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房养老"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金融服务工具和产品,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一种自愿的、可选择的、补充的养老方式,不是一项养老政策。"以房养老"模式作为舶来品于2003年引入我国,旨在能有效解决我国的养老难题。但是"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各地推行的结果并没有达到满意的结果,究其原因是对"以房养老"模式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还缺乏充分的研究。文章试图对"以房养老"模式的风险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更深入地认识"以房养老"模式中的风险因素,从而探索出一条在我国能切实可行的"以房养老"模式道路。  相似文献   

2.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作为金融养老、以房养老的方式之一。"以房养老"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在我国,城市"以房养老"在多地进行过探索和尝试,然而,在农村,由于受土地制度、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以房养老"的可行性往往被忽略,尚未引起重视。本文在深入分析农村推行"以房养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创新的探索及建议,使"以房养老"能够成为当前农村养老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养老负担十分繁重,单纯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存钱养老以及国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能很好的解决养老问题;"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对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缓解我国的养老压力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努力破除"以房养老"模式实践当中的障碍,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的"以房养老"道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养老压力开始逐渐显现。作为传统养老方式的补充,"以房养老"模式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根据温州养老需求,设计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认为"以房养老"作为一种补充养老的方式在温州是可行的,并进一步探讨在推行过程中的解决建议,以此推动"以房养老"模式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蚌埠市经济不断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居民住房拥有率不断提升,为蚌埠市实施"以房养老"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以房养老"能够极大地缓解蚌埠市养老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的问题。因此,结合蚌埠市的实际情况探究如何推进"以房养老"模式的实施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以房养老”作为解决养老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措施,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美国作为发达国家中较早普及“以房养老”制度的国家,其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其经历了数次模式的转变,不断推陈出新,最终形成了以反向抵押贷款制度为主,其他模式为辅的多层次“以房养老”体系.这些措施与实践为我国未来的“以房养老”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老龄化的加剧使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以房养老”盘活了老年人群存量的不动产,是一种商业化的补充养老工具。由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产权制度、房屋处置以及观念挑战等风险,给该养老模式的推行带来了阻碍。政府明确“以房养老”试点后,价值评估、产权归属以及金融风险防范,无疑将是试点中的重要内容。目前,“以房养老”亟需培植“好的养老产品”,并进行严密的制度设计。该养老模式有待市场的检验,通过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而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以房养老”机制和体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经济》2014,(8):69-70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时代,传统的养老方式逐渐呈现出弊端与不足之处,"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对解决我国的养老困境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指出了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以房养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补充养老方式,"以房养老"早在十余年前在中国就受到了广泛关注,民营机构、政府机构、银行以及保险等部门和行业均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但总体来看,由于传统观念和一系列顾虑因素存在,社会公众需求空间受到了极大限制,同时在系列风险的制约下,金融机构供给能力和意愿也稍显不足。此外,政策配套建设滞后,制度交易环境也尚不成熟,从而导致中国以房养老发展缓慢。从国外经验来看,公众的支持和认同、政府的参与和法律保障、成熟的产业形态、多样化的产品设计等都是其以房养老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值得借鉴和完善。纵观中国以房养老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其定位小众,但潜在市场不容忽视,应明确政府职能,完善以房养老制度环境,鼓励多方机构通力合作,优化以房养老产品,同时宣传多元化养老观念,强化以房养老理性认知,为以房养老的长期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0.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保障和服务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以房养老”作为一种具有市场化与社会化前景的新型养老模式,对于缓解我国严峻的社会养老压力,拓宽养老金筹集渠道,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探讨和分析“以房养老”的实际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对构建我国科学、规范的养老体系,实施多支柱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京:鼓励企业试水以房养老北京市民政局近日发布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首次提出以房养老的概念,鼓励商业保险企业、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开展以房养老试点业务。北京市老龄办相关人员表示,目前正在对以房养老进行论证研究,针  相似文献   

12.
以房养老产品设计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高房价的城市,高潜质的房屋,高素质的客户。依托这一基础,一种新型的以房养老金融业务正悄然出现在杭州。眼下银行、保险正在积极布局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融资”开始浮出水面。浙江省先后有数家商业银行和寿险公司表示,今年5月已经推出了这一新型的养老金融产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我国保险版“以房养老”试点现状,阐述了实施“以房养老”的背景条件,指出了“以房养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房养老”在探索推进中要关注的问题及要做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以房养老"在民间探索数十年后被国家上升到政策层面,却招来了反对和质疑。正确认识新形势下的"以房养老",要在全面理解"以房养老"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其现实可行性及积极作用,正确看待政策推行遇到的阻力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理性认识"以房养老"是新形势下的多元养老之一和传统养老的有益补充,是政府养老政策的积极引导和责任承担。"以房养老"政策的顺利推行有待于政策完善和公众支持,需加大政策宣传和养老投入、强化法治环境建设和完善监管体系,营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5.
“以房养老”的困境与破解新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以房养老"的养老模式在中国广为流传,成为新型养老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很多的因素,这一模式在中国还很难推行。不少学者对此列出了很多原因,并提出了很多建议,但很多原因分析并没有切入实际,而是基于社会层面和操作层面。"以房养老"重在"房"的发展上,没有住房的稳定和完善,也不可能推行这一模式。因此,试图从房地产的视角来阐述"以房养老"模式的困境,分析深层次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6.
“以房养老”从刚开始提出时的备受质疑,再到4个城市进行试点,不仅吸引了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观望和参与,一向对市场嗅觉灵活的信托公司也敏锐地嗅到了商机。以房养老信托产品正逐步进军养老市场,成为分食“以房养老”的新兴力量。  相似文献   

17.
以房养老服务政策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中的重要补充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探索和试点。以房养老是这些年我国人大、政协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它在创新养老模式、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减轻年轻人养老负担,缓解国家养老压力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以房养老概念、现有政策等,以及根据笔者的认识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房养老服务政策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措施中的重要补充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进行探索和试点。以房养老是这些年我国人大、政协会议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它在创新养老模式、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减轻年轻人养老负担,缓解国家养老压力方面会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以房养老概念、现有政策等,以及根据笔者的认识进行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房养老服务合同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以自有房屋为限与金融机构签订反向抵押养老的协议。最早源于荷兰,我国近年在北京、南京等地试点。该合同的主体涉及老年人、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养老服务提供机构等多方主体,老年人既是接受养老服务的主体,同时也是以房换取养老服务的抵押主体;抵押权人是金融机构;提供养老服务方是养老机构,前两类主体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房屋是换取养老服务的对价,因城镇与农村的不同,房屋的样态及其规范有别。  相似文献   

20.
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危机,"以房养老"逐渐成为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我国对"以房养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还很不成熟。美国的"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取得了较大成功,值得借鉴。因此,论文在介绍美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主要产品的基础上,总结出成功经验,并提出美国"以房养老"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对我国的启示。也就是说,要在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扩大借款人市场需求,增加贷款机构市场供给,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