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发展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人,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才基础和保障。"培育职业农民,重点要培育谁?笔者认为,必须把目光聚焦于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改革是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谁来种好地"的重大历史课题。2013年12月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  相似文献   

3.
要根本解决好未来“谁来种地”这一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使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下大力气建设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此,必须把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全方位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建设一支能够适应农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财政是庶政之母,邦国之本,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相应的财政保障。2016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民培训补助经费13.86亿元,比上年增长26%,用于支持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对4个"农民荒"典型案例分析,研究发现:农业投入产出率较低,农村公共服务环境差导致"宁可打工,不愿务农";农村高素质青壮年劳动力急剧减少、务农者平均年龄老龄化;农产品"卖难"导致撂荒;不愿种地的"代际传递效应"等都是"农民荒"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建议是千方百计地提高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积极着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逐步建立与完善农业生产辅助支持系统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科技推广,走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2年8月《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加快农业农村高素质人才培养,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可以解决将来"谁来种地"问题。然而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分化,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  相似文献   

7.
<正>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要富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必须富;解决好将来解决好将来"谁来种地谁来种地"的问题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富裕要富裕农民农民、提高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扶持农民。会议提出会议提出,要提高农民素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确保农业后继有人。会议要求会议要求,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建立专门政策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建立专门政策机制,大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2014年农业部全面推动阳光工程转型,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现将《2014年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工作思路及要点》的主要内容摘编如下,供大家学习。  相似文献   

9.
<正>要想会种地,种好地,必须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现在农村除了参军和外出打工的,剩下的大多是老龄农民或是文化程度很低的人群,种粮大户也是"种田老把式",年龄都不小了,先进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先进生产的投入品,对技能和标准都有较高要求,所以要加大对这些人的技能培训。在每个农业县,把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好,搞实用培训。鼓励农业企业、科研部门建设"接地气"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0.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对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然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现实中有诸多瓶颈亟待破解。外部环境方面,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留农务农的内生动力总体不足,农民要成为体面的职业任重道远。内部条件方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亟待提高,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强等。为此,探讨并创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构建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形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正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农广校联合农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坚持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聚焦培育实效,创新培育模式,重点在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上发力,把农民教育培训办在稻虾产业链上,共培育稻虾共生种养户达4000余户,其中500亩以上的198户;  相似文献   

12.
职教资讯     
<正>近期关注农业部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加强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要求抓紧制定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专门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远程教育;推进"阳光工程"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探索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13.
农业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快培育高素质农业劳动者——职业农民。第一,培育职业农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客观要求。"三农"问题中的农民问题,主要是收入太低问题,尤其是农业的收入太低,导致大量高素质农民转移就业,造成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  相似文献   

14.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江苏省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高素质农民培育放在重要位置,从政策、培育、引进、认定、扶持、宣传等方面,高效培育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需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突出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引领。一是政策统筹指引。“十三五”时期,南京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南京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南京市引进青年大学生新型职业农民学费补助实施办法》等系列政策扶持文件,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这是党中央立足"四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立足完善生产关系、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根本制度创新。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强调,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大事来抓,通过政策吸引、技术培训等措施,培养造就一亿左右的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2012年农业部启动了100个县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着力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总结2014年工作,专门谈到了"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支撑";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时强调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融合发展,打造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现将相关内容摘编如下: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支撑。2014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耕种收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湖南省长沙市坚持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重点工程,注重市级统筹,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培育机制,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年来,共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257期,培训农民超过两万人次,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一、突出打造"三支队伍",实现培育对象  相似文献   

18.
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因此,要切实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中去,为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此后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做出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底视察江苏时,要求江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并突出强调要加快建设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要解决好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根据中央的要求,农业部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作为"三  相似文献   

20.
<正>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历史阶段,"谁来种地"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这是中央从"三农"工作的全局高度,为我们指明了解决"谁来种地"的根本方向。我们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上海实际,在深化农村改革,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深入研究和思考上海农业如何"后继有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