局部农村信用社资金富余的现状。同时,国家现行政策的要求,使有富余资金的县域农村信用社除支农外,其富余资金无法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加之,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所产生的利率倒挂等因素,反而使得县域农村信用社的富余资金产生负效益,使这些农村信用社资…  相似文献   

20.
支农再贷款作为特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虽然为农村信用社经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这一货币信贷政策在农村经济领域内的传导绩效有所加强,但由于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脱节现象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特定政策最佳效能的发挥。支农再贷款的抑制因素,一是农村信用社市场份额下降的局面与货币信贷政策为其创造的经营空间不相称。虽然人民银行通过支农再贷款形式返回了一部分,但仍有部分滞留在农村之外,加剧了农村资金供需矛盾。二是支农再贷款支持面过于狭窄。支农再贷款投向纯农业贷款的局限性,决定了其未能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