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是词义产生的重要方式,隐喻是词汇语义演变的一个重要认知机制,隐喻的关系是词汇网络节点的连接方式之一,因此,隐喻能力应成为学习者词汇能力的一个重要维度。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例,论述如何通过在课堂词汇教学中融合隐喻观,以及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意识,促进学习者词汇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隐喻和转喻的思维方式进行了研究,本文以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提出的隐喻认知理念为视角,分别探究了隐喻和转喻的思维认知机制,以及两个机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旨在为语言学习者探究语义提供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隐喻不仅具有修辞功能,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人类的思维从根本上是隐喻的。人类的思维又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同时词汇又是语言之基本构成,因此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隐喻的概念的透析以及对隐喻的分类的阐述,探讨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关系,达到提高语言学习者词汇学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思维方式,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具体分析了余光中《乡愁四韵》 中存在的概念隐喻,旨在从认知的角度去分析和阐释隐喻在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作用及功能,从而加深人们对隐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潜移默化地存在于认知世界中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共有的物质文化基础和人类的隐喻认知结构使不同语言间的隐喻呈现趋同性,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心理又必然会导致不同语言间隐喻的差异。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为理论基础,对汉语和英语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中西方文化差异对隐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代隐喻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修辞方法,它更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等探讨,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教学、文化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7.
ESP(专门用途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必须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法律英语作为ESP的一个分支,当然应该具备ESP的这一特征,但目前高校法律英语教学仍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本文结合ESP理论,分析了目前法律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法律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多义词的认知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隐喻是词义扩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探讨概念隐喻理论与多义词认知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概念隐喻在多义词认知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现有的认知方式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9.
当代隐喻认知理论认为:人类所形成的隐喻性语言,往往会影响人类的认知结构,行为方式,这就是从能指和所指的关系而言的,是一种象似现象。该文从认知思维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隐喻象似性的认知功能及其在语篇衔接与连贯中的作用,认为隐喻象似性是语篇连贯的隐性衔接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一段历史了,隐喻被定义为一种很常见的认知方式.本文阐述了认知到语言认知到隐喻认知的层次,并通过分析钱钟书《围城》中的经典隐喻深入研究了隐喻认知是如何更深入长久地影响读者的思维和记忆的.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更是普遍的认知行为和认知手段,隐喻的研究对提高作品的欣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东娟 《理论观察》2012,(6):116-117
概念隐喻理论是莱考夫提出的,他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思想的方法,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在其概念化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使人们对网络语言有更好的解读和运用,在跨语言层面上对汉英网络语言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网络语言源于身体体验,更加证实了隐喻映射具有经验基础这一认知普遍性。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与传统语言学不同,其经验主义语义观主张语言意义并不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而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认识的反映.认知语义学在遵从人类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侧重研究词语和概念结构之间的联系,注重学习者基本认知能力和其经验对习得新知识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观、原型理论,以及转喻、隐喻等概念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隐喻在传统看来是一种修辞方式,而现在看来,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对隐喻的理解需要认知努力去解读,而对于隐喻的翻译过程则从反向重复了隐喻的认知与产出的过程,译者需要平衡、协调作者、作品、读者及相关各方的关系,实现两个过程的和谐统一,真实地再现原作的隐喻意象。  相似文献   

14.
陕北民歌歌词的创作过程中,一些修辞格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其中隐喻的使用就非常普遍。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从修辞和认知两个维度对陕北民歌语言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归类与分析,并对隐喻在陕北民歌语言中产生的原因和功能等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隐喻普遍存在于语言现象中,尤其在诗歌中更为常见。诗歌与隐喻紧密相连,隐喻是诗歌构成的基本要素。诗人常常通过隐喻来使内心的感情图像化,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现运用认知隐喻理论来分析丁尼生的诗歌《橡树》中的隐喻。通过认知隐喻理论来分析诗中的隐喻特征和内涵,旨在理解和欣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  相似文献   

16.
熊梅芳 《黑河学刊》2013,(10):142-143
一词多义不仅属于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认知现象。通常,语义理论从语言结构与社会历史的视角对一词多义进行分析与探讨,然而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不少语言学家逐渐从认知的视角来阐释词义的扩展和延伸。本文以前人对一词多义进行的认知研究为基础,从认知隐喻思维模式的视角,并结合具体例子,试图对英语中的多义现象进行分析与解读。从而揭示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引入认知隐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英语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认知隐喻思维。  相似文献   

17.
滕冰冰 《魅力中国》2014,(26):255-257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用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而关联翻译理论,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影响力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其强大的解释力为隐喻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作者认为,对隐喻的正确理解和翻译,实际上也就是依据关联翻译理论的明-示推理模式,找出不同文化中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本文根据关联翻译理论的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提出来对等译法,归化译法,同化译法和灵活译法四种隐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祖利军 《理论观察》2005,(5):131-133
作为语言学认知理论的中心课题,隐喻研究日益受到语言学者的重视.隐喻理论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发展过程,由传统的修辞手段到现代的认知手段,无一不浸透着哲人的智慧.无论是替代论、比较论,还是互动论,都可作为认知手段.隐喻是语言和认知之间的重要桥梁,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隐喻现象是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因为它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简单介绍了关联理论和隐喻的研究历史,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对汉英隐喻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认知现象,隐喻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隐喻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自隐喻研究开展以来,许多隐喻工作机制理论层出不穷。在对各种工作机制理论进行整合时,我们发现这些工作机制理论并非互相排斥互相矛盾,而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