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地产权与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是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国家法律政策之间的冲突、农民自治组织性差、经济人政府利益驱动等。为保护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可采取以下措施:明晰农民土地产权,强化法律保护;创设土地发展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农民自治组织化程度,增加与政府对话的筹码;严格土地征用程序,增加征地成本,约束政府征地行为。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征地制度的落后和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在征用农村土地的过程中,存在着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征地补偿政策不合理、政府执政理念不正确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导致失地农民的切身权利得不到保证,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加快健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和城乡一体化等防护性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行为。土地征用是保证国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所需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越来越大,在现行体制条件下,政府只有通过加大征地规模来保障用地需求。但是,由于现行征地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加之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一些违规操作,经常发生损害农民利益的事,引发了激烈的社会矛盾。现存的土地征用制度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相悖,改革已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公共利益的确认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对于在土地征用中是否需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确认存在分歧。实践中,我国因土地征用引发的种种问题,如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失地农民利益被侵害、土地资源浪费等,源于中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重大缺陷:对于征地的前提——公共利益缺乏严格和清晰的界定。因此,有必要在土地征收制度中确认公共利益,并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做法是:明确界定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范围;设立认定公共利益的方法和程序;完善公益性用地的补偿制度;开放集体土地一级市场,提供非公益性用地的供给。  相似文献   

5.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由来已久,但在目前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经济背景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违背了建立和谐社会的宗旨。借鉴国际通行惯例,从法律体系不完善、政府实际征地行为失范、监管和执法不力三个方面对现有土地征用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可以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土地使用制度规定,国有土地可直接进行流转开发,而集体土地入市却存在着"征地制度壁垒",集体土地必须先由政府"低价征收或征用"才可以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法律对集体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不予支持,对农民获取土地发展权收益造成阻碍。这"一征一出"形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无论在征地权行使和征用范围方面,还是在征地补偿方面都存在缺陷,征地权的滥用、征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征地补偿的不足不可避免地导致土地黑市的形成以及土地利用效率的损失;与此同时,大量失地农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对于征地补偿标准的重新确立有着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8.
就其实践表现和社会认同而言,发端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土地征用制度目前已逐渐成为我国土地制度体系中一个充满隐患的环节。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无论是对于地方政府、国有土地使用者,还是被征地农民而言,都是关乎切身利益的重要举措。近些年不断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如《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  相似文献   

9.
王哲 《现代企业》2011,(4):43-44
农地征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长安区近年经济发展迅猛,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对该区发展进行了全局性的跨越式发展规划,大面积的征地在长安区势在必行。在各种机遇和挑战下,长安区政府提出要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根本转变。意通过征地,  相似文献   

10.
完善农村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征用制度是我国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种法律制度。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如何完善征地补偿和安置的法律制度,不仅关系到被征土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因此,笔者就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征地补偿和安王中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我国土地补偿安置监管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法律救济制度等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江苏、江西两省的农户抽样调查研究表明,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普遍反映现行征地补偿标准偏低、难以维持农民长久的生活,征地补偿费分配操作缺乏规范,农民缺乏参与权和知情权,征地矛盾日益突出。而产权认知差异是影响农民征地意愿的重要因素,当征地制度安排能够符合农民产权认知时,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比例显著降低。因此,有必要根据农民产权认知改革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集体土地通过土地征用的方式转为建设用地,但现实中往往因被征地农民得不到满意的补偿和安置,导致征地受阻并引发社会矛盾,本文提出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新型土地开发(征地)模式,既有效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又不影响土地开发进度,从而满足城市建设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概念、特征谈起,对土地征用制度应遵循的原则、补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使人们明白,土地征用是国家行为,国家应依法进行赔偿.但土地征用中"公共利益需要"应明确界定,从而可避免个别人或个别组织为私自利益而征用土地;现行的补偿标准无法体现地块的区位差异,补偿标准应更加灵活体现各地的区别,才能维持农民征地前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瑞妮 《价值工程》2011,30(31):254-255
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政府征用了农民大量的土地,由于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强势地位,使其在征地过程中与农民进行博弈时,对农民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极大侵害。分析政府与失地农民在征地时的利益博弈过程,将为我们促进农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用成为当前国家建设用地的唯一增量来源,越来越多的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成为失地农民。本文通过研究国外其他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寻找可借鉴的经验,以完善我国的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土地征用的一般规定和特征 征用土地是一种国家行为、是法律授予政府的专有权力,除了国家可以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征用外,其他单位或个人都无权征用土地,这就规定了土地必须经过国土资源部门统一征用,其他单位或个人擅自征地都无效.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征地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变迁出发,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1、征地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环节,征地是政府为了社会公共利益需要,利用专有权力将集体所有土地强制性地转为国家所有的行为,并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被征地单位给予补偿,对被征用土地范围内的农转非人员予以安置。但许多征地是为了满足工商业等发展的需要。《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用的原属于农民集体的土地。”但征地制度、政策又都是针对公共用地制定的。可公共用地和非公共用地具有本质区别。农用地转为公共用地是公益事业用地,其土地市场价值将受到影响,如转为工商业等盈利性非公用地市场价格会大幅提升。非非公用地的征同样采用行政手段,按征用公共用地的安置和补偿标准进行安置和补偿,明显有失今年,农民往往认为其安置和补偿标准太低而采取不配合等行为。  相似文献   

19.
正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消化现有"库存",改善征地多、供地少的不良局面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和土地供给制度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获得农民集体土地、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建没用地的重要手段,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提供了主要的来源。近年来,围绕征地和供地这对矛盾共同体的话题越来越多。初步统计,辽宁省大连市2010~2013年批准土地面积17109公顷,供地面积9345公顷,批而未供面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发布的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意见中明确,要完善征地程序,规范征地行为,探索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机制,稳步推进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改革。笔者通过对上海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现状的调研,拟就本市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机制的建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