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鹏飞 《经营者》2006,(12):66-67
才将一只脚迈进了这个中央王国的默多克却已是鼻青脸肿,“中国女婿”的这场“赌局”该如何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2012,(6)
日前,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因默多克新闻集团的“窃听丑闻”接受传讯,他被质疑在任期内曾与默多克集团存在“亲密关系”,并通过“取悦”默多克获得有利舆论。此外,现任首相卡梅伦近日也被曝向默多克副手发送暖昧短信。  相似文献   

3.
陈天桥在2005     
收购新浪标志着陈天桥战略思想的成熟。如果有一天陈天桥成为中国的“默多克”,那么2005年必将值得回忆  相似文献   

4.
《经营者》2005,(9):90-92
<正>1999年6月25日,出生于中国苏州的31岁女子邓文迪嫁给了世界传媒巨头69岁的默多克,6年来。邓文迪为默多克生了两个女儿——格蕾丝·默多克和克洛伊·默多克。拥有巨额私人财产的传媒巨头默多克执意要与华裔女子邓文迪结婚,不仅使他的前妻和孩子们难以理解,就连他的发言人霍华德·鲁宾斯坦也瞠目结舌:“我唯一要说的就是没什么可说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总会计师》2012,(6):16-17
新闻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默多克曾经说过“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他说,对于中国媒体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称“世界希望中国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尚希 《经营者》2008,(19):32-33
她在20岁的时候就独自一人远渡重洋,踏上了实现自己“美国梦”的征程。14年之后,她的名字后面冠上了夫姓——默多克。没错,就是那位77岁的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而她,也将这一“梦”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05,(9):93-94
<正>由于许多美英媒体都是默多克的名下财产,所以默多克和两名中国血统女儿的私生活,几乎从未见诸报端,很少有人知道默多克这两位带着一半中国血统的女儿长得什么样。  相似文献   

8.
鲁伯特·默多克在中国的投资历经10年,从最初的积极进取到2005年的全面收缩,似乎越来越趋向于保守,他的投资战略简单来说就是“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优势,在文化上积极与本土融合”。但实施后并没有完全生效。本文通过分析默多克在中国具体的投资行为及其得失,并从中得出结论:西方媒介集团仅仅靠技术上的优势无法弥补文化上巨大差异带来的排异性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总会计师》2011,(7):154-155
“窃听门”听证会“卧虎藏龙”7月19日.受”窃听门”丑闻的影响,传媒大亨默多克和儿子詹姆斯·默多克等人出席英国议会听证会.就《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接受议员质询。在默多克准备回答最后一题时,英国反对党工党成员琼尼·马布尔斯突然举起盛着可能是奶油的白色泡沫(一说剃须泡沫)的纸餐盘向他脸上砸去。  相似文献   

10.
默多克提示:内容为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管是默多克收购道琼斯,还是汤姆森并购路透,都是对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重新审视5月初,默多克的新闻集团(News Corp.)出价50亿美元(每股60美元的现金,或现金加股票)购买《华尔街日报》及  相似文献   

11.
雷石东,维亚康姆CEO,82岁。默多克,新闻集团CEO,73岁。这两位近来频频现身中国的“高龄企业家”——用中国的官话讲,依然“奋斗在第一线”。即便是有全球第一CEO之称的韦尔奇也是到了66岁才“卸下了身上的担子”。 雷石东曾扬言,“我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所以,他肯定没办法理解最近中国几位60刚刚出头的  相似文献   

12.
张可慕 《经营者》2006,(5):83-84
他是日本知名度最高、成功之路最短、财富积累速度最快、个性最为奇特的商界风云人物;他的绰号叫“机器猫”,这在保守、等级制度森严的日本商界是不可想象的;他被称为“日本的比尔盖茨”,还有人将他与传媒大亨默多克相比,但他对默多克却根本瞧不上眼;他认为,自己“不像日本人”……但不管来路如何,现在他已经被逮捕并被提起公诉,更有可能面临牢狱之灾。比起之前叱咤风云、风流有加的日子,这样的境况真是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3.
项大鹏 《新远见》2011,(10):81-83
2011年的7月,传媒大亨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旗下的《世界新闻报》由于曝出非法截取、窃听私人电话信息的丑闻而被迫关停.由此使默多克集团陷入窃听风暴。事件已经过去几个月.但是“窃听门”丑闻引发的全球范围内对媒体新闻价值观和道德观的讨论却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14.
那种将新生代领进门并对他们说“孩子,照着我的样子做下去”的方法是行不通的7月29日,传媒巨头默多克的长子拉克兰·默多克突然宣布辞去新闻集团的副总裁职务,回到澳大利亚。此前,拉克兰在新闻集团的前景普遍被外界看好,且确实受到默多克器重,此次他辞职一经公布,全球媒体一片哗然!  相似文献   

15.
“媒体”泛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体市场半路出家的香港泛华,能收拾好它在内地布下的大棋局吗? 占得先机 “不要躲避锋芒,也不要坐等中国加入WTO将带来的机会。要主动、正面地与中国的政策进行对接。” 虽相隔千山万水,香港泛华集团董事长何柱国、行政总裁黄伟明却能真切地感到,传媒大鳄默多克的这番话道出了他们的心思。  相似文献   

16.
贺娟 《经营者》2006,(8):19-19
从经营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澳大利亚报业公司,到掌管近500亿美元的新闻集团,默多克一直都在冒险,但他又从未失去过理智。默多克从没有放弃中国市场,这一次沸沸扬扬的传闻是否意味着他真的要转向了呢?  相似文献   

17.
浮生若梦     
《厂长经理之友》2011,(9):152-153
2011年,默多克80岁。身价高达100亿美元、被历任英国首相奉为座上宾的他怎么也想不到.在这一年的7月19日,他会经历生命中“最卑微的一天”。通过听证会的直播,全世界的观众看见了一个真实的默多克:满脸皱纹,眉头紧锁,身着普通西服,衬衫里穿着一件吸汗的背心。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美国新闻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鲁伯特&#183;默多克说过:“媒体传播业的同仁无不患有微软恐惧症,我也如此。”  相似文献   

19.
虽然西方主流媒体对鲁伯特·默多克“媚俗”式的商业利益追求不断祭起讨伐的武器,但却无法撼动这位老头和他统帅的传媒帝国——新闻集团的显赫位置。利用着传媒这个与时俱进的平台,默多克开拓了资本营运的闪亮路线,同时也将自己历练成了一名杰出的资本运作高手和超级媒体战略家。因此,当新闻集团如今以全球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公司面目出现并控制着电影、电视、报刊、书籍出版等越来越多的发言席时,人们真的无法忽视默多克的存在和他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商业视窗     
《英才》2013,(7):14-20
默多克离婚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新闻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鲁珀特·默多克向外界透露,他已向纽约曼哈顿地方法院正式提交了与妻子邓文迪的离婚申请。邓文迪比默多克小38岁,默多克曾说,这段婚姻让自己年轻30岁。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