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何孝贵 《经济论坛》2001,(17):45-45
1998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环境看,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对我国出口和引进外资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国内情况看,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国内经济运行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大转折:从几十年的供给不足和需求过剩转向了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以单纯扩大生产能力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再者,严重的洪涝灾害,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和结构调整问题的日趋紧迫,都向国民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需求不足,通货紧缩时…  相似文献   

2.
夏友富  李昕 《经济纵横》1998,(10):34-36,45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当前出口的影响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正在对我国出口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1997年我国出口比上年增长了20.9%,考虑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1998年出口的目标增长率降低至10%。从今年上半年的出口情况看,这一目...  相似文献   

3.
<正> 自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已连续5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涨工资、放长假等不断扩大内需,保持了国民经济每年增长7%以上的良好局面。但是应该看到,在经济运行中,需求不可能离开供给而独立存在,供给和需求是对立的统一,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依存,互为因果。没有供给,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没有需求,供给就不能得到实现。只有供给和需求互相促进、良性循环,才能实现经济的健康增长。经过持续扩大内需以后,必须加快改善供给,否则就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内需外购”的情况。而且,如果供给质量不改善,那么越是扩大需求,就越是保护和掩  相似文献   

4.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偏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贷款有效需求不足,且主要问题是经济结构失衡,而不是货币供应不足,因此我国提出了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是收缩货币供应,而是适当增加货币供应。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包含: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及时调整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出现了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趋势明显的问题,经济增长乏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政府果断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持续快速增长。金融危机的出现使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决策方面存在数据失真,决策滞后、政策变动过频,企业消化不良的缺陷,针对以上情况,今后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重稳定、更重民生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刊首语     
随着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2%,我国经济形势已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由经济结构调整和亚洲金融危机引起的通货紧缩和有效需求不足现象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这集中反映在近期的一些经济指标上,首先,近期  相似文献   

7.
国债资金用于公共消费领域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1998年开始,由于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以及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深层矛盾影响,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情况。虽然当时中央银行陆续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如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发展公开市场操作等,但是这种扩张性货币政策并未取得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8.
李晖 《经济论坛》2001,(3):15-15,45
1998年以来,为减轻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政府相继实施了扩大内需的多项举措。从经济运行状况来看,在投资需求增长不断加速的同时,消费需求增幅持续回落。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 1998年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 33. 1%,成为历史最低点,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影响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消费重新认识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经济学原理对消费需求不足进行分析。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消费的再认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消费既是人们为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对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基于房地产兼具生活必需品和投资品的特性,分析了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房地产市场供给过剩的度量指标,即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通过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分析发现:在20%的首付比例的假设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供不应求和供给过剩两个阶段,从1995年到2006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处于供给不足状态;从2007年到2011年,逐渐呈现出供给过剩,2011年过剩尤为严重。构建的供给—有效需求比指标和研究结果对企业和政府准确判断房地产市场的态势、采取相应的战略和对策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中央果断采取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尤其是扩大投资需求,有力地带动了经济增长,对确保1998年和1999年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1998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8%,反思两年实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技术进步与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约束,而我国的环境技术进步存在着供给不足和需求不足的双向约束,在这双向约束中,更为重要的是受政府技术供给不足约束。但市场制度结构的产权安排与竞争机制是促进环境技术需求“内生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亚洲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梁艳芬(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亚洲国家金融危机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一是因为它发生在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二是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曾造就了亚洲经济的辉煌,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否意味着奇迹的破灭,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凯恩斯以及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危机原因的阐述都非常强调实体经济的需求或供给方面的因素,用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冲击来解释经济危机是现有经济周期理论的主流。在主流经济周期理论中不存在由于单纯债务、资产等问题引起的经济危机。但是在当代发达经济中,负债状况的变化与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联系在一起,而这些资产价格波动又与收入和就业联系在一起。欧美国家在金融自由化政策的长期引导下,其金融杠杆不断延长,直到2008年欧美经济中不断被延长的金融杠杆断裂引爆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人们才开始重新关注资产价格及其波动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影响,开始思考"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理论逻辑可能有严重问题。人们观察到的真实情况是:在有效需求尚未出现问题的时候,投机过渡导致的资产价格暴跌会引起金融杠杆断裂,爆发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经济紧缩,从而引起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这与传统经济危机理论的逻辑产生了颠覆性的冲突。从资产价格波动的视角来重新建构建经济周期理论就是要给当代"去工业化"或"经济虚拟化"发达经济的经济周期一个符合实际的解。  相似文献   

14.
张保法  王璐 《经济师》2000,(10):47-49
目前许多人认为 ,我国现阶段买方市场格局的出现 ,主要源自于有效需求不足。文章从供给的角度分析入手 ,认为正是由于我国市场上大量低水平的无效供给遏制了有效需求。因此 ,只有不断地增加有效供给 ,才能真正启动市场需求 ,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与法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法律与之相适应。同一个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法制建设的重点也是不同的。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崭新历史阶段,法制建设的重点也转向经济发展方面,如相继出台了《经济合同法》、《工矿产品供销条例》、《农副产品供销条例》及《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法律制度,这些法律法规在保障经济发展和企业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进入1997年以来由于以经济运行出现了新的问题,伴随着这些问题的产生使我国经济持续几年发展缓慢,其直接原因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以及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不足。而更进一步的分析则是收入分配、生产供给及体制方面的原因。如何调整,一方面需要政府出台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GDP形成中供给和需求因素作用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际GDP的形成是社会累积供给和累积累求平衡后实现的,是累积供给因素和累积需求因素短边效果的体现。我们选取工业生产增加值代表经济的供给成分,选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代表经济的消费需求成分,比较它们同实际GDP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模式。通过使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我们发现,从供给和需求角度量实际GDP,它们具有类似的长期趋势,但它们在短期波动模式上却存在显著差别,这表明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当中消费需求驱动成分更为显著,体现了买方市场的基本特征和一定程度的需求不足。  相似文献   

1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1999年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政策措施。笔者认为,扩大内需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应成为令后一定时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目标。扩大内需是我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等外部挑战的战略性措施,也是我国特有的大国优势。扩大国内需求不仅是一个经济增长过程,也是一个综合改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牛革平 《经济论坛》2002,(19):13-13,10
199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供求关系逐渐由短缺逆转为普遍的供大于求的运行态势,出现了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现象;其中农业方面尤以为甚。本文对此试作探寻。一、农业生产过剩的特征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体现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总量过剩背后是供求结构的不协调。1.从需求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滞缓,消费需求增长缓慢。1978年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为405元,农村为138元,前者为后者的2.93倍,二者绝对值差额为267元。到1995年城镇人均消费水平为5044元,农村为1479元,前者为后者的3.…  相似文献   

19.
为拉动内需、支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1999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果断作出增发国债、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决策。 国债技改项目是国家举债筹集资金,支持和引导重点行业进行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的重大举措,目的是拉动内需。增加国内有效供给,应对WTO挑战,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对外经济的依存度越来越高。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对我国出口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压力,国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和投资的拉动。而内需的增长,国内供给结构又不适应,主要是国内工业低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从1998年开始一直到去年10月出现了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通货紧缩现象。我国学者对之有各种解释,大体有下几种:有效需求不足说、有效供给不足说、消费结构断层说、社会投资不足说、分配体制缺陷说(刘国光,1999)、企业效率下滑说(余永定,1999)、生产效率提高的“有效降价”说(樊纲,2003);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