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保险是对劳动者生存权的重要保障。从司法层面进行分析,可以将社会保险分为社会保险补缴争议和社会保险赔偿争议这两方面。在解决这两种社会保险纠纷时,应以行政的手段,按照劳动争议对社会保险纠纷进行解决,根据不同纠纷的实际情况,确立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文章从社会保险争议的类型进行分析,对社会保险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纠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商》2015,(31):248-249
在司法实践中,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交叉问题一直比较突出,民行交叉问题成因复杂,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多样的,本文仅就民事诉讼中行政先决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多种解决方案加以梳理,并借鉴日本行政诉讼制度中的"形式当事人诉讼"制度,充分利用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制度,附带解决行政诉讼问题,为解决民事案件中的行政先决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刘凯 《消费导刊》2009,(12):145-146
将内部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在行政法学界的呼声已经愈来愈烈。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我国台湾地区都将内部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在依法治国的开展,未来行政立法的进步和学理完善的推动下,将内部行政行为纳入司法审查是未来的趋势。本文重点讨论了,内部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的必要性;司法审查的主体;审查中的操作问题等,并对未来行政立法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论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是指法院通过对反倾销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发挥司法权力对行政权力的制约作用。国内法院的反倾销司法审查与WT0的争端解决机制是相互独立的关系。我国反倾销司法审查的范围应包括对不启动反倾销调查的行政决定。反倾销司法审查的标准包括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两个方面,体现了国内法院对行政权限一定程度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商》2015,(22):234-235
我国劳动法明确将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分为一调、一裁、一诉,调解是劳动争议解决的重要程序但非必经程序。我国自古崇尚以和为贵加之程序诉累以及政府、社会的不良诱导,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大多会选择信访解决。案件复杂性增加和信访维稳刚性的增加,在劳动争议的处理中明显暴露出三大矛盾:信访维稳和行政合法性的矛盾、案件复杂化与行政体制僵化的矛盾、行政机关权力又大又小的矛盾、案件处理综合化与行政人员素质的矛盾。合理化解以上四大矛盾是劳动争议走出信访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税务法律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复杂程度较高,且变化快,税务工作人员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有明确了解,提高专业化程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税务工作管理领域极易发生行政争议,行政争议的化解难度非常大,必须要充分利用纠纷解决机制,以维护纳税人权益。行政调解因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在法律实践边缘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7.
段秀华 《消费导刊》2009,(14):137-138
抽象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规则的行为。本文首先对建立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的理论进行了阐述,随后对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现状以及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在我国法院实行司法审查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劳动争议诉讼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社会各界开始反思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笔者认为,劳动争议的调解和仲裁等非诉讼解决机制之所以受到冷落,是因为其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应借鉴国外的司法ADR制度,构建我国的法院附设调解制度,重构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9.
陈果 《商场现代化》2007,(5):290-29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世界各国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其中司法作为一切社会秩序的最终法律保障手段,可以在知识产权产生争议或遭受侵犯,甚至出现了严重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时,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涉及知识产权的行政审查、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等司法途径是对知识产权保护极其必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小华 《商》2013,(14):222-222,202
引言:救济是纠正、矫正或改正已发生或业已造成伤害、危害、损失或损害的不当行为。劳动行政执法过程中,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不可避免对劳动行政相对人权益造成损害,形成劳动行政争议,劳动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通过解决行政争议,制止和矫正违法或不正当的劳动行政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11.
尽管通常意义上理解,行政指导不具有行政强制性,也不受司法审查(不可诉性),相对行政风险也比较小,但实际上,作为一种新型的行为方式,行政指导并非是可以随意采用、任意实施的“无风险”行为。为此,下面笔者将结合实践中的认识及行为进行分析,期望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更好地实施行政指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确立,劳动关系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我国劳动争议数量大幅上升,劳动争议的起因和内容上也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劳动争议的依法处理面临严峻挑战,如何使劳动争议处理体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劳动法领域和实践中有待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阐述劳动争议案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相结合的模式,使劳动争议体制更完善。  相似文献   

13.
垄断争议的本质是由于垄断行为引发的侵权纠纷,在一些以合同为基础的垄断争议中,存在有效的仲裁条款,因此具有提交通过仲裁解决的可能。然而,《反垄断法》的实施因其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传统观点认为垄断争议应当属于法院专属管辖,不适合仲裁解决。为了保护私人利益和促进国际商事交往,欧盟和美国对垄断争议可仲裁态度逐渐开放。我国司法部门长期以来认为垄断纠纷涉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不适合仲裁,但这一观点在具体个案中受到挑战。随着《反垄断民事诉讼解释(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法院对存在仲裁协议的垄断争议案件单独享有管辖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实践中仲裁与诉讼的冲突问题,但仍然存在着没有准确规定仲裁的可仲裁性以及裁判形式有违法理、立案标准过低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一国纠纷事项是否能够以仲裁作为解决方式与该国的公共政策密切相关,各国将公共政策作为一道分水岭,有违公共政策的事项交由法院负责,而与国家利益没有冲突的纠纷则可以交付仲裁。除此以外,各国对于可仲裁性的事项也有几种分类标准,如和解性、商事性和财产性等,我国兼采几种模式。垄断作为与国家经济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具有可仲裁性一直备受争议。根据欧美国家对此的实践发展,各国都对于反垄断争议采取了越来越宽泛的限制,我国也应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完善我国的《反垄断法》以及《仲裁法》的对于反垄断争议仲裁的相关规定以及仲裁程序,建立着重于公共政策的司法审查,一步步完善我国反垄断争议的仲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5.
行政指导在我国被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这与宪政理念和价值是相冲突的,也与"有权利必有救济"这一公理相悖。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法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对行政指导提供司法救济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可行性,关键是要确立切实可行的行政指导行为司法审查规则。法院对行政指导进行司法审查,除了适用行政诉讼的一般规则之外,还应适用一些特殊的规则,即审查范围、原告资格、审查标准、调解的适用和判决形式等方面的规则。  相似文献   

16.
刘灿 《中国商办工业》2008,(10):323-324
行政指导在我国被排除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外,这与宪政理念和价值是相冲突的,也与“有权利必有救济”这一公理相悖。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行政法治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对行政指导提供司法救济不仅有必要,而且具有可行性,关键是要确立切实可行的行政指导行为司法审查规则。 法院对行政指导进行司法审查,除了适用行政诉讼的一般规则之外,还应适用一些特殊的规则,即审查范围、原告资格、审查标准、调解的适用和判决形式等方面的规则。  相似文献   

17.
行政调解工作如何与司法程序相对接,激活行政调解资源,充分发挥行政调解的功用,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2009年7月17日,我们房山工商分局和房山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新机制,共同设立了经济合同争议行政调解中心,增强了行政调解的法律效力,有效化解了各类经济合同争议。  相似文献   

18.
WTO 的规则和原则确立了国际贸易的管理框架和一整套纪律,在WTO 条约体系之下,国内司法程序的独立性和重要性得到充分强调。在实施司法审查制度时,尤其要注意理顺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WTO 的协议和规则在司法审查的依据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并要求各成员方必须针对各自政府与贸易有关的行政行为建立相应的司法审查制度,对此我国应特别注意在终局性行政裁决和抽象行政行为方面适应 WTO 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行政契约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行政契约纠纷也会大量出现。如何对行政契约进行合理的司法救济,已成为摆在广大行政学者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分析了我国行政契约司法救济制度的运行现状,并联系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行政契约争议的解决搭建起一个良好的诉讼救济平台。  相似文献   

20.
司法实践中,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数量不断增长,各法院审理模式莫衷一是,法律规定的缺失是造成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审理难题的根本原因.本文拟在分析此类案件现实困惑的基础上,提出对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实行并案审理的建议. 一、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之内涵界定及现实困惑行政与民事争议交叉案件,简称行民交叉案件,是指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因在法律事实上存在互相关联的地方,在处理上互为前提或者互为因果、彼此会产生影响的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