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国际投资理论中,跨越贸易壁垒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东道国贸易保护被认为推动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国际经济逆全球化发展和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崛起的现实背景,从微观上研究东道国贸易保护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的影响.本文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构建微观样本数据库,采用企业成立年份和首次对外直接投资年份之间的时间跨度衡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发现,由于企业在出口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替代关系,因此总体上东道国贸易保护提升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速度,但这种提升效应仅发生在有出口贸易的企业以及东道国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中.进一步地,对于出口份额较高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东道国贸易保护产生的对外直接投资速度提升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2.
将汇率冲击、贸易壁垒与"诱发性"对外直接投资置于一个理论框架下,揭示其间的诱发机制与综合传导路径,得出结论如下:跨越贸易壁垒是诱发企业对外投资行为的重要动因,汇率对直接投资流出可能具有"双向性"作用;在遭遇东道国反倾销威胁时,市场规模对企业对外投资的"跨越"动机起到制约作用;企业拥有的成本优势越具备"可转移"特征,越容易"诱发"对外直接投资的形成;行业内产品差异化程度越高,则越能"诱发"企业从事对外投资。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2003—2015年中国对178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东道国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跨越东道国反倾销壁垒的动机。其次,中国跨越反倾销贸易壁垒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和非"一带一路"国家、承认和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之间存在异质性。这些结果在采用不同的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度量方法时,依然稳健。因此,实证结果具有可靠性。本文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反倾销措施产业救济效应的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选取1997年3月至2009年6月中国对外反倾销案例的贸易、投资和产业数据集,以构建微观面板数据模型定量评估反倾销措施通过影响涉案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涉案领域FDI最终作用于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的实际救济效果.结果表明,虽然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跨越效应,但反倾销措施对中国进口贸易仍然存在显著的救济作用;而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也极易引发指控对象国的贸易报复,反过来限制中国相关产品的总体出口;总体而言,尽管存在上述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效应,但最终中国反倾销措施对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确实产生了显著的正面救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对外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制度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内金融发展落后导致的资金供给不足是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快速发展中遇到的制约因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东道国金融发展将构成有效的补充,本文基于此研究东道国金融发展对我国不同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东道国规模层面金融发展能有效促进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而结构层面金融发展并未产生直接影响;更为深入地,东道国规模层面金融发展对于吸引我国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结构层面只有金融发展程度较高时才能促进我国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较低的结构层面金融发展会阻碍我国企业对东道国的纵向动机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地,本文使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新设项目数进行研究,发现总体上东道国规模和结构层面金融发展均有助于新项目的设立;但在动机角度,仅有结构层面金融发展促进我国在东道国纵向动机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设立,而规模层面金融发展对我国横向动机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则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已构成我国外经贸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将逐步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本文研究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首先通过理论机理将影响过程分解为资金转移途径和生产转移途径,并表明资金转移途径将挤出国内投资,且这种效应的强弱取决于金融发展程度;生产转移途径的影响则取决于投资动机,横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挤出了国内投资,而纵向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则促进了国内投资。进一步地,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总体上能促进国内投资,金融发展则在促进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更为深入地发现较小规模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会挤出国内投资,较大规模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才能促进国内投资,这是因为生产转移的正向效应只有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后才能显现。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的兴起激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对其动机的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由于市场发展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别,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也大相径庭。通过对比归纳发现,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较为集中,受东道国因素影响较多并大多有市场推动;而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机较复杂多样,主要受母国因素影响且政府政策推动具有较大作用。这一比较研究也表明,在我国针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经济影响的研究中,应先考虑并区分不同动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差异化结果。  相似文献   

8.
对外反倾销措施各种效应及福利影响的评估是制定和调整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政策、把握政策实施范围与力度的重要依据。本文就研究内容、方法、结论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对外反倾销措施的贸易转移效应、投资跨越效应以及垂直产业效应等各种效应和福利影响的研究文献,并指出了目前关于我国对外反倾销措施效应和福利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亟待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从我国屡遭反倾销诉讼的主客原因分析入手,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是规避反倾销的重要途径,对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理论上的解释,并分析了我国企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完善之处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讲,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既存在创造效应,也具有替代效应,这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本文回顾了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的理论,分别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我国海外投资与贸易的实际,按行业类别分析并论证海外投资与贸易的互补与替代关系,但这种互补及替代性却因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行业和发展阶段不同而有异。当前,政府应该给予具有贸易创造的海外投资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