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昭雪 《黑河学刊》2012,(12):93-94
作为英语学习能力培养的四大技能之一,阅读是一种语言的输入和积极主动的解码过程。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词汇、语法、句子的讲解,而忽视了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因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外语阅读理解能力,整个阅读的理解过程是读者文化背景知识和文章的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陈勇 《发展》2009,(6):102-102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又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它还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个性化阅读呢?我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主体对文本客体的独特认识和感受,并用智慧与理性去理解、启迪和培养,想方设法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展示个性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刘海花 《魅力中国》2009,(10):97-97
阅读鉴赏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别、评价和欣赏的过程,是理解的进一步深化。只有具备了鉴赏能力,才能对读物作出正确评价,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使阅读有更大的收获。语文教学要努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赵纪选 《魅力中国》2010,(34):253-253
古代诗歌鉴赏是高考必备的题型之一,考察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初步鉴赏能力,涉及鉴赏文学作品形象和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观点等方面,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知识积累、理解分析、评价概括等能力才能答好此类试题。要使学生在高考中答好此类试题,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措施,一方面要让学生加强古诗词背诵积累,归纳基本方法等基本功的奠基;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一般规律,找到品评途径。笔者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现在将自己在此方面的教学经验加以整理,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以帮助。  相似文献   

5.
王顺当 《魅力中国》2011,(10):125-125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抓好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阅读能力是学生的首要能力,是学生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能否顺利进行学习,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的阅读,而学生的能力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传统阅读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课文进行讲解、分析,试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事实证明这种灌输式方法是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新的课程强调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一条既可操作又行之有效的语文教改之路。为此,语文教师要做到:  相似文献   

6.
侯晓倩 《魅力中国》2014,(24):179-180
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于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的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略读、找读、预测下文、理解大意、分清文章中的事实和观点、猜测词义、推理判断、了解重点细节、理解文章结构、理解图表信息、理解指代关系、理解逻辑关系、理解作者意图和评价阅读内容等基本技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该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根据所读内容画图、标图、连线、填表、排序、补全信息”以及“根据所读内容制作图表”。  相似文献   

7.
张燕 《魅力中国》2011,(10):121-121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素养,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更能提高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交流比较肤浅、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向耀华 《发展》2009,(6):89-89
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该考点2002年之前均为客观选择题,从2002年起改为主观表述题。对这样一个传统考点的复习,很多老师都试图依托所定资料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大规模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述能力。但是从高考得分的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依然游离于诗歌本质之外。  相似文献   

9.
所谓个性化阅读,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得信息的过程,又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它还是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赵毅 《魅力中国》2010,(7):149-149
高中语文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规定:“学生应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也提出了“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高中语文新教材也加大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比例,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占60%以上。可见,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就高中语文培养学生的鉴赏性阅读能力的策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语感就是对语言直接、迅速、灵敏的感悟能力.是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法知识和语言点的讲解,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语感这一语言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许多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出现表达不流利、阅读能力差以及中国式英语等问题.本文通过多种有效地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相似文献   

12.
刘文春 《魅力中国》2013,(8):238-238
阅读教学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转换一信息输出”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读前,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技巧进行有效地阅读,通过文本输入,使学生获取和处理文本信息。读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化所学内容和语言,并进行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13.
王建海 《魅力中国》2010,(31):349-350
教师全力讲解语法、词汇,学生拼命记语法背词汇,曾经是英语阅读课的主战场。一旦有的课文篇幅长,内容多,特别当学生多来之于比较偏僻的乡村,教师教的费力,学生学的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实际的阅读能力培养不知不觉中被乏味所替代,原本有滋有味的教材所选内容索然无味。教师必须进行思考并探索可行方法。实践证明整体、分段教学结合,比较适合基础较差的农家孩子,可大大改变现有状况,学生学起来轻松,容易掌握,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4.
徐勇 《魅力中国》2009,(20):266-266
课堂阅读教学对小学生的表达能力、生字词的积累、阅读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通过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确定学生是这个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都对他们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影响,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尽量利用一切,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到,其中包括家长与教师相互配合,督促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延伸,学校努力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李晓梅 《发展》2009,(9):132-132
批判性阅读基于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理论,强调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理解文章内容,分析全文的结构,总结主题思想,更要注重判断、分析和评价作者的观点、论证过程、写作目的和语气,以此形成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这种阅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批判性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美素 《魅力中国》2010,(20):298-29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素养,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更能提高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引领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具有感受、欣赏、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这个总体目标而努力。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交流比较肤浅、忽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等问题,本文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引导学生有创意、多角度的体验性朗读。树立体验性阅读教学观《新课标》准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能力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7.
姚桂琴 《魅力中国》2014,(21):168-168
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种能力当然不是只指学生会读课文,会做练习而已,而是说,学生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应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和迁移能力,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所谓“能够阅读”,即包含了读通文面和理解文意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赵建立 《魅力中国》2011,(12):268-26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本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社会各界对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不断进行着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姚明申 《魅力中国》2013,(13):141-141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生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教材中的文言文数量也增加了不少。这就要求教师重视经典名篇的诵读和背诵的指导,让学生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加深对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鉴赏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黄耀卿 《魅力中国》2014,(2):245-245
我们知道,课文是语文课本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而阅读课文则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就不能从课本中学到知识,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不能得到提高。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意味着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书本之间都要确立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这种对话交流必须是双向互动、互为依存条件的,特别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更是共同参与以致共同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